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中的《六幺》风貌

时间:2022-08-22 11:27:08

摘要:唐代的文化包容而开放,乐舞更是达到了中国古代乐舞之鼎盛。唐诗作为唐代重要的文学样式,承载了乐舞的繁盛。本文选取唐代众多乐舞中的《六幺》,以《全唐诗》等古代文献资料为依据,对《六幺》的源头、风貌以及发展变化进行初步考证,尽可能形象地再现《六幺》原貌。以求通过《六幺》的考证,以小窥大,对唐代乐舞艺术探得一二。

关键词:全唐诗;六幺;风貌;流变

中国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149-3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①一首《琵琶引》传唱千年,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女子,她带来了《霓裳》与《六么》。此中《六么》究竟为何?可以从《全唐诗》中得到答案。

一、《六幺》溯源②

白居易有诗云:“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③《六么》曲红极一时,而唐宋诗歌承载了它的演变风貌。“琵琶女”形象深入人心,她“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的技艺为人称赞。这里的《六么》即为《六幺》④,“幺”、“么”相通,以至于今天我们看到不同出版物或作《六么》,或作《六幺》。⑤

《全唐诗》中有《杂曲歌辞・乐世》为白居易所作,其序云:“一曰《绿腰》,即《录要》也,贞元中乐工进曲。德宗令录出要者,因以为名,后语讹为《绿腰》,软舞曲也。康昆仑尝于琵琶弹一曲,即新翻羽调《绿腰》。又有急乐。”⑥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第十三卷中将《乐世》、《急乐世》、《六么》作为同一条目,其解释与白诗之序相类似:“初,贞元中,乐工进曲,德宗命录出要者,因名为录要,唐书所谓录要杂曲是也。又语伪为绿腰,又作六么”,⑦其在德宗时为《录要》,后讹作《绿腰》。

那么《绿腰》是如何又被称为《六幺》的,《乐世》为何又与其成为同一条目?关于“乐世”,最早可见于张说《赠崔二安平公乐世词》⑧一诗。任半塘在《敦煌曲初探》中说到:“张说《乐世》,七言十句,一意贯彻,一韵到底……疑《乐世》在盛唐以前,只传大型杂曲之调,配辞如张说之体,或即崔记大曲名内之《绿腰》也。至中唐,摘其后段急拍美听之部分,呼为《急乐世》,单唱可,存于六么大曲之入破部分,占曲终之位置,亦可”。⑨张说为唐初武则天、玄宗时之人,早于白居易说的“德宗”时代,可以推测,在初唐时没有加工过的大型杂曲《乐世》已经存在,比张说稍晚一些的贺朝有诗“听歌乐世娘”??亦可为证,不过此时的《乐世》应该还是一种民间自娱的状态。至德宗时“录其要者”成为《录要》,又讹作《绿腰》。其后又因大曲体制庞大,摘取“后段急拍美听之部分”,成为《急乐世》。

南宋王灼《碧鸡漫志》做了一个较为准确的解释:“段安节琵琶录云:‘绿腰,本录要也,乐工进曲,上令录其要者。’白乐天杨柳枝词云:‘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又听歌六绝句内,乐世一篇云:‘管急弦繁拍渐稠。绿腰宛转曲终头。诚知乐世声声乐,老病人听未免愁。’注云:‘乐世一名六么。’王建宫词云:‘琵琶先抹六么头。’故知唐人以腰作么者,惟乐天与王建耳。或云,此曲拍无过六字者,故曰六么。”??“唐人言舞言曲皆用《绿腰》、《六么》二名,言歌言辞则用《乐世》一名。”??任半塘则认为“绿腰大曲,在杂曲方面名乐世或急乐世”。??

大致说来,唐初已有的《乐世》于德宗年间被录其要者成为《录要》,后讹作《绿腰》,也成为了正式的教坊中的大曲名目。又因此拍过六字者,可作《六幺》,“幺”“么”相通,《六幺》即《六么》。后摘取后段单独演出则为《急乐世》。又因此曲最初为《乐世》时,仅有歌有辞,后编为大曲后增加舞蹈并翻成多种曲调,因此“言舞言曲皆用《绿腰》、《六么》二名,言歌言辞则用《乐世》一名”是有其道理的。

从唐诗中来看,《六幺》最初应为琵琶曲。除了上文所引白居易《乐世》诗序“康昆仑尝于琵琶弹一曲”可见外,“琵琶先抹六么头”??、“琵琶宫调八十一”??等诗句均可佐证。

关于其来源,有一种说法是《六幺》之曲传自西域,其论据为《乐府杂录》中一段讲述康昆仑故事的文字。文字中所说康昆仑弹奏《羽调录要》极佳,而康昆仑乃西域康国人??,因此认为《六幺》源自西域。再有贺朝“听歌乐世娘”一句,“乐世”为胡姬所歌,由此推测《六幺》原为胡曲。在任半塘的《敦煌歌辞总编》中有“乐世辞”条目,提到贺朝的诗,认为“调入胡乐甚明”①。有人根据这一观点认为《六幺》来自西域,但任半塘之说“调入胡乐”不应该是指《六幺》来自胡乐,而是在胡乐、华声相互影响的唐代,《六幺》融合了四方的特色。

《宋史》卷一百三十一・志第八十四中有:“……《伊州》、《石州》、《甘州》、《婆罗门》者,胡曲;《绿腰》、《诞黄龙》、《新水调》者,华声而用胡乐之节奏……”《绿腰》明显被归入“华声”,虽然“用胡乐之节奏”,也只能说明《六幺》在开放的唐代受到了胡曲的影响。宋代范成大有诗《真定舞》:“紫袖当棚雪鬓凋,曾随广乐奏云韶。老来未忍耆婆舞,犹倚黄钟衮六么。”②自注:“虏乐悉变中华,惟真定有京师旧乐工,尚舞高平曲破”。被俘虏的乐工不演西域乐舞,而演中原乐舞,《六幺》便是所指中原乐舞。

《六幺》之曲传自西域之言是不能成立的,而更应认为《六幺》是受到西域乐影响而在汉族本土产生的,这也极符合唐代包容开放的文化特质。

二、《六幺》风貌

《六幺》不仅是琵琶曲,亦能唱,亦能舞,是集歌、乐、舞于一体的一门艺术。“六幺水调家家唱”,《六幺》之歌想来是朗朗上口的,但是口头艺术难以保存,如今也很难再见其风貌。《六幺》之曲在唐代多为琵琶曲,诗中多有展现:“抹”“挑”“捻”“拢”便可见其演奏时的状态。然而乐曲更多需要的是听觉,相较之下,《六幺》之舞能更好地在文字为载体的唐宋诗中保持原有的风貌,更直观地展现出千年以前的《六幺》是如何一种情态。因此笔者想以《六幺》之舞为代表,展现唐代产生的这门歌、乐、舞合一的艺术风采。

(一)《绿腰》舞的形态

《六幺》之舞,多用《绿腰》,今人亦如此。白诗序有“《绿腰》,软舞曲也”。的确是这样,《绿腰》是唐代的一种软舞。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的《舞工》一段中便有:“软舞曲有《凉州》、《绿腰》、《苏合香》、《团圆旋》、《甘州》等”。③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亦有:“开元中,又有《凉州》、《绿腰》、《苏合香》、《屈柘枝》、《团乱旋》、《甘州》、《回波乐》、《兰陵王》、《春莺啭》、《半社渠》、《借席乌夜啼》之属,谓之软舞”。④归入软舞,已大体可以想见《绿腰》应为柔美舒缓一类的舞蹈。

谈及《绿腰》舞的形态,唐代诗人李群玉的《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是必须要提及的。“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翩如兰苕翠,宛如游龙举。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坠珥时流盼,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⑤这两首很直观地展现了《绿腰》之舞。可以想见《绿腰》舞轻盈曼妙,翩若惊鸿,宛如游龙之态,其舞者亦要有姣好面容和袅娜身姿。然而《绿腰》舞也不仅仅是“慢态”的,也是有动感的。“飞袂”“游龙”“凌乱雪萦风”“飞去逐惊鸿”等描写都有动态活泼之感。舒缓而节奏分明,曼妙而不失灵动大概就是《绿腰》舞的总体风貌了。

“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句中所说《白》舞也曾流行一时。《全唐诗》中元稹、王维、李白、戴叔伦、王建、陈标、杨衡等人均有描写《白》舞的诗。其中李白有诗《白辞三首》描写《白》舞:“扬眉转修若飞雪,倾城独立世所稀”。⑥《白》舞在前代已为大家推崇,且世中所稀。而《绿腰》一舞,则“吴姬停白”,可见《绿腰》舞在《白》之美态上更进了一步。

五代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在其画后有一段文字,其中写到“女妓王屋山舞六么”。五代虽去唐代《绿腰》一百多年,即使不能完全展现原貌,但也应相差不远。从画中可以看到,女妓王屋山着细长窄袖,背对观众,侧右脸,微微抬起左脚正欲踏下,双手背后正欲展开,将其长袖飘舞起来。这样的舞蹈形态与李群玉诗中所描写的也极为相似。

(二)《绿腰》舞的服饰

李诗不仅展现了《绿腰》舞姿,也细致地描写了舞者的服饰:“飞袂”“修裾”“坠珥时流盼”。另有《教坊记笺订》中“玉树花”条目提到沈亚之所作的《卢金兰墓志铭》中关于《绿腰》的记载。《卢金兰墓志铭》写道“为绿腰玉树之舞,故衣制大袂长裾,作新眉愁,顶鬓为娥丛小鬟”。⑦此处写绿腰舞的服饰为“大袂长裾”,李群玉诗中为“飞袂”“修裾”,两处描写基本是一致的,可以想见,《绿腰》的服饰应为飘逸衣衫,修窄长袖之类。

再以《白》舞为参考,李白《白辞三首》中有“且吟白停绿水,长袖拂面有君起”。⑧王建的《白歌二首》中亦有“低鬟转面掩双袖,玉钗浮动秋风生”。⑨陈标的《长安秋思》有“舞袖慢移宁瑞雪”??之句。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白》的舞蹈服饰亦是飘逸之态,袖子也为修长飘扬之形。《绿腰》与《白》服饰相似,这种服饰便是汉族舞之传统特点。其实,“长袖善舞的汉族舞传统在西周已经形成”,??汉高祖最宠爱的戚夫人,常作“翘袖折腰”之舞。“楚腰纤细掌中轻”??也说明了一个时代的审美观。

作为“软舞”的《绿腰》,不像唐代《坐部伎》、《立部伎》??那样拥有豪华的阵容。相反,从诗看到,《绿腰》应为女子独舞。舞蹈强调的是个人的舞技,而非整齐或壮观。正是由于独舞这样的形式,更加要求舞者技艺超群,能够一个人震撼所有观众。

以琵琶伴奏,女子着飘逸大袂,修长窄袖作舞,成为《绿腰》舞在一段时间内较为常见的样式。

三、《六幺》的流传和演变

“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在白居易眼里,“六幺”已经过时了,并倡导大家莫听旧曲,在这种情况下,《六幺》是否真的销声匿迹,还是顽强地流传了下去?从宋诗词中来看,《六幺》并未消失,相反,有了更加丰富的发展。

宋代仍流传着《六幺》。欧阳修有一首《玉楼春》写道:“西湖南北烟波阔,风里丝簧声韵咽。舞余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杯深不觉琉璃滑,贪看六么花十八。”??《碧鸡漫志》卷三提及欧阳修的这首诗,并认为“此曲内一叠名‘花十八’,前后十八拍,又四花拍,共二十二拍。……曲节抑扬可喜,舞亦随之,而舞《筑球》、《六幺》,至花十八益奇”。①可见宋代仍然流传着《六幺》,且从“贪看”一词看,其舞是相当精彩让人看了又看的。《六幺》至花十八益奇,也可以看到《六幺》不仅仅是原貌流传,亦是有发展变化的。欧阳修之外,宋代提及《六幺》者颇多。梅尧臣多次涉及《六幺》,例如《观王氏书》有“先观雍姬舞六幺,妍葩发艳春风摇”②、《依韵和春日见示》有“白玉笛声亲府席,六幺花拍动衣香”。③又如仇远的《西江月》有“绿腰传得旧官腔,自向花前学唱”。④虽经历改朝换代,但《六幺》却很好地流传了下去。唐末宋初,《六幺》成为了一种词牌名―――《六幺令》。《全唐诗》收录吕岩《六幺令》:“东与西,眼与眉。偃月炉中运坎离,灵砂且上飞。最幽微,是天机,你休痴,你不知。”⑤宋代,晏殊、周邦彦、贺铸、李纲等均有《六幺令》之作。

另外,《六么》曲也被吸收入杂剧之中。据《宋史・乐志》记载,宋代教坊四十大曲中,中吕调、南吕调、仙吕调都有《绿腰》大曲。元代杂剧发展至鼎盛时期,《六幺》也成为一种固定曲牌名―――《六幺遍》。《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卷二中有:“弹仙吕六么遍”。《雍熙乐府》卷三中有:“唱黄钟六么”。⑥

明代仍见《六幺》。朱有墩《诚斋录》有《绿腰琵琶》:“绿腰舞困琵琶歇,花落东风懒下楼。”⑦可见《六幺》的乐舞形式仍然存在。

及至当代,我们除了可以在《韩熙载夜宴图》中一睹《六幺》之风采,更能在戏曲中的舞蹈与身段中一览《六幺》“长袖善舞”之风姿。许多戏曲中的旦角,其情绪常用水袖来加以表现,或害羞、或喜悦、或悲痛,袖子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道具,而这“袖子”便是以《六幺》为代表的传统文舞中演化而来的。

产生于唐代的《六幺》一方面它适应不同时代的特点,进入了各个时代新的潮流―――宋代词牌《六幺令》、元代曲牌《六么遍》。另一方面,它也将原本的乐舞风貌流传了下来。而在乐舞《六幺》流传的过程中,也是有一定的变化的。

首先,《六幺》由乐舞表演形式渐渐倾向于一种酒宴娱乐活动。德宗年间有《六幺》琵琶曲,后加入舞蹈,由色艺超群者独舞,此时的《六幺》应为满足观众,尤其是上层阶级感官的一种表演形式。及至宋代,乐舞《六幺》渐渐进入酒宴,欧阳修有“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⑧之句,此首《浣溪沙》中欧阳修看似惬意,实则寻欢作乐,以此消愁。范成大的《酒边》:“日长绣倦酒红潮,闲束罗巾理六么”⑨亦是酒宴之作。乐舞《六幺》进入酒宴,成为娱乐宾客的活动。苏轼《再用前韵赋》:“连娟六幺趁蹋鞠,杳眇三叠萦阳关”,??此中《六幺》更近一步,是一项亲身参与的娱乐活动,如同“蹴鞠”这类活动。

再者,《六幺》由最初的琵琶曲发展至可以由其它乐器来演奏。“腰鼓百面红臂,先打六幺後梁州”??、“羯鼓初催按六么”??用的是鼓,“白玉笛声亲府席,六幺花拍动衣香”??所用为笛,“六么轻按锦筝”??则用的筝。由琵琶曲发展为众多乐器可以演奏之曲,也是必然之事。

四、结语

《六幺》,通《六么》。唐初为《乐世》,德宗录其要者成《录要》,后讹作《绿腰》。《六幺》之曲是在胡曲影响下产生的汉族乐曲,其舞蹈亦是符合汉族传统特点的软舞。这种将歌、乐、舞合一的艺术在经历宋、元、明等朝代后仍然拥有其生命力,并不断产生新的活力,其过程不断丰富。直至今日,我们仍然能够在戏曲等艺术中见到《六幺》的踪迹。

上一篇:极简主义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影响 下一篇:城市文化的视觉传达途径与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