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实现‘五率’阶段性目标,提高DOTS质量”省级项目实施效果评析

时间:2022-08-22 08:29:37

泰安市“实现‘五率’阶段性目标,提高DOTS质量”省级项目实施效果评析

[摘要] 目的评价“五率”项目实施效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指导工作。方法制定项目方案和工作流程,项目实施前和结束后分别开展基线调查和效果调查,健全完善各种基础资料。结果 “五率”项目结束时,综合医疗机构报告率、转诊率,结核病防治机构患者追踪到位率、密切接触者筛查率、系统管理率分别达100%、100%、82.4%、91.1%和96.7%,实现了项目目标。结论“五率”项目实施后,提高了肺结核及疑似患者转诊率、涂阳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筛查率、肺结核患者的系统管理率。

[关键词] 结核病;五率;项目效果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17-0012-02

为进一步贯彻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强化重点防治措施,确保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实现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目标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国家卫生部于2006年底印发了《结核病防治工作“五率”相关技术方案》,要求各地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切实提高“五率”。为此,山东省卫生厅于2007年4月至2009年3月,在全省13个县市区实施了第一轮“实现‘五率’第一阶段目标,提高DOTS质量”省级结核病控制项目(以下简称“五率”项目)。现将我市宁阳县“五率”项目实施情况及效果评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五率即医疗机构患者报告率、患者转诊率、患者系统管理率、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到位率和患者家属筛查率。到2010年以省为单位、到2015年以县为单位,前“三率”超过95%,后“两率”超过85%。“五率”项目实施前、后,患者初诊登记本、结核患者登记本、患者追踪登记本、患者系统管理登记本、涂阳患者密切接触者登记本中记录患者的报告、转诊、追踪、到位和涂阳患者系统管理及密切接触者筛查情况。项目实施前,开展基线调查;项目结束后,开展效果调查。

1.2 项目支持活动(1)签订协议书。在市与省签订项目执行书的基础上,市卫生局和宁阳县签订项目执行协议书,明确责任和义务。(2)成立组织,制定方案。市、县分别成立由分2122/!生局局长任组长,卫生局机关有关科室、结核病防治机构、综合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五率”项目领导小组,制定项目实施方案。(3)举办项目启动培训会议。召开由各乡镇卫生院和县级综合医疗机构院长、分工院长、防疫股长、结核病防治专(兼)职医师、疫情报告员、放射科主任及厂矿企事业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参加的“五率”项目启动会议,对与会人员进行专题培训。(4)强化宣传,营造氛围。项目实施前及实施中,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单、出动宣传车,在县电视台播放结核病防治宣传片,为项目工作营造浓厚氛围。(5)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健全综合医疗机构患者登记、报告、转诊流程和方法及结核病防治机构患者追踪、系统管理、密切接触者筛查流程和方法,按照项目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健全完善各种登记资料。

2 结果

2.1 患者报告情况项目实施前,2006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目标医院登记肺结核及疑似患者51人,报告51人,项目实施后,200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目标医院登记肺结核及疑似患者27人,报告27人。报告率均为100.0%。见表1。

2.2 患者转诊情况项目实施前,2006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目标医院登记报告肺结核及疑似患者51人,县结核病防治研究所收到转诊单17张,转诊率只有33.3%;项目实施后,200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目标医院登记报告肺结核及疑似患者27人,县结核病防治研究所收到转诊单27张,转诊率100.0%,项目实施效果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5.65;P

2.3 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到位情况项目实施前,2006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需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的肺结核及疑似患者31人,追踪到位18人,追踪到位率为58.1%;项目实施后,200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需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的肺结核及疑似患者17人,到位14人,追踪到位率为82.4%,项目实施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71:P>0.05)。见表3。

2.4 涂阳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情况项目实施前,2006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涂阳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为56人,接受筛查的29人,筛查率为51.8%;项目实施后,200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涂阳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为172人,接受筛查的158人,筛查率为91.9%。通过项目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涂阳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筛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57;P

2.5 接受系统管理的患者情况项目实施前,2006年4月1日至6月30日,登记的肺结核患者109例,接受系统管理的77例,系统管理率70.6%;项目实施后,2008年4月1日至6月30日,登记的肺结核患者122例,接受系统管理的118例,系统管理率96.7%。项目的实施,大大提高了肺结核患者的系统管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55:P

3 讨论

结核病防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五率”项目工作更是离不开各级综合医院的支持与配合。而信息传递及时、完整、畅通是确保肺结核患者纳入结核病规划管理的重要途径…。五率项目的目标医院――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出台了有关文件、规定,制定了疫情报告奖惩制度,对结核患者的信息转诊、传递做到了准确无误,促进了项目工作的开展。转诊率、报告率都为100.0%。他们在结核患者登记、报告、转诊方面的“无缝隙化管理”模式得到了国家、省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规范的项目化管理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县卫生局及时下发了《关于开展“实现‘五率’第一阶段目标、提高DOTS质量”结核病控制项目的通知》,为项目的规范管理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时,在对乡、村结核病防治医生进行系统培训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督导计划,明确了各级结核病防治医生的职责,加强了项目督导力度,保证了患者规律治疗,宁阳县的肺结核患者系统管理率由项目实施前的70.6%提高到了96.7%以上。

任何一项工作,特别是新的项目,都离不开培训这一关,只有每个人都掌握了项目的目标、要求、技术规程、实施方法,项目工作才会取得成功,搞好培训,是做好项目工作的基础。项目的成功实施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通过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宁阳乃至我市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开展,但还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如结核病防治经费不足,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业务培训、健康宣传力度不够,全民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高等,制约了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开展。国家应出台有关政策、规定,为基层单位争取结核病防治经费、人员编制,为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政策依据。同时,制作不同形式、群众喜闻乐见的结核病健康教育宣传单、宣传画和宣传实物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和政策,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结核病知识知晓水平。

上一篇:泰安地区1241例羊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结果... 下一篇:胸部创伤所致心肌挫伤的早期诊断及临床疗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