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区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对策探究

时间:2022-08-22 12:35:01

镇江市区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对策探究

【摘要】外力破坏是指外部施工、违章建筑、树木、飘浮物等造成的设备跳闸及停电故障。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日益提高,作为直接影响电网可靠性的线路跳闸事故,成为各级供电企业研究和关注的焦点。该文对近三年来镇江市区输电线路跳闸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外力破坏已成为威胁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防止外力破坏措施。

【关键词】输电;线路;外力;破坏;对策

1、引言

电网的安全运行是供电公司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基础。随着电网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电力装备水平的迅速提高,因输电线路本体原因造成的故障跳闸正逐渐减少。但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外力破坏正逐渐成为威胁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在实践中,因为外力破坏的不确定性,加之供电公司作为企业缺乏行政执法权,防外力破坏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困扰各级供电企业的重大问题。本文尝试通过对镇江地区外力破坏现状深入分析,针对性地制定对策,在实践中努力降低外力破坏事故。

2、2009-2011镇江市区线路跳闸情况统计

2.1 2009-2011年镇江市区35kV-500kV跳闸统计分析

从上述数据明显可以看出,外力破坏数量逐年上升,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有逐步超越本体故障成为影响电网安全的第一因素的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电网建设水平和电网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线路运维管理水平的日趋精益,本体设备的坚强程度得到很大提高。

通过对外力破坏数据深入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是因施工机械造成的外破事故已成为不折不扣的“第一杀手”,二是树线矛盾数量长期处于高位,成为威胁线路安全运行的另一重要因素。可以说,只要能较好解决好施工机械碰线和树线矛盾问题,镇江地区输电线路跳闸事故一定能得到较好控制。

3、当前输电线路外力破坏原因分析

3.1 输电线路点多面广,加之处于城市发展高峰期,防不胜防

截止2012年底,镇江市拥有35千伏及以上线路397条,共计4400余公里,点多面广。“十二五”时期,是镇江全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镇江市计划以“南山北水”为中心,全力打造“一中心四区域”,项目建设的力度前所未有。

3.2 工程建设、施工单位电力安全意识淡薄

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建设、施工单位电力安全知识相当缺乏,错误地认为只要不碰到线路就不会出事故,为了施工进度而不考虑安全。有些工程设计单位事先缺乏对“电力法规”以及有关电力技术规范的了解和考虑,常常造成超高机械对线路安全距离不足而引发事故。

3.3 社会对电力设施保护重要性认识不足

社会上普遍认为电力设施保护就是供电部门的事,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宣传范围狭窄、力度不够大,使得社会上对电力知识的认识不够,供电部门往往陷入单兵作战的局面。另外,政府执法单位的执法力度和经济处罚力度不够也是造成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

3.4 防外力破坏工作的方法及手段有待改进

从历史上看,外力破坏并不是线路管理部门重点关心的问题,供电企业对防外力破坏重要性往往认识不足,缺乏成熟有效的手段加以应对。另一方面,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运维部门的工作量日益增加,但相应的运维人员数量并没有相应增加,导致防控力量捉襟见肘。

4、对症下药,多措并举遏制外力破坏势头

结合以上分析,镇江供电公司认真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在2012年不断创新举措,针对性地采取防外破措施,力求降低外力破坏趋势。

4.1 苦练内功,强化防外破第一责任人机制

一是统一思想,加强线路运行人员的形势宣贯和技能培训,扭转运行人员对防外力破坏的传统错误认识,树立外力破坏可控、可防的坚定信心。二是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制度,确保每一个危险源点有人管控。建立外力破坏危险源台账,确定专人定期对线路通道附近的施工作业面进行全面分析排查,详细记录施工作业面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联系人、施工进度等信息,并将各施工作业面纳入安全隐患进行滚动治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党员率先认领危险源点。三是开展班组间、班组内部同业对标。将每个人、每个班组防外力破坏情况予以量化并排名,并与绩效考核挂钩,对有人员责任事故的予以严肃考核,最大程度激发人员活力。

4.2 整合资源,发挥整体优势力保线路安全

防止外力破坏决不能单兵作战,必须充分整合企业内部力量,树立“一盘棋”思想,以整体的优势化解外破难题。一是严格执行联合查勘机制。在临时用电、装表接电等业务办理前加强管控,实行营销、安监、输电等部门联合查勘制度,对不满足安全条件的施工现场一律不安排临时用电。二是发展和维护好群众护线网络。新建送电线路在投运的一年内,根据沿线实际情况尽力落实好群众护线员组织。每年对群众护线员进行慰问,对送电线路安全运行作出贡献的群众护线员,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三是发挥团队作战优势,做好重要保电期间的防外破工作。优先安排易受外力破坏特殊区段巡视工作,对特别重要地段和时段,发挥工区团队作战优势,进行24小时不间断蹲点,全力确保电网安全。

4.3 以点带面,对难点问题实施“定向突破”

针对各类施工现场的泵车、吊车是外力破坏“第一杀手”的现状,我们花大力气收集了镇江市区混凝土公司、吊车公司资料,建立了完善的泵车、吊车公司、驾驶员台账,并保持长期沟通,逐步建立了镇江特色的“四个一”工作法。一是每年安排一次走访。发动工区所有人员对镇江市区混凝土公司进行一次主动走访,宣传电力安全知识,与驾驶员进行面对面沟通。二是每季度参加一次施工单位安全会。我们利用建设单位安全例会召开时人员比较集中的时机,主动介入宣贯相关知识。三是每月进行一次施工现场集中宣传。制作专门针对泵车、吊车等施工机械的“临近电力设施施工安全宣传卡”,深入施工现场,将宣传卡粘贴在驾驶室挡风玻璃处。四是每周群发一次安全短信。编写简洁、便于记忆的安全宣传口号,每周为驾驶员发送一次安全短信,实现“随身”提醒。

4.4 善借外力,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建立良好关系

最大程度地争取地方行政资源,将对防外力破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经过不懈努力,我公司已于2009年联合镇江市经信委成立了电力执法办,初步建立了政企联动防外破常态机制。我们通过更加积极的沟通和协调,使政府及各级主管部门继续加深对电力设施保护的认识。充分发挥电力执法办作用,统一协调、处理、约束施工单位危及线路安全的违章施工行为,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约束力,对拒不整改的施工单位,请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实施严格的处罚措施。

5、结语

通过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地,镇江供电公司2012年各类外力破坏事故共9起,同比降低了40%,跳闸总数也降低为24次,同比下降36.8%,初步取得了良好成效。当然,提高防外力破坏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若想达到较高的管控水平,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必须结合各地具体情况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水平一定能得到逐步提高。

上一篇: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模块的开发 下一篇:基于云计算的企业XBRL跨平台协同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