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妞到我家》“接地气”与“合家欢”

时间:2022-08-22 06:58:28

《爸爸去哪儿》之后,不光电视里的亲子综艺节目大行其道,亲子题材的合家欢电影也迎来了一个小高潮。无论是暑期档还是春节档,合家欢电影都是最受欢迎的影片种类之一,其也是国内目前较为匮乏的片种。定位为轻松喜剧的《洋妞到我家》可谓出现得恰逢其时。这部电影的主题事关当代都市生活中的两大热点话题:移民与育儿。影片虽然聚焦于单个家庭,但触角却伸向了更为广阔的中国当代社会。

《洋妞到我家》讲述了一位大龄妈妈一门心思想带女儿移民的故事。在丈夫眼里她是在搞家庭分裂。为了给出国做准备,她宁可自己承受经济压力,也要请来哥伦比亚藉互惠生在家教女儿学英语,不想其间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带来了种种碰撞。

徐帆扮演的母亲文娟是全片的核心人物,也是颇具代表性的中国式母亲。她是勤奋要强的职业女性,也是大龄产子的焦虑妈妈。她什么都要给孩子最好的,唯恐给得不够,给得不对――文娟的育儿观是:“我们家皮皮是要当公主养的。”不过,这位凡事都要求最好的母亲面对中国的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等社会问题却也只有徒呼奈何。于是,文娟将心一横,干脆选择了移民。

应该说徐帆较为生动地演绎出了中国式母亲的焦虑,也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些民众心态。但是国外真的那么好吗?朋友用自己惨痛的亲身经历告诉文娟:别人的国家再好,也不如自己家里舒服。文娟的移民申请最后得到的工作竟是为死人化妆,这无疑是对热衷移民的国人们的一个戏谑嘲讽。影片还用一段平行蒙太奇说明了移民热的可笑:在移民咨询处,介绍人隆重推出的海上小岛里有名胜古迹,有自然风景,还有风情艳遇…..然而那边厢,哥伦比亚互惠生却带着中国小朋友在津津有味地游北京――大家孜孜以求的东西,其实很多就在身边。

通过这一系列的啼笑皆非,影片也反思了望子成龙的中国式教育。文娟想把女儿培养成纤尘不染的小公主,外国姐姐却和她疯到了垃圾堆里。母亲对女儿过度保护,让她到5岁了还不会吐鱼骨头,最后进了医院。而在外走失时,女儿却通过哥伦比亚女孩教的办法,机智地找到了警察叔叔。影片中,中国人对“第一名”的执迷也受到了拷问:一个会说四国语言,即将去哈佛大学就读的优秀女孩,却在临行前含泪对母亲说:“毕业后我只想在一个边远小镇里安静地生活。我太累了。”

在反思中国问题的同时,影片也不忘偶尔展现中国智慧。陈建斌扮演的丈夫是影片的定海神针,他以自己的冷静和宽厚缓和了整个家庭的焦虑。例如在夫妻关系受到严重考验时,他要求妻子送他一个特别礼物:“说出我的十个好。”影片不少给人留下印象的台词也是出自其口,例如“身上背着LV ,包里却装着安眠药”;“你移得了环境,移得了心境吗?”

值得一提的是,《洋妞到我家》的幕后主创同样是一家三口:女儿皮皮的扮演者陈一诺就是导演陈刚和编剧李春利的女儿,电影的故事也正是由其真实生活改编而来。现年6岁的陈一诺在影片中展示的一口流利美语,说不定真会让不少家长也考虑请个洋妞au pair(互惠生)到家驻教。

上一篇:不容小觑的云计算市场“新气象” 下一篇:大数据有大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