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147例HIV/AIDS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

时间:2022-08-22 02:47:14

十堰市147例HIV/AIDS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

【摘 要】目的:分析十堰市HIV/AIDS死亡病例的年龄、职业等相关因素与死亡病例的关联, 以降低十堰市艾滋病病人死亡率,延长艾滋病感染者寿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历年艾滋病疫情数据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死亡(147)例,病死率为(40.38%)。男女性别比为1.56:1;25岁~45岁死亡率较高;以采血(浆)为传播途径的死亡率高;农村比城市死亡率,郊县比城区死亡率;农民与其它从业者死亡率高[1]。结论:加强农民群体监测,重点突出中青年人群检测和行为干预,对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做到早发现、早管理、早治疗,使HIV/AIDS的病死率逐年下降[2].

【关键词】HIV/AIDS;流行病学;病死率

【中图分类号】R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065-02

从1998年十堰市发现第一例感染者至2012年12月底,全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共364例,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73例 (占20.1%),艾滋病病人291例(占79.9%),死亡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147例,自2002年以来艾滋病病人呈稳步增长,病死率逐年上升.现将十堰市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死亡情况进行分析[3]。

1 材料与方法

HIV/AIDS病人病死率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等,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疫情数据库。根据数据库中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的日期统计。HIV感染者和AIDS病例诊断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HIV/AIDS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对死亡病例的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调查。用Epi Info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2 城乡差异 农村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辖区其它县(市)区死亡率比城区高。农村死亡130例(占88.4%),城市死亡17例(占11.6%);辖区其它县(市)区死亡134例(占91.2%),城区死亡13例(占8.8%)。

2.3 职业差异 农民死亡率远高于所有从业者。截止2012年底农民死亡人数119例;离退休人员6例;工人4例 ;民工3例;干部职员3例;儿童和学生3例;海员和长途驾驶员3例;其它从业人员合计6例。从职业上分析农民死亡率明显高于其它从业者。

2.4 传播途径 在各类传播途径死亡率中,以采血(浆)死亡率最高,累计死亡72例,占HIV/AIDS病死率的50.0%;其次是异性传播,死亡42例,占病死率的28.6%;输血/浆制品15例(占10.2%),其它以同性传播、母婴传播和其它原因的各2例(分别占1.4%);不明原因传播途径死亡12例,占总死亡率的8.2%。

3 讨论

3.1十堰市至1998年发现第1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人逐年增多,从2004年起感染者人数迅速攀升。HIV/AIDS死亡病人又以异性性传播和采血(浆)为主要传播途径,占所有死亡病例的77.6%。而在所有从业者中又以农民死亡率最高,占整个死亡人数的81%.这也与我市所处地理位置有关.十堰市地处山区,农村人口总数居多,经济收入又以外出务工及采血(浆)为主要来源,所以农民感染率高,死亡率也随之增高[4];而在农民死亡病例中又以25~50岁之间青壮年为主,这也因为他们是家庭经济来源的主要生产力;另外,由于长期在外,发现晚或感染后治疗不及时缺乏持续性,这也是农民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

3.2 通过对我市147例HIV/AIDS死亡病例分析,初步掌握了HIV/AIDS的死亡特征,对进一步有效控制艾滋病疫情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加强重点人群的行为干预、监测和感染后治疗,对降低我市HIV/AIDS死亡率更具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李素萍,蒙志好,李勇,吴秋婵. 862例HIV/AIDS住院患者统计分析[J]. 中国医院统计. 2008(01)

[2] 张美,李侗曾,张宏伟,张彤,吴昊,郭彩萍. 47例艾滋病死亡病人的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2(03)

[3] 孟庆联,西冲. 安徽省2例艾滋病死亡病例临床分析[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1999(03)

[4] 蒙江明,张云辉,李军,汤卓,韦筱斌,黎建源. 南宁190例艾滋病死亡病例临床特点分析[J]. 内科. 2010(05)

上一篇:黄渡绿苑新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脑卒中的筛查与... 下一篇:观察胃肠安丸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