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

时间:2022-08-22 07:14:30

试论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

摘 要:从地理科学素养的内涵、影响培养地理科学素养的主要因素、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

关键词:地理;科学素养;能力培养;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1-0069-01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地理作为当代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地理课程改革的目标也要着眼于地理科学素养培养。因此,探讨中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理科学素养的内涵

素养是学生由学习、训练、实践而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意识、情感等智能要素的综合反映。地理素养包括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三部分。地理科学素养是地理素养的最重要的构件,所谓地理科学素养是学生由学习、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能力以及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有机要素的综合反映。大致可以概括为地理知识和技能、地理方法和过程、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1)地理知识和技能。地理知识是基础,比如地理概念、现象、分布、过程以及成因、特征、规律等内容。地理技能是关键,包括提出问题、收集问题、整理问题、分析问题及回答问题等技能。地理能力是在地理技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2)地理方法和过程。主要是指能够发现地理问题,设计探究方法,开展调查研究,得到解决方案,运用适当的方法表达见解、交流体会、反思成效的过程。这些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激发他们积极去探究自然环境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起到奠基作用。(3)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认识上体会地理与日常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地理的趣味性和挑战性,逐步感受地理学的自然美。在情感上,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并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关心周围环境和地域变化,做到时刻关注人地关系。用科学的态度看待资源、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迷信权威,尊重自然。对所处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责任感,成为具有地理科学素养的、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二、影响培养地理科学素养的主要因素

(1)教育主体。在影响培养地理科学素养诸多因素中,教育主体因素是最重要的。比如教师的知识广博程度、理论水平、教学艺术以及敬业程度,学生的性别、年龄、认知水平、学习经验以及意志情感等因素。(2)教学方法。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有时忽视了地理学科的实践能力,影响了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改变教学方法,优化地理教学过程,改变评价与管理模式。(3)学习方式。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学生由原来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对地理知识、规律的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转变成为积极思考、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关键。(4)评价方式。地理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点,新课程改革强调评价目标多元化和手段多样化,既关心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又侧重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学生成为地理评价中的主体,这更有利于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5)课程资源。地理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地图、资料、信息技术手段来丰富地理教学资源,完善地理教学。

三、培养学生地理科学素养的策略

(1)教师的讲授是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的基础。地理教学是让学生懂得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和其他的动物、植物共同享用自然环境。学生尊重自然发展规律,自然环境就会和人类和谐共同发展;倘若人类不遵守自然的发展规律,良好和谐的自然环境就会消失,自然灾害就会接踵而至。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剖析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破坏等环境与发展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2)“活动”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教材中的“活动”内容,要结合实际,紧扣“本地”具体情况,将学生身边的“地理”融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在学习城市的规划时,可让学生讨论本地工厂企业的布局是否合理,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技能,又拓展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视野”,使学生研究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责任意识得到提高。(3)运用丰富多样的课堂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地理“课堂”要扩大化,校园、野外、社会、家庭、网络都可作为地理课堂。在丰富多样的课堂形式下,教学活动不再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主。师生平等互动、生生互助合作,学生从以往的个体为主转向个体与小组相结合。学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意识和愉悦情怀。(4)开展第二课堂,促进科学素养的养成。实践证明,学生应参加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比如生产布局、环境污染等社会调查,这对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四、结束语

总之,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要用科学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意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出发,逐步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地理思考能力和地理科学意识,努力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责任感、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向东,袁孝亭.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和主要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

[2]伦志珍.中学生地理学习心理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7.

上一篇:浅谈中职语文课堂中的自主阅读训练 下一篇: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有效词汇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