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贵有疑 疑贵有方

时间:2022-08-22 05:43:33

〔关键词〕 英语教学;设置悬念;

幽默;教学艺术;情感;

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9(B)―0082―01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作为英语课程的首要任务之一。因为兴趣是学习的驱动力。凡是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感兴趣,才会乐于参与、乐于探究、乐于合作、乐于交流。所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英语教学中的首要任务。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设疑置悬,导入新课

“学贵有疑”,疑是积极思维和探索问题的动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过程”。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作为一节课的总导演,若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巧用“设疑法”,那么,整节课的教学就会像一块无形的磁铁一般,将学生牢牢地吸引到课堂学习中去。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伊始就开始设疑布阵,引导学生猜测、联想,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要学习的内容中去。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就会依据问题顺藤摸瓜,随着教师的引导顺利地向下一步过渡。而整节课的语言点和语法教学,通过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就会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眼前,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生硬的语法变得通俗易懂,达到了一石二鸟的目的。由此可见,恰到好处的悬念是一种兴奋剂,能勾起学生寻根探源和求知的欲望。

二、善于幽默

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幽默是一种“柔化剂”,可以消除紧张;幽默是一种“强化剂”,可以化解矛盾。令人愉悦的幽默能改善学习效果,提高记忆力。幽默可以创造一个更加积极的情感氛围,温暖学生,吸引学生。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适时适度地幽默,对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均有好处,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幽默是教师运用巧妙诙谐、机智有趣、出乎意料的语言或体态对学生施加影响,愉快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艺术。欣赏幽默是一种奇特的享受,是教学艺术的体现。因此,教师要善于幽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讲究教学艺术

讲究教学艺术,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善于创造性地调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欢愉的环境,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达到最佳状态。要使英语教学速效、高效、长效,教师就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艺术,来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此,笔者经常与学生共同搜集通俗易懂、短小精悍、妙趣横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故事,笑话,歌谣,流行乐曲及名人轶事,并定期举办英文故事会,演唱英文歌曲等活动。

四、培养情感

情感可以激发热情,如没有热情则难以产生兴趣和动力。教学中,教师的热情可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可以产生学习的“内驱力”。而无情感的投入,学生良好的学习潜力和积极性就难以开发。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学”。因此,教师要懂得赏识学生。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教师要善于抓住师生之间交流的闪光点,运用赏识性语言,使学生的心灵在赏识中得到舒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赞赏学生的进步,巧妙及时地给予鼓励。因为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未来;如种子,能埋在学生心里。赏识激励学生,不仅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还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总之,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只有善于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勇于实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全面运用教育规律,优化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新课标,使教育教学活动最终走向成功。

上一篇:观定语从句 探教学方法 下一篇: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