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窑窑衬的修砌质量控制

时间:2022-08-22 09:25:21

套筒窑窑衬的修砌质量控制

摘要:套筒窑窑衬修砌质量是保证窑衬使用寿命和窑使用效果的重要环节,修砌质量的好坏,将对工艺操作有直接影响。因此,窑衬修砌质量控制必须从耐火材料的设计、图纸审核、材料的检验、保管、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严格的工序质量控制、可行的烘窑方案等环节加以把关。

关键词:套筒窑窑衬,耐火材料;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一、耐火材料的设计

耐火材料设计是套筒窑窑衬修砌工程的依据,合理的耐火材料设计,为修砌质量提供了先天的基础。合理的耐火材料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耐火材料设计的实用性。耐火材料设计要根据该窑所在地域气候条件、窑内煅烧环境、煅烧原料的质地好坏以及其它一系列工艺上的要求,而进行的结构设计(窑衬的厚度、层数、各层的厚度)、窑衬材料材质选择,同时提出各种材质的理化指标。

(2)耐火材料设计的成本。在满足套筒窑使用要求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降低窑衬的材料成本和施工成本。降低材料成本是在满足同样使用年限和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性价比较高的材料作为设计选材。降低施工成本就是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方面尽可能从方便施工的角度加以设计。

二、耐火材料的质量控制

1、材料的理化指标控制。

在进行耐火材料订货时,理化指标要严格根据图纸要求进行采购,不得随意更改设计指标。

2、材料的外形尺寸控制。

材料的外形尺寸对施工质量影响很大,在耐火材料的设计过程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在制造过程中要按图纸及相应规范要求进行监检。

三、技术准备

1、严格的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

耐火材料图纸设计完毕,砌筑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首先认真阅读图纸,砌筑施工前,必须组织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

2、专业的施工队伍

套筒窑的内衬结构设计比较复杂,特别是拱桥部位,施工精度较高,因此要选择从事过套筒窑施工经验的队伍,它是确保修砌质量的关健。

3、砌筑前钢结构尺寸的复核

套筒窑窑衬图纸设计只是设计者在理想的状态下进行的设计,实际上窑体安装时或多或少存在安装偏差,因此要求我们在窑炉砌筑前要对炉窑各个部位的实际尺寸进行详细的测量、记录,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套筒窑窑衬的修整,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以满足现场实际施工要求。针对套筒窑自身特点,具体的测量部位为:

(1)各燃烧室中心线位置测量定位

(2)各燃烧室钢结构的椭圆度测量

(3)各喷射器垂直度的测量

(4)各燃烧室口两侧拱脚位置内外筒之间的距离测量

(5)基准面找平

四、施工方案的编制

针对该套筒窑施工制订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在班前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从而避免施工人员盲目施工,出现错砌、返工现象。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整个套筒窑的施工程序。合理的施工程序是整个套筒窑施工质量和工期的保证,同时可以避免劳动力的浪费。

2、各个部位的施工方法。针对套筒窑的特点、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对各个部位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并向施工人员进行书面交底。

3、对关键部位专门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如过桥预砌、砌筑方案,燃烧室、喷射器施工方案,上下导流帽施工方案等,从而保证该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和缩短施工周期。

根据多年来套筒窑施工总结的经验,建议套筒窑各部位施工方法如下:

(1)下内筒下段及耐火材料的施工

由内向外逐层砌筑,工作层在靠近立柱位置砖采取留槎处理,不进行加工,保温砖全部砌筑到与立柱平齐位置。

(2)立柱施工:

底部砖砌筑完毕即进行立柱的施工,因高度较高,平均分三段进行施工。首先进行锚固件的焊接工作,焊接采用满焊,焊接完毕,进行沥青的涂刷工作和立柱上耐火纤维的缠绕工作,然后进行模板支设和浇注料的浇注工作,浇注时,一边浇注,一边振捣。一段浇注完毕,需养护12小时以上方可进行拆模。

(3)下内筒上段内侧、下内筒上段下过桥以下部位外侧施工

下内筒上段内侧耐火材料的施工:内筒内侧耐材采用在筒内搭设环形脚手架进行施工,施工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首先施工至循环气体通道管位置。内筒上部内侧砖砌筑时,应先砌内环砖,外环紧靠内环依次砌筑,施工时采用2m靠尺和弧度板对工作层的砌筑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通风管接口处的浇注料应支模一次浇注成型;内筒顶盖浇注施工时,应在顶盖钢板上开出浇注孔,并按设计要求分层浇注,在浇注完成后封上浇注孔;

下内筒上段下过桥以下部位外侧施工耐火材料的施工:下内筒上段耐火材料施工时,首先进行挂砖的砌筑工作,在挂砖施工时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要求进行施工,各部位的耐火纤维不得漏放、少放。

(4)上下过桥及其附近内筒砖施工;

下过桥及其附近内筒砖同步进行,砌筑过桥拱时,必须预砌,以检查各砖的连接是否符合设计。预砌要按照施工图中要求进行,根据预砌情况确定过桥砖的加工尺寸,预砌完后,在各砖的端头标明层次与编号,并作好预砌记录,以备正式砌筑之需。

(5)上内筒内外侧耐火材料、窑壳顶部浇注料施工

上内筒的外侧耐材施工时,按照从内到外顺序依次砌筑,施工时采用2m靠尺和弧度板对工作层的砌筑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

上内筒内侧砌砖方法同(3)下内筒内侧砌砖方法;

窑壳顶部浇注料的浇注时采用支模进行浇注,边浇注边振捣。

(6)上下导流帽的施工

上、下导流帽施工时其锥体的浇注模板可分两次支设,浇注时要分次进行并按设计要求留设施工缝,施工示意图如下:

(7)上、下燃烧室和喷射器的耐火材料的施工

燃烧室与筒体的接口部位应随筒体施工同时进行,其炉外部分与喷射器内衬一起施工;浇注料浇注时应支模牢固,振捣密实,以保证整个浇注质量,保证浇注尺寸不发生偏移。

五、制订详细、可行的烘窑方案

窑壳内衬修砌完毕,烘窑是确保修砌质量的最后一道工序。耐火材料砌筑期间将带有大量的水分进入窑内,如泥浆的搅拌、浇注料的搅拌,镁质材料是不能长期在潮湿环境中放置的,否则将影响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因此炉窑砌筑完毕,我们必须及时的进行烘窑。潮湿的耐火材料是不能急剧升温的,否则容易造成耐火材料的损坏,因此制定详细的烘窑方案和可行的升温曲线是很重要的,从而使窑内温度缓慢的上升。我们在制定升温曲线时,首先要研究各生产厂家提供的各种耐火材料的性能对升温的要求,综合比较,选择一种合理的烘窑升温曲线。

只有做到了以上的几点要求,我们才能有效的控制好窑衬的修砌质量。

上一篇:讨论深井钻探施工技术在煤田勘查中的应用 下一篇:论我国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标准和国外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