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棉花产业发展的喜与忧

时间:2022-08-22 01:18:32

巴州棉花产业发展的喜与忧

巴州棉花产业发展的喜

1.众多棉花加工企业通过技改,使企业翻新的加工打包设备、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加工技术水平都比20世纪90年代大大提升。

2. 通过仪器化棉花公证检验,可以普遍掌握棉花的质量状况。棉花质量信息的数字化为巴州棉花产业迅速融入市场,参与国家储备、期货交易及电子撮合市场提供了技术保证,也增强了巴州棉花的市场竞争力。

3.公证检验成为国家掌握棉花质量与进行宏观调控棉花市场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纷纷购买新体制棉花。为巴州棉花销售开创了良好的局面。

4.棉花种植技术水平通过节水滴灌、薄膜覆盖种植技术及种子包衣技术,棉花单产和总产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平均棉花每亩籽棉单产由原来的200公斤左右,提高到每亩300公斤左右,整体化的田间管理为棉花产量的增加提供了保证。

巴州棉花产业发展的忧

1.由于近年来籽棉收购价格市场化,受市场影响,籽棉总量总有波动,2008年度巴州地区皮棉总产43万吨左右,受2008年度籽棉价格普遍不高的影响,在2009年度受天气等多方面影响,巴州2009年度皮棉总产在30万吨左右,减产8万吨皮棉。一边是有限的资源,一边是众多棉企及棉贩争相抢购,哄抬籽棉价格,恶性竞争,忽视棉花质量,没有很好地对籽棉进行分类分级收购,造成巴州2009年度棉花质量有所下滑。

2.受市场变化影响,近年来棉花经营风险增大,市场行情瞬息万变,棉花企业还贷能力削弱,使农发行贷款门槛日益提高,贷款手续也日益繁琐。在2009年度,我州有将近1/3的企业通过自筹资金或与内地棉纺企业的合作形式开展收购加工经营,企业的发展不稳定和抗风险能力减弱。在2008年度中,如果国家没有及时采取储备棉政策,预计巴州将会有一半企业面临严重困境或停产或破产转让。

3.通过2009年度巴州仪器化公证检验质量数据信息反映出,巴州棉花内在质量有所下降,特别是塔里木河流域尉犁段,不论是塔里木兵团棉花企业还是尉犁县的一些棉花企业,棉花的长度、断裂比强度分档集中在中等档,马克隆值过高或偏低。通过了解得知,该地区在2009年度的棉花生产中,普遍存在干旱缺水情况。水分作为影响棉花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如果在此期间,没有能够在有效时期内及时保证棉花的水分供给,必然会对棉花的纤维性能和使用价值产生重要影响。

4.目前巴州棉花种植品种控制还做得不够有力,品种多而杂。通过纤检执法人员在例行检查中发现,有光籽棉,籽棉无籽或籽很小,但衣分很高,品质差、长度短、内质差弱。一些通过内地流入巴州的许多品种种子在种植,这将会影响我州棉花产业的规范化管理生产,影响棉花质量及病虫害防治。

对策及措施

1.控制巴州棉花加工企业数量,根据棉花种植面积、总产、加工能力,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避免造成设备闲置、资金浪费、争抢收购的混乱局面。净化棉花市场,营造企业良好的竞争环境。

2.大力发展棉花种植节水灌溉技术。不论在塔里木河上游还是尚不缺水的棉花区域,都要由政府积极引导,大力开展,配合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和农机具补贴政策,确保棉花种植的供水供给状况。

3.通过地方立法形式确定区域棉花种植品种,在品种数量上、品质上得到有效控制,让那些品质差、产量低的品种在棉花产业发展中没有可乘之机。

4.农发行要加大对棉花加工企业提供收购贷款的供应力度,及时将发放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以便争取时间,收足货源,确保收购季节平稳有序进行。稳定棉农,稳定棉花产业发展。

5.棉花加工企业自身要开拓收购市场发展状况,与广大棉农结对子建立利益共同体,要主动下棉田,访农户,有组织地建立专业合作社,逐步掌握更多的棉花资源,诚信经营。

(作者单位:巴州纤检所)

上一篇:标新立异的发电衣服 下一篇:棉纤维回潮率测试方法――电测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