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两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8-22 03:35:15

Y两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Y两优1号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两系超级杂交稻新组合,是农业部确定的超级稻重点示范推广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是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两系杂交中籼稻组合。2008年在盱眙县开始试种,2009—2011年示范推广,通过3年的试验示范,该品种表现出生育期适中、分蘖性强、株型紧凑、抗倒性好、产量高、米质优等特征特性。目前,Y两优1号是深受盱眙县农民欢迎的一个好品种。

1特征特性

Y两优1号在盱眙县种植时,全生育期适中,为140 d左右。分蘖性较强、分蘖多且速度快,苗株健壮。移栽20、30 d,田间茎蘖数分别达234.0万、385.5万个/hm2以上。长势繁茂,茎秆粗壮、敦实,株型紧凑,高度适中,高抗倒伏,叶片上举、挺健、宽度适中,颜色呈淡绿色。抽穗时间集中,穗层整齐,穗型较长,每穗粒数约171粒,最多逾300粒。对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表现为良好的抗性,对稻瘟病和纹枯病表现为轻感,对稻曲病表现为重感。自2008年示范推广以来,全县未发生连片大面积倒伏现象。在3年示范和推广中,未发生叶枯病,纹枯病中等发生,细菌性条斑病、苗瘟和穗瘟轻度发生,稻曲病偏重发生[1]。该品种结实率较高,一般在85%左右,管理好的田块高达90%以上,Y两优1号是盱眙县种植的杂交水稻品种中结实率最高的品种之一,也是该品种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2008年试种10 hm2,理论产量11 386 kg/hm2,实产10 154 kg/hm2。全县3年示范、推广的大田产量9.0 t/hm2左右,高产田块达10.5 t/hm2以上[1-2]。整精米率70.0%,外观光洁度好,长宽比3.0,垩白粒率33%,垩白度4.7%,胶稠度54 mm,直连淀粉含量16.0%。米厂老板反映加工米质好,剔透明亮,米饭松软,口感好。

2高产栽培技术

2.1培育壮苗

种植地块以蔬菜地或旱地为宜,要求地势好、保水保肥、排水方便、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于冬前施腐熟家杂肥150 t/hm2,并深翻2次。播前施旱育秧专用复混肥750 kg/hm2,并耕翻培肥;要耙细、摊平墒面,并浇足底水。麦前秧、麦后秧分别于4月20日、5月3日播种[3]。苗床面积按苗床与大田面积比为1∶20~25确定;播种量750 kg/hm2,大田用种量7.5 kg/hm2。均匀撒种,撒完种后撒盖细土、喷透水,并在覆膜前除草[1-2];采用肥床旱育技术培育壮苗,壮苗秧龄不超过40 d,叶龄7.0,移栽苗单株带蘖约5个。齐苗后及时揭膜,揭膜后浇透水1次,四叶一心期以后要严格控制浇水次数,在三叶一心期以后应根据苗情追施苗肥。对培肥不足,苗情差的可用尿素300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氯化钾75 kg/hm2混合配制成1%肥液于16:00后喷施,同时注意苗期防治苗瘟病和虫害[1-2]。

2.2适时移栽

麦后秧栽插规格33.3 cm×13.3 cm,栽插22.5万穴/hm2, 6月15日前移栽结束,移栽后7~10 d,选用60%丁草胺乳油1 350 g/hm2封闭除草[4]。

2.3合理管水

移栽前3 d应实行适度深水保活棵,移栽3 d之后实行浅水层灌溉,促进分蘖早、快、多,抽穗整齐,提高成穗率,促进多形成大穗;中期以稳茎蘖数、壮秆、健株、控病虫为原则,做好水浆管理。通过合理搁田,控制茎蘖总数,增强通风透光性;后期水浆管理的目的是养根保叶,提高光合效率。水稻灌浆期,应采取间隙灌水,保持水稻全生育期土壤一直湿润。

2.4精确施肥

底施45%复合肥300 kg/hm2、尿素150 kg/hm2、锌肥15 kg/hm2,复合肥和锌肥撒在土壤上旋耕,尿素作面肥;移栽后5~7 d施碳酸氢铵600 kg/hm2作返青分蘖肥;抽穗前约30 d,单施含高氮、高钾复合肥150 kg/hm2或混施尿素75 kg/hm2加氯化钾112.5 kg/hm2[4-5]。

2.5做好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重点是抓好苗期和破口期的防治。苗期:主要是做好灰飞虱和苗瘟的防治。要提前用药预防,防治苗瘟可用75%三环唑300 g/hm2预防1~2次,防治灰飞虱用50%吡蚜酮225~300 g/hm2,用药2~3次;分蘖末期:Y两优1号因分蘖性较强,田间茎蘖数增长较快,群体较大,注重防治纹枯病,特别是及时防治在密度偏大、氮肥偏重、深水层、高湿度的田块发生的纹枯病。7月20日前后(拔节初期),建立水层,用15%三唑酮900 g/hm2和5%井冈霉素水剂7.5 kg/hm2相隔7 d细喷雾防治纹枯病[6-8]。破口期抽穗:抽穗前7 d,用5%井冈霉素7.5 kg/hm2、20%三环唑1.5 kg/hm2混合均匀喷雾,预防1次病害;破口期,用5%井冈霉素3 750 g/hm2、20%三环唑1.5 kg/hm2、25%噻嗪酮600~1 200 g/hm2 [1]、2%阿维菌素900 mL/hm2、90%杀虫单600 g/hm2对水混合均匀喷雾综合防治;齐穗期:用30%爱苗(苯醚甲环唑+丙环唑)225 mL/hm2、磷酸二氢钾750 g/hm2对水匀喷。在水稻收获7 d前再断水,使水稻根系活熟到老。

3参考文献

[1] 刘仁泰,王贻喜,卞守祥,等.两优0293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6):83,87.

[2] 金建松,倪玉峰.提高水稻肥床旱育播种质量的关键技术[J].当代农业,1998(4):4.

[3] 罗炬,潘晓芳,焦桂爱.泰国的水稻发展状况及战略[J].麦类文摘(种业导报),2006(11):38-41.

[4] 肖启明,欧阳河.植物保护技术[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 卢寿春.水稻新品种谷优596及测土配方施肥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1(4):54-56.

[6] 余少洪,张小芳,简玉繁.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10):109.

[7] 常州水稻无土育苗取得新突破[J].农村新技术,2011(11):55.

[8] 刘颖珊,李杏,张振平,等.超级杂交稻高产示范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07(6):18-19.

上一篇:平玉8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超级杂交稻新组合广占63s/1128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