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盆浇给互联网艺术行业的冷水

时间:2022-08-22 11:10:21

一盆浇给互联网艺术行业的冷水

2016年3月初,笔者再一次去到尤伦斯艺术中心的UCCA论坛。上次是担任主持人,这次是发言嘉宾,谈的都是艺术与互联网。4年过去了,想法也在不断修正中,借此论坛,本人第一次梳理出10点对互联网思维的零碎看法,希望对关心艺术行业互联网化的人们有所启发。也顺便从互联网上摘取了10张图片以配合观点,而这些基本可以代表笔者目前对于互联网的态度。

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是一本很有名的书,写于30年前,我是前年才第一次读到,读的时候完全没有隔代感,感觉写的就是今天的网络时代。这本书出版于1985年,作者尼尔・波兹曼在开头写道,预言人人都没有幸福的奥威尔的《1984》没有变成现实,变成现实的是人人都在幸福中沉沦的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大意)。这本书的中文版封面摘录了波兹曼的一句话:“我们终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英文版封面上的电视换成电脑屏幕或者手机,批判在今天依然有效。

我想起前几天巴塞罗那MWC大会上一张流传甚广的图,扎克伯克快步如风穿过会场,而现场的记者全部毫无知觉,因为都戴着VR设备沉浸在虚拟世界中,又科幻,又诡异。

即便互联网让你的生活和工作更加便利,即便你是互联网的受益者,即便你不可能不去使用它,依然要对网络保持一份警惕和怀疑,如果你不想有一天被它控制和奴役。保持怀疑,本身也是做艺术的态度。

稀缺性

“A lot of art is boring”――这张图是一位朋友的微信朋友圈封面,不知道是哪个艺术家的作品,我想这句话应该能代表一部分圈内人的心声。如果你展览一场不落,或者拍卖一场不落,或者艺术新闻一篇不落,都不可能不感到厌倦。

稀缺性是决定艺术价值的必要条件,而互联网的一个使命是消灭稀缺性,让艺术资讯泛滥,让艺术商品泛滥,让艺术家泛滥。你确定想要一个这样的线上艺术世界吗?

信用值

这句话不是林肯说的,也不是我说的。其实是谁说的不重要,因为网上说话往往不必负责。互联网越渗透艺术行业,网上艺术信息的信用越贬值。以前我们会信任专业纸媒的新闻,现在接二连三的假新闻让我们对专业媒体的可信度都要打折,更何况自媒体和营销号。

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每个人在他人眼中都会有一个信用值,网络似乎总在拉低平均的信用底线,而你在网络上的行为每天都在影响着你的信用值。但别忘了,信用是艺术行业的通行证。

赢者通吃

赢者通吃是互联网的生存法则,我并不喜欢这个法则。前几天看梁文道的《看理想》,他提到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把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比喻成水上的涟漪,每个人都是一个涟漪,以自我为中心,又与其他人交叉,人伦的“伦”最早的意思就是水面上的一圈圈波纹。

这本书我还没读过,不知道是否有误读。我马上想到的是,这和今天每个人的微信何其相似,我们都呆在大大小小的群里,有的群很小,都是熟人,有的群一半生一半熟,有的群大都是陌生人。我们同时存在于自己的涟漪与他人的涟漪中,这是真实的社交关系,复杂,又多元。

而互联网赢者通吃的法则,所希望的是大家最好都被卷进一个巨大的涟漪中。搜索引擎只有一个,电商平台只有一个,通信工具只有一个。一个没有选择的世界,一个一元论主导的世界。我曾经相信艺术行业也会出现一个巨无霸的流量入口,艺术电商会出现一个垄断的开放平台。幸好,今天并不是这样,即便很多艺术公司的目标是这样。

规模化

规模化是互联网思维的又一个坑,大公司之间的PK往往最后靠规模取胜,但绝大部分公司成为不了大公司。

左边的配图是艺术家张博钧的一件作品,右边的细节可以看到作品其实由密密麻麻的人像构成,而左边的全貌损失了这些细节,规模化消灭了个性。

对艺术行业而言,是否要规模化,其实就是面对大众还是面对小众的问题,我的选择是面对小众。论坛开始前,尤洋带我们参观UCCA正在展出的“好博”展,他说这个艺术群体在国内知名度还不高,但国际上非常重要,已经有少量非常有前瞻性的藏家开始收藏了。如果换一种情况,这个艺术组合在中国尽人皆知,我想藏家的收藏行为将失去很多乐趣。当然艺术行业的不同机构有不同的定位,美术馆需要更多地面对大众,但更多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只适合小众人群。试想,美术馆的观众再多,决定一件作品能进入美术馆的,到底是谁?

周期

亚马逊和苏富比上市至今的股价走势,一目了然。可以看到亚马逊总的趋势一直在向上走,这是一家真正的互联网公司。而苏富比虽然上市更早,但股价一直在大起大落,平均每隔五六年经历一个周期。当然,再过几十年回看,亚马逊可能身处在一个更长的周期里面,起码苹果公司没逃过周期律。

互联网思维会给人一种持续增长的幻觉,但实际上很少有公司能逃过周期。相比起起落落的艺术市场,更多互联网公司根本熬不过一两个周期就销声匿迹。2015年西方艺术市场创下一个新的波峰,接下来必然迎来一个波谷,专业人士对此都有心理准备。如果有人给你打互联网思维的鸡血,他要么是在给你洗脑,要么是不懂艺术行业。

伪需求

本来想放一张剁手图,有点血腥,所以换成了贪婪无节制却貌似很萌的和|。我的Point是,互联网已经和正在制造大量的虚假需求,让人的行为变得越来越不理性,一不当心就会买到原本不需要的东西。而艺术品,本来就是人们最最不需要的一种商品。过多地迎合伪需求,短期内会行之有效,但艺术收藏最终靠的是回头率,如果你一再蒙蔽和伤害客户,最终伤害的是自己。

过气

沃霍尔这句话大家都知道,但成名之后的命运是什么,是过气,但凡出过点名的人,哪个不怕过气?网络效应可以让你前一夜成名,第二天就被遗忘。而艺术行业的生死大关,不是曾经你有多红,而是几十年上百年后,你是否依然能被记住。我不知道互联网让我记住了多少东西,我只知道我遗忘得更快了。

坏未来

互联网企业高估值的背后是透支未来,把未来折现,让现在的人买单。亚马逊可以一直亏损,特斯拉可以一直亏损,小米可以一次次把手机当期货。手段无一例外,都是许诺一个美好的未来。很少有互联网公司会告诉你未来可能会变坏,我们许诺的一切可能会迟到,甚至,比你想象的更糟糕。

这张图是1968年版《人猿星球》的最后一个镜头,看到海边残存的自由女神像,作为主角的人类终于发现自己身在的被猿族统治的星球并不是外星球,而是文明毁灭后的地球,当年非常震撼的一幕。

损失和焦虑

艺术圈的互联网新创公司越来越多了。以前没有电商热、创业热、APP热的时候,大家各安其位,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可以安安静静待上三五年,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和打磨自己,有足够多的耐心找到自己的定位。

现在,我只看到越来越多的新人,甚至已经有一定资历的从业者,都一股脑扎进艺术互联网公司,开口产品、闭口平台,没几个月又换一家继续折腾,几年就这样稀里糊涂过去,所从事的事迟迟看不到结果,得不到验证,每天获得的不是脚踏实地的进步,而是越来越多的焦虑。除了拉动就业,那么多创业公司到底为行业贡献了什么?

最后我想说,我并不反对互联网,但我也不是一个互联网信徒,越趁手的利器,用起来越要多一份小心。曾经在旅途中有过一次顿悟,每天到底是我在刷手机,还是手机在刷我?我说出这些话,是因为那种长时期迷茫的感觉,我也多次体会过。

上一篇:CBL―PBL教学模式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的... 下一篇:浅析电力检修工作存在问题与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