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壑难填,知足常乐

时间:2022-08-22 09:42:04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书房走来走去时,总觉得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他把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他发现“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更换了那么多原本无意更换的东西。他把这种感觉写成文章《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200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据此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狄德罗效应”。

狄德罗效应揭示了人的一种普遍心理:愈得愈不满足。一旦被这种心理左右,势必会沦为物欲的奴隶。

在《韩非子·喻老篇》里有这样一个故事:箕子发现纣王的生活越来越腐败,便经常通过宫中的侍从打听消息。一天,他问侍从:“现在,纣王吃饭时还用竹筷子吗?”侍从说:“不再用竹筷子,已经改用象牙筷子了。”箕子说:“用象牙筷子,还会再使用陶碗吗?必然要配玉器啊。用象牙筷、玉器皿,还会吃一般的饭菜吗?必然要吃山珍海味啊。吃山珍海味,还会住苇草屋子吗?必然要盖楼阁啊。”侍从说:“你分析得很对,现在大王正准备盖楼阁呢。”箕子说:“由此看来,商朝怕是不会长久了。”箕子能够从商纣王用筷子的变化,预见商朝的灭亡,在于箕子明白“欲壑难填”“贪婪亡国”的道理。

是啊,人们的欲望是无尽的,得到之后总想再得到更多,就如同赢了钱的赌徒,总希望再赢更多的钱。其实,赌场上是没有真正赢家的,那些暂时的赢家,因为贪得无厌,最终血本无归。人生也是如此,对物质的占有欲愈强,就会愈不满足,最终只能沦为物欲的奴隶而远离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因此,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诱惑,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懂得知足,不要掉进贪婪的陷阱。衣,可以蔽体保暖,足矣,何必非要穿金戴银;食,可以果腹充饥,足矣,何必非要山珍海味;住,可以遮风挡雨,足矣,何必非要富丽堂皇……

然而,很多人却不能悟透知足常乐的道理。究其原因,是攀比心理在作祟:看到别人穿名牌,自己也要穿;看到别人换了大房子,自己也要换;看到别人买了高档车,自己也要买……比来比去,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那么也永远体味不到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其实,物质的富足给人们带来的多是安逸享受,而精神的充实却能为人的灵魂找到一个美丽的栖息地。挣脱物欲的羁绊,我们的心灵才会更加舒展自如。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幸福的生活往往很简单,比如最好的房间,就是必需的物品一个也不少,没用的物品一个也不多。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我想每一个人都要好好去品味哲人的话,莫使物欲羁绊我们前行的脚步。

(指导教师 姚绍清)

上一篇:不是超极本 赶超超极本 海尔简爱7G-5笔记本电... 下一篇:闲静恬然的欧洲小镇 假期归来数码相机照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