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机械制图与CAD教学

时间:2022-08-22 05:01:23

浅论机械制图与CAD教学

摘要:《机械制图》和《CAD》是机械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两门课,而学好这门课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及专业的发展很重要。这两门课的实践性都较强,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这两门课程的时候感觉有一定的难度。文章主要阐述了如何把两门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达到完成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机械制图;CAD;二合一

一、现状分析

当前很多大中专院校理工类专业都要开设《机械制图》与《CAD》这两门课,但很多学校这两门课程都是相互独立开设,上课的老师也基本不是同一个老师,这就造成的这两门有联系的部分没有有效地结合起来,造成学时增加,但实际教学效果还不太理想。究其原因,有学生基础差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落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以前的手工绘图基本转化成计算机绘图、出图,所以对手工绘图的基本功训练就显得不那么重要,可以把原先花在手工绘图基本功训练增加到计算绘图《CAD》上,现在一些职业院校也认识到这两门课程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名词:课程的整合,也就是把《机械制图》与《CAD》合成一门新课:《机械制图与CAD》。

二、《机械制图》与《CAD》的课程特点

不少人认为,现在绘图都基本上是计算机绘图,那么就直接开设《CAD》,就可以不需要开设《机械制图》了,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首先我们要了解这两门课程的特点:

(一)机械制图

《机械制图》是一门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原理与方法的技术基础课,它的目的和任务:掌握应用正投影法,培养学生三维空间思维和设计能力、掌握贯彻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培养学生的一丝不苟的工作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二)CAD

CAD中文术语是计算机辅助绘图,CAD软件很多种,现在大中专、职业院校开设的一般是《AutoCAD》,它是美国Autodesk公司开发的一种微机辅助设计和绘图,它的目的和任务:培养学生计算机绘图和设计的能力。

三、《机械制图》与《CAD》的课程设置

有人这样认为:既然《机械制图》与《CAD》二合一,那么开设课程的时候,两门课就可以齐头并进、同时开设,这种认识存在“误差”,学生没有学习基本规律就盲目把《CAD》引进的课堂,学生学习就比较盲目。

以《CAD》课程为主线,以《机械制图》课程为辅线,以动手绘制图纸能力,实际识图能力为目标,强调课程的实用性,适当选取必要的理论课程内容。在教学中,虽然必须重视计算机绘图,但仍需要机械制图知识的支持,针对教学课、教学内容及进度,合理安排这两门课程的内容。

在《机械制图》学习完制图的基本知识及正投影法后,就可以让学生熟悉AutoCAD软件,重点练习绘图命令和编辑修改命令,用计算机绘制三视图;在制图学习到剖视、剖面上,CAD课上相应讲授面域与图案填充;在制图学习到轴测图这一章时,CAD课也要相应进行轴测图的画法及学生上机练习;在制图学习尺寸标注时,CAD课上可以相对进行尺寸标注的教学讲解;制图课上讲到表面粗糙度及形位公差时,CAD课上则要进行块的制作及形位公差、尺寸偏差标注的教学;机械制图理论课、CAD课在教学过程中内容要相互渗透,有联系的内容要捆绑一起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既能掌握制图知识,又能掌握如何用CAD软件来实现绘图、出图,而且比以前的单独分开教学节省了总课时。

四、课程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第一,原先《机械制图》中的画法几何部分因其理论性太强,而学生的基础较差,学习难度较大,建议在二合一教学中,这部分的内容略讲。

第二,虽然现在绘图基本是利用计算机,但仍然不能忽视手工作图的练习,在刚开始学习制图时,重点就是制图基本知识及手工板图作业的练习,但量可以适当减少。

第三,《机械制图》书中的重点是组合体视图及零件图的识读,也是学习的难点,教学应围绕这两大重点进行。

五、小结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的整合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大中专、职业院校的机械类专业要根据本校的实际,结合学生的特点及社会的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义,李俊武.工程制图[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强光辉.《机械制图与CAD》教学的思考[J].现代教育教研,2009(12).

(作者单位:湖南有色金属工业技工学校

上一篇:成本会计教学的新思考 下一篇: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