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方见效

时间:2022-08-22 12:39:25

使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作为班主任就必须要持之以恒的帮助他们,还必须不断的巩固,才能形成永久性的习惯。

从意志心理过程中诸心理因素的发展来看,小学儿童意志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意志行动的目的、动机的发展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不断增强方面。行动的目的性不断增强,动机日益复杂。行动的目的是指行动所要达到的结果。小学生意志行动目的性的发展趋势是从最初根据教师、家长的言行指令逐步发展到能够依据自己的愿望和意图采取有目的的行动。

与其思维发展水平一致,低年级学生行动的目的一般是比较短近、不具体和不稳定的,受外界的影响很大。比如:他们学习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得到一个好分数或博得老师、家长的赞扬;他们的行动往往受即时的情绪、兴趣支配或受有吸引力的外部事件的影响而改变方向,如某些低年级学生在打扫卫生时,看见其他同学在踢球,卫生没有做完就跑去参加了;有的同学复习功课时很容易分心,不能抵制外界因素的干扰。

因为小学生的意志力不强,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所以,这给低年级的班主任老师的工作带来了困难。要使他们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使他们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是要班主任长期的督促。如果中途中断,前面的努力将前功尽弃。例如,有的小学生爱随手丢东西,班主任督促他不准丢东西,督促他一两次以后就不再督促,那他过不了多久又犯了。所以,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良好行为的培养,班主任老师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方能见到成效。这与小学生的意志品质的特点有关。

首先,低年级的小学生的自觉性差,由于生活经验不丰富、思维发展水平低,小学生意志行动的受暗示性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儿童自己不能作出明快的决定,随主流。如老师布置有作业,但又有好电视,儿童常去打听别人是否看,随主流。二是儿童自己作出决定后不坚定,受别人的怂恿会发生动摇。其次,果断性不强。他们常常缺乏主见,在采取决定时患得患失,左右摇摆,迟迟不做出决策,乃至事到临头,在必须作出选择的时候,任意地遇到什么就选择什么。再次,坚持性差。低年级儿童遇到困难时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动,较易放弃已开始的活动,这与他们有意注意能力、情绪稳定较差以及意志的自制性较弱有关。最后,自制力较差。不能抗拒内外诱惑与干扰,不善于抑制当前不应有甚至有害的动机,不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能克制自己不应有的情绪和冲动。

总而言之,一个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有伟大的牺牲精神,舍得用我们珍贵的时间慢慢的去浸泡。古人云:“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绣花针。”有了这种精神,就能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所以,班主任工作贵在持之以恒。

上一篇:“可能性”课堂教学后的思考 下一篇:网络教育与高职教师信息素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