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间也可以索要扶养费

时间:2022-08-22 08:20:41

夫妻间也可以索要扶养费

案件回放

今年68岁的钟老伯和62岁的崔大妈,1970年经人介绍在老家结婚。婚后第二年,钟老伯来到县城参加工作,崔大妈跟随丈夫也来到了县城一起生活。不久,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钟老伯在外挣钱养家,崔大妈在家相夫教子,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婚后第五年和第八年,他们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孩子相继出生。子女增多给家庭带来越来越大的经济压力,尽管如此,夫妻俩还是省吃俭用,相互扶持,把3个孩子都拉扯成人。

孩子一天天大了,家里的经济负担也没有那么重了,日子本来应该越过越好,可没想到,夫妻俩的感情却日渐淡漠。上了年纪的崔大妈身体每况愈下,又常因生活琐事跟丈夫闹矛盾。她觉得钟老伯越来越疏远她、嫌弃她。两人的争吵越来越频繁,后来干脆互不搭理,形同路人。

2009年,崔大妈病倒住院了。作为丈夫的钟老伯不但没有到医院照顾她,而且还不愿意为崔大妈支付住院治疗的费用。崔大妈住院治病只好花子女的钱,这下把她彻底激怒了:两口子风雨同舟30多年,老了,病了,自己连杯热水都喝不上,太让人心寒了。2010年1月20日,病愈出院的崔大妈把钟老伯诉至法院,要求丈夫钟老伯向她赔礼道歉,并每月向她支付500元生活费。

法庭上,钟老伯坚决否认自己不照顾老伴。他说,妻子没有文化,找不到工作,自己辛辛苦苦在外挣钱,支撑着这个家,怎么能说自己没有尽到扶养责任呢?他认为,现在孩子们都大了,而且有了工作,应该承担养老的责任,有了孩子们的照顾、赡养,他的担子也应该轻一些。他说,自己也身患疾病,平时不断吃药看病,也需一笔医药费用。他既没有能力也没有义务每月给崔大妈生活费。

崔大妈坚持认为,丈夫是因为自己是一个农村妇女、年龄大了、逐渐丧失劳动能力才嫌弃她的。现在她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虽然由子女赡养,但是丈夫不能因为有了子女的照顾就不尽扶养义务。再说,《婚姻法》有规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扶养能力的一方,对于有残疾、患有重病、经济困难的配偶,必须主动承担扶助供养责任,这是法定义务。

在法院期间,夫妻俩因为这个问题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经过法院调解,钟老伯和崔大妈达成扶养协议:钟老伯同意每月支付给崔大妈扶养费500元。

法理评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条规定: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我国《婚姻法》规定的扶养,特指夫妻之间在经济上供养对方和生活上扶助对方,生活上的扶助包括情感上的慰藉、精神上的安慰、家务的和分担及生活中的关心和体贴。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六条也明确规定:老年人与配偶有相互扶养的义务。夫妻间的扶养义务是基于夫妻特定的人身关系而产生,始于婚姻缔结之日,终于夫妻离婚或一方死亡时。扶养责任的承担,既是婚姻关系得以维持和存续的前提,也是夫妻共同生活的保障。夫妻间的扶养义务,是强制性的,并不因为子女的赡养而取消。

夫妻间的扶养是有条件的。它的履行以一方需要扶养和另一方有能力扶养为限。要求给付扶养费的一方,只有在“需要扶养”时才能行使要求对方给付扶养费的请求权。这里的“需要”是指要求扶养的一方年老、病残、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经济来源,生活发生困难的情况。而一方主张扶养权在具备上述条件的同时,还必须具备对方具有扶养能力这个条件,否则不能主张这项权利。因为这种权利义务关系是基于婚姻的效力而产生的,它不同于债权债务关系因一定的事实而产生或消灭,且债权人完全可以不受债务人有无履行能力的条件限制,随时可以通过包括诉讼在内的多种手段主张和实现债权。在婚姻关系中,夫妻一方索要扶养费,只有在己方生活发生困难而对方又有扶养能力时,才能行使这项权利。

责编/玉坤 插图/武子

上一篇:庐陵千年古村――钓源 下一篇:未来手机新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