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局工作总结及2013工作打算

时间:2022-08-22 12:39:34

文广局工作总结及2013工作打算

一、2013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大力加强城乡文体设施建设,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完善的公共文体设施是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为此,201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文体广新局加快推进城乡文体设施建设。在城区,着力实施体育场周边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和门球场、数字影院建设工程,修建了长660米、宽9米的环形路,绿化面积1500平方米,安装了路灯和监控设备;同时加快推进内部设施配套建设,配备多功能健身房、乒乓球室、台球室、室、国民体质监测室等7个功能室;区财政先后投资179万元、100万元,建设了全市一流的门球场,扶持建设了我区首家双厅数字影院。

在农村,加快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辐射型”、“改造提升型”农家书屋41处;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在全区177个行政村放映数字电影2136场;为街道河滨社区等配备健身器材67件。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农民健身等“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为群众搭建了丰富生活的舞台、传播知识的讲台、强身健体的平台,成为我区文化惠民的重要标志。

(二)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一是举办第十五届油地军港“闹元宵”大联欢活动。23个部门单位展演了舞龙、舞狮、秧歌、高跷、杂耍、腰鼓、健身舞等。二是实施幸福“十百千”工程。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结合我区实际,举办了高标准的音乐会和戏曲专场晚会;扶持发展了梦圆、农家乐、桃园春等10个业余文艺团体,壮大了基层文艺队伍;开展进社区、下乡演出150场次,深受群众的欢迎。三是举办2013广场文化艺术节。共演出24场,丰富了群众的夏日文化生活。四是创作推出文艺精品。年,我区顺利完成艺术团改制工作,艺术团、文化馆整合设立区群众艺术中心,加挂区文化馆的牌子。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完成,激发了内部活力,调动了工作热情,群众艺术中心工作人员与义和镇联合编排的舞台剧《义和庄惨案》在金河会场公演,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了深刻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社会反响较好。

(三)积极打造文化品牌,宣传推介。充分发挥利用黄丰富的湿地生态资源,以灯展、摄影展为载体,积极打造生态湿地文化品牌。一是举办“文化”元宵灯会。通过文化长廊、生态湿地等4个板块、26组、320个彩灯,全面展示美丽的湿地景观。二是积极参与举办首届黄河三角洲(中国·)湿地槐花节暨第二届全国摄影大展。参与策划组织开幕式“放歌”大型文艺演出,举办了第二届全国摄影大展,共展出“·湿地风情”获奖作品、槐花主题作品、外地湿地风光作品200余幅,北京、广东、江苏、黑龙江等省市的摄影爱好者5万余人前来观看了展览;组织了“知名媒体看”新闻采风活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近20家知名媒体对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深度宣传报道。

(四)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增强人民体质。一是发展群众体育。在各镇街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为各镇街、社区、行政村培训体育骨干465名,指导群众科学健身;组织200余人参加了市黄国际马拉松赛。通过一系列活动,增强了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促进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二是培养后备人才。为培养锻炼体育后备人才,提升我区竞技体育水平,与区教育局联合举办全区中小学生体育联赛,并组队参加了全市中小学生体育联赛。三是老年体育工作走在全市前列。6月14日,市老年体育工作现场会在召开。市和各县区老年体协领导对我区老年体育工作给予了“创造了一等的业绩,积累了一等的经验”的评价。11月1日—2日,市第27届老年门球赛在新落成的区门球场举行,本届门球赛开幕式被各级老体协领导誉为最为隆重、热烈、新颖的一次。四是成功承办市第九届运动会。8月1日至8月29日,市第九届运动会在举行,是历届市运会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比赛项目和参赛人数最多、参赛范围最广的一届运动会。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油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本届市运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实现了“全民市运、激情市运、和谐市运”的赛事目标。市九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区赢得了荣誉,区人民政府被大会组委会授予市第九届运动会“突出贡献奖”。10月,区委、区政府授予文体广新局“市第九届运动会筹备组织工作突出贡献奖”称号,文体广新局4名同志被授予“市第九届运动会筹备组织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五)规范站点管理,体育保持高销量。对辖区内的体彩站点,实行分片负责制管理模式,及时督导的征订工作,以车展、全市九运会等大型活动为契机,组织卖场5次,销量稳步提升,首次突破4000万元。12月18日,在全省体彩工作会议上,我区被省体育局授予“2013年度体育工作先进县(市、区)”,并给予6万元的奖励,1名同志被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六)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优化社会文化环境。一是加强网吧监管。坚持一手抓整顿,一手抓提高,引导市场整合,指导开展网吧连锁经营,网吧市场连锁率已达55%。同时加强规范化建设,所有网吧安装“净网先锋”监控软件和“警示页面”,建立上网人员登记簿,实行网吧上网实名登记核查制度,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向社会公开文化市场监督管理举报电话,加大了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力度。二是推进党政机关办公软件正版化建设。为保障信息安全,倡树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风气,区财政投资109万元推进党政机关软件正版化工作。三是开展了“扫黄打非”集中行动。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开展了“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四是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化市场集中整治行动。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召开全区文化市场经营业主培训会议,部署创城工作任务,签订《文明守法经营承诺书》和《安全生产责任书》,组织经营业户开展自查自纠;对学校周边、网吧、出版物市场等重点文化市场经营场所进行拉网式排查,发现问题逐一登记、限期整改;建立“错时执法”工作制度,坚持每天督导检查;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实施出版物市场专项整治、网吧集中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三大行动,打击了违法行为,净化了文化环境,保护了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尚未达到上级要求。2013年省政府与市政府签订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筹备工作目标责任书》,其中要求县区文化馆、图书馆建设必须在2013年10月底前全部完成,届时省政府将组织检查评估验收。

(二)城乡文化发展不够均衡。相对来说,城区文化活动较多,农村文化活动较少,不能满足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镇、村两级缺乏运行资金投入,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功能发挥不充分且管理滞后。

(三)文化体育人才严重缺乏。一是文化体育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二是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宣传文化指导、管理人员人手少而且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为群众提供高质量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本领。

(四)精品力作创作不够。由于我区历史不够悠久、文化底蕴不够深厚以及文艺创作力量不足、对精品创作的要求不够高、考核不够严、扶持力度不够大等主客观原因,导致我区自主创作且具有特色的戏曲、小品等文艺作品较少,文化教育功能尚需充分发挥。

(五)竞技体育水平相对落后。我区青少年竞技体育水平由于建区晚、人口少等原因,落后于其他县区,体育后备人才缺乏,竞技体育后劲不足。相对而言,群众体育发展较好,但中老年健身活动较多,青少年体育活动较少,而且缺乏有影响力的群众体育品牌。

(六)公共文化投入需进一步加大力度。近年来,我区在文体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品牌打造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尚未达到上级的要求,与其他县区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

三、2013年工作打算

2013年,区文体广新局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大重点,推进三馆建设,实施四项工程,实现五个提升。即:紧紧围绕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这一中心任务,突出文化惠民与文化强区两大重点,推进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建设,实施公益文化普及、文化流动服务、信息资源共享、文化关爱四项文化惠民工程;在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惠民工程、文艺精品创作、体育事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五个方面争取实现更大提升。

(一)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一是加快推进区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图书馆、文化馆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十艺节筹备及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必备条件,建议区委、区政府将两馆建设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尽快开工建设。二是积极筹备建设区体育馆。区体育馆系文体艺术中心二期建设项目,建成后能满足城区全民健身需求和举办室内赛事的需要。三是督导实施镇(街)、村(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工程。根据《市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意见》的要求,2013年,各镇(街)建有单独设置的综合文化站,其设施环境、设备配置、活动开展、人员配备、综合管理等达到省规定标准;各村(社区)要建设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所有文化活动中心均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镇(街)、社区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

(二)实施农村文化惠民工程,让基层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一是实施公益文化普及工程。继续实施幸福“十百千”工程。2013年,在城区分别举办1场音乐会和戏剧专场;扶持发展10家业余文艺团体;开展进社区、下乡电影放映和演出活动,各行政村(社区)每月看1场以上电影,每年看5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每年组织8次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文体活动。二是实施公共文化流动服务工程。根据市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意见》的要求,2013年,区图书馆、文化馆分别配备1台流动服务车,深入乡村、社区开展图书借阅、演出、展览、培训等公共文化流动服务活动,区图书馆每年下基层服务不低于50次,文化馆每年组织流动演出12场以上,流动展览10场以上。三是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快村(社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重点是加快电子阅览室达标建设和电子阅览室为平台的基层共享工程服务网络建设,为基层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网上文化服务。四是实施文化关爱工程。注重保障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基本文化服务权益。城区各类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方便残障人士以及老年人、少年儿童的活动区域和服务项目,区图书馆、文化馆建设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区图书馆设立盲人阅读区,配备设备和盲文读物。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文化队伍强”带动“文化事业兴”。大力实施“人才兴文”战略,一是通过招考、招聘等方式,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扩大人才总量,提高人才质量,解决社会闲置的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二是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训,请进来辅导、走出去学习、沉下去调研,使各类人才开阔思路,拓宽视野,体验生活,积累素材。

(四)打造公共文化精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一是创作一批特色精品力作。制定戏曲、音乐、舞蹈等重点文艺作品创作计划,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加大创作力度,重视创作题材文艺作品;扶持各类原创作品,组织好重点作品选题、剧本创作、拍摄排演、宣传评介等工作,为精品创作创造条件。二是培育一批公共文化活动品牌。积极打造生态湿地文化品牌,继续配合举办黄河三角洲湿地槐花节暨全国摄影大展,让更多的人走进、关注、宣传。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品牌,办好油地军港“闹元宵”大联欢活动、元宵灯会、广场文化艺术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培育农村文化品牌,注重扶植庄户剧团、业余文艺社团,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组织开展农民艺术节、乡村文化节等活动。三是打造一批基层文化建设示范点。培育打造一批镇(街)综合文化站示范点和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示范点,促进基层文化建设上台阶。

(五)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不断提升全区体育发展水平。一是着力发展竞技体育。优先发展青少年体育,走“体教结合”的路子,在各镇街中学、中心小学建立特色运动队,推进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创建传统运动项目学校,举办全区中小学体育联赛。二是打造群众体育品牌。发挥各专业体育协会作用,培养全民健身群体,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体赛事活动,鼓励和带动广大群众参与体育锻炼活动。三是切实加强体育场的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配备专门管理人员,面向社会定时免费开放。发挥体育场地在赛事活动中的功能作用,组织广大体育爱好者进行基础性的培训和训练,提高体育场的使用率。

(六)加强文化市场监管,积极营造健康有序的社会文化环境。一是继续加强对广播电视播出的监督管理,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二是继续开展网吧、娱乐场所、演出市场、出版物市场等专项整治工作。三是完善监管措施,建立文化市场技术监管平台,运用科技手段,实行技术监管。

(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一是着力扶持,培育壮大骨干文化企业。积极借助当前宏观政策背景,重点加强演艺娱乐业、网络文化经营业、艺术品和工艺美术经营业、艺术创意和设计业、文化创意业等五大文化产业门类发展扶持力度,扶持一批优势文化产业企业和行业。二是着力推介,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本地文化产业的宣传推介力度,创新文化产业推介形式,重点依托各类文化节庆、委托网络宣传平台等途径,扩大鸣海演艺、弘雅工艺、自然网络等优势文化产业的区内外影响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电影院线等大项目建设。三是着力引导,进一步完善规划政策。建议区委宣传部牵头出台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积极组织参加文博会,成立文化产业促进会,完善学习培训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大力培养和吸引文化产业人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上一篇:区企业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通知 下一篇:乡村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