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08-22 07:15:39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问题的探讨

【摘 要】作为变电站二次系统中的重要部分,继电保护系统长期以来建立了大量的设计、检验、运行等方面的规程和标准,形成了严谨、规范的技术管理体制,保证了电网的安全运行。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建设,需要建立相应的技术管理体系,以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系统,乃至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 继电保护 系统问题 分析探讨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变电站的发展建设,需要建立相应的技术管理体系,以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系统,乃至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在现在高速发展的状态下,继电保护系统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继电保护的问题还是有很多的,因此我们根据保护装置的评价指标来进行更大更准确的改善和提高,因此,现阶段,我们还需要更加努力,更加完善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在监督和巡视调整方面,需要制定出更完善的措施,更重要的还是要运用高科技来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准确性,并需要加强数字化的使用,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提高继电保护操作的准确性从而,使得整个变电系统运行的非常正常,从而更好的保证电网的运行安全。

一、正常运行以及操作

智能变电站在正常运行时,需要注意与常规站相比新增加的一些智能电子设备和过程层网络的运行,尤其是运行巡视和调度管理方面,应有相应的措施。考虑过程层网络的重要性,该网络及其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应类比继电保护设备的调度权限纳入调度管理范围,公用交换机及相应网络,则宜由交换机所接智能电子设备的最高调度机构进行调度管理。与继电保护密切相关的智能终端、合并单元等,也应该按对应间隔的调度关系进行调度管理,母线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按对应母线电压互感器的调度关系进行调度管理。在现场正常运行巡视中,要注意检查智能终端、合并单元、网络交换机等通信状态正常,网络记录分析系统监测的网络状态正常;注意检查室外智能控制柜密封良好;注意检查监控系统显示的保护软压板,包括功能、出口、检修态等压板投退状态是否正确,正常运行中的智能电子设备“检修状态”压板不能投入,母线保护备用间隔应从母线保护中退出。智能站继电保护系统的操作,一般通过监控完成,注意操作前、后应在监控画面上核对软压板实际状态,包括“检修状态”等可能未操作的压板。操作中要注意,母线刀闸操作后,应检查确认母线保护中母线刀闸位置的指示状态正确;在投入或退出母线保护间隔检修压板时,必须在检修间隔无电流的情况下进行;主变一侧开关停运,且有工作,应投入主变保护相应侧的检修压板(退出相应侧的投入压板)、退出相应电压等级的母线保护对应间隔投入压板(投入母线保护对应间隔检修压板);一次设备停运且本站端有工作,退出本间隔保护失灵启动和母线保护相应间隔投入压板(投入母线保护相应间隔检修压板),恢复送电前应检查母线保护、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等二次设备运行正常。

二、异常处理

对与常规站相似设备异常的处理,仍应遵循多年来形成的运行标准。对新设备、新技术,要针对其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处理规范。间隔合并单元故障:对于双套配置的间隔,应退出本间隔与故障合并单元对应的保护出口压板,退出与故障合并单元对应的母线保护装置;对于单套配置的间隔,应申请开关退出运行。智能终端故障可能影响跳合闸时,退出该智能终端出口压板;母线PT合并单元故障,可按常规保护失压处理原则执行。交换机故障,应根据GOOSE网络图、监控网络图等分析故障交换机可能造成的网络影响,过程层GOOSE网间隔交换机故障,影响本间隔交换机构成的GOOSE链路,应视为失去本交换机所连接的保护。过程层GOOSE网公用交换机故障,可能影响母线保护、变压器保护、过负荷联切等公用设备,应根据交换枧所处网络位置以及网络结构确定其影响范围做出处理。

除了对异常设备及受影响设备采取运行处理措施外,还应该针对各种设备的异常现象,全面分析异常信号和正常信息,进行故障诊断,以便迅速恢复异常设备。如交流采样异常时,就应该判断是数据跳变还是数据错误、精度超差,进而检查插件芯片是否损坏、采集程序是否存在缺陷,检查合并器工作是否正常、软件配置是否正确。这些诊断性测试应以各类典型故障的特征状态量为依据,逐步形成智能化的分析和测试系统,在网络设备发生故障、异常后,自动分析,提出相应处理措施,保证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运行。

三、运维模式

在运行中,应更为重视设备监测信息的应用,强调间隔智能终端、间隔合并单元、过程层网络间隔交换机、公用交换机及相应网络等的调度管理;强调不同装置软硬压板的操作、智能终端柜等的现场操作和运行注意事项。在维护中,要结合实际需要,制定详细的现场维护手册,包括运行支持、信息收集、状态评价、状态检修、设备消缺、设备更换等的详细要求以及作业指导书等,突出各类关键技术管理程序。智能变电站的技术进步,也必然推动继电保护等二次专业及互感器、开关等一次专业技术管理体系的进步,在智能变电站中,一些技术原则、设计规范、运行标准、检验条例等必须变更。状态检修的基础是设备状态监测,在智能站中,从交流采样至保护出口回路,均长期处于监测之中。当然,要真正做到完全的设备状态评估,还需要进一步增强监控分析能力。

四、结语

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无论在常规站还是智能站,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受到电网结构、变电站位置、站内设备及网络情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运行巡视、操作,到异常处理、维护,都需要综合分析并规范进行。从智能电网发展要求看,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要求是更为信息化、互动化的,如远方操作、在线监溺等,在成熟的技术支持下,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维护形态必将发生适应性的变化,但这一切,都应该以安全可靠为前提,以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为目标。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技术,需要不断去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蔡泽祥,王海柱.智能变电站技术及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J].机电工程技术,2012(5).

[2] 夏勇军,蔡勇,陈宏,等.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若干问题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26(1)

[3]夏孟强.火力发电厂运行中如何提高继电保护运行的可靠性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4]孙登月.提高继电保护运行的可靠性科技信息[J].科技信息,2010.

上一篇:智慧城市服务运营产业初探 下一篇:智能化变电站安装调试关键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