谈环境影响评价

时间:2022-08-22 11:51:40

谈环境影响评价

摘要:环境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要通过对现存问题的研究,从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使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得以顺利而行之有效的开展,我们自身生存环境质量能否得到改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X820文献标识码: A

当前,环评工作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期间国家要求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减少8%—10%,而环评作为强化污染减排和防治的“控制闸”必将会有更好的前景和更重的责任,我们只有通过完善环评相关法律政策和管理制度、提高环评主体及客体素质,充分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共同努力协作,建立长效、科学的环评质量保证体系,才能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质量,发挥其在经济发展中的效用,达到环评的目的。

1环境影响评价的概述 1.1环境影响的概念: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并提出减少这些影响的对策措施。 1.2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

1.3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理想的环境影响评价应满足的条件:一是基本上适用于所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显著影响的项目,并能够对所有可能的显著影响作出识别和评估;二是对各种替代方案(包括项目部建设或地区不开发的情况)、管理技术、减缓措施进行比较;;三是生成清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EIS),以使专家和非专家都能了解可能的影响的特征及其重要性;四是包括广泛的公众参与和严格的行政审查程序;五是及时、清晰的结论,以便为决策提供信息。

1.4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可分为环境质量评价(现状)、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以及环境影响后评估。一是环境质量评价:根据国家和地方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用调查、监测和分析的方法,对区域环境质量进行定量判断,并说明其与人体健康、生态系统的相关关系,环境质量评价分类:环境质量评价根据不同时间域,可分为环境质量回顾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环境质量预测评价,在空间域上,又可分为局地环境质量评价、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和全球环境质量评价等,建设项目环境质量评价主要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二是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三是环境影响后评估:在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后,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检查对减少环境影响的落实程度和实施效果,验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正确可靠性,并判断提出的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对一些评价时尚未认识到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以达到改进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和管理水平,并采取补救措施,达到消除不利影响的作用。

1.5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环境影响评价可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及规定应采取的行动,可为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提出环保要求和建议,可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对建设项目实施有效管理的科学依据。

2环境质量、管理措施、监测计划指标

环境质量评价指标除需考虑与相关标准的相符性外,还需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预测数据进行对比,判定与环境影响评价预测结果的差别性,如差别较大,需要分析、说明原因;环境管理可分施工期和试行期两个阶段开展调查,并涵盖以下内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制度制定、实施情况,监测计划实施情况,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执行情况以及投入正式运行后的环境管理建议等;环境管理措施具体指标有:环境管理机构设置、人员设置、规章制度、人员培训等;而监测计划具体指标有:计划内容、实施情况(监测时间、监测内容、监测结果)等;施工期环境监理执行情况包括监理单位、监理工作开展的时间、监理记录、监理总结、监理发现的问题及提出的改正措施等内容;环境建议是指根据验收调查结果针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的不足提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建议。

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体系质量提升途径

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体系可以看出,一个环境影响报告的编制及审核涉及三方面的因素:即国家的法律政策和管理制度(指导环评工作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即环评从业人员(对项目进行全面了解和资料收集,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客体即项目建设方,而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体系的质量则主要从以下这两个方面进行加强和完善。 一是完善环评相关法律政策和管理制度,国家的法律政策和制度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导向,完善环评相关法律政策和管理制度是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的前提,我们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完善国家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政策法规:目前,我国主要是对建设项目及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针对的是具体的项目,应通过立法拓宽环评的适用范围,由对具体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拓展到对宏观活动进行评价,从对具体的行政行为评价到对抽象行为进行评价,扩大评价范围,对政策、立法、生态等活动都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还要完善公众参与制度,让公众参与到整个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当前公众参与只浮于对少部分相关公众的调查,缺乏全面的征求相关公众的意见,应该扩大公众调查范围,公开环境信息,对公众进行必要的环保教育,让公众能够真正参与到项目的影响评价中,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机制,增强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二是强化“三同时”全过程管理。“三同时”管理制度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延续,也是落实环评措施和要求的有力保障,“环评―设计―施工―验收”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环评的执行力度大打折扣,甚至带来无法弥补的环境影响,而现实状况是项目的不评―验收环节强,而设计―施工管理环节弱,对此环境主管部门也应积极推进环境监理的制度的实施以强化施工期管理和监督,但设计阶段,由于种种原因,环保部门没能实现全过程控制,加之相关部门环保意识的淡薄,致使一引起重要的环保设施未落实到设计中,其他的环节再强已无济于事,因此,一定强化“三同时”全过程管理。

三是提高评价主体的素质,环评从业人员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主体,提高主体的素质是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的关键,对于主体素质的提升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要认真做好环评前的培训和准备工作,切时了解国家及地方的环评动态,规章制度和标准;要加强环评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强化环评管理体制;要对承接的项目环评人员应进行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了解项目概况,地方相关规划等,收集环评所需信息材料;而且在进行环评报告编写时,还要严格制定环评工作计划,确定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使环评工作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遇到不确定的情况及时与建设单位沟通;环评工作也要坚持“公正、公开、实事求是”的原则,集思广益,重视公众参与,在编制过程中不掺入个人的感情和臆断;还要按环评相关规范及导则编写环评报告,做到评价内容全面、环评范围界定准确、环评标准选用得当,全面讨论环评中存在的问题;环评的建议和意见要具备合理性和可行性,对于建议方案,提出可供选择选择方案或备选方案;提高评价结论的权威性,评价结论客观、公正、切合实际。

4结语

综上所述, 严把环评审批关,对不符合编写要求,质量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环保部门有权退回重新编写至符合要求,对经环评认为不可行的建设项目,环保部门应卡住不放,以免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参考文献1. 肖笃宁.试论区域性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与主要内容.[J]中国环境科学.2007.

2. 雪抱尘.结合环境监测实际传授环境监测技术.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9,(12).

上一篇:试论输配电线路覆冰及其消除措施 下一篇:水处理催化湿式氧化技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