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到原子世界唱大戏了

时间:2022-08-21 10:29:21

轮到原子世界唱大戏了

书 名:《创客运动》

作 者: 【美】马克・哈奇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2015年7月

去近半个世纪里,我们每个人都亲身感受到了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它给这个世界所带来的非凡改变。1995年网景上市,Web时代的来临加速了互联网的普及。那时全球网民才不过1600万人,到2015年全球网民已经高达30亿人。仅仅才20年的时间,全球就有近一半的人冲进了比特世界。这场史诗般的大迁徙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壮举。

富有讽刺意味的是,互联网诞生于1969年,那一年,人类登上了月球。

原子世界的这一跨越实现了人类文明进程中曾经只被视为神话的目标。由此激起了世人对原子世界更多进步的狂热期待,尴尬之处也正在于此。我们的脚步踏上了月球,这确实很伟大。可惜的是,直到今天,我们的脚步却再没有迈得比月球更远一些。在过去的数十年里,互联网或者虚拟的比特世界几乎成了进步发展的代名词,离开互联网看原子世界的改变基本乏善可陈。

所幸,这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近年来轰轰烈烈兴起的创客运动,已经让我们看到历史发展的汹涌大潮从虚拟的比特世界重新排山倒海地冲回现实的原子世界。

得益于创客运动,从创意创新到现实变革的路径变得越来越短。过去也许只有类似爱迪生这样的天才才能用创意创新改变世界。然而,今天许许多多的“爱迪生”也许就坐在我们身边,在不经意间就能用非凡的发明改变世界。

创客运动的兴起首先还是和互联网有关。今天的互联网发展早已超越了Web,进入到产业互联网时代。得益于智能设备、移动互联的兴起,互联网变得无处不在。其商业应用也早已超越了Web时代流量变现的营销范围。而深入研发、生产、制造、物流仓储、客户服务等商业全环节,已经渗入到原子世界的各个角落。

尤其像3D打印这样的新兴技术,已经鲜明地体现了原子比特化的趋势。这也就意味着,原子和比特的边界实在模糊。所以过去在比特世界里经历的突飞猛进,有理由推测在未来的原子世界里也会上演。作为创客空间技术工坊的首席执行官和联合创始人,马克・哈奇在这本《创客运动》中讲述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与其将创客空间技术工坊视为给创客们提供工具、软件和工作间的地方,还不如将其视为把创客与创客、创客与创意、创意与工具等连接了起来,形成的一个生态圈,让各种创客、创意、工具、灵感等组合的可能性呈几何量级增加,大大提高了创意创新诞生和实现的可能性。此外又大大降低了创意创新产生和实现的成本,这种成本既包括现实可见的资金成本,也包括信息获取成本、迭代纠错成本等。

我们可以感受到,创客当前在中国的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中国本身是制造大国,而互联网的发展并不逊于欧美,从产业本身而言就很有根基。另一方面,我们的社会进步始于技术创新,而成于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崛起给创客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因为今天创客运动的很多主体是从个人、小团队、小微企业起步,互联网金融为他们提供了个性而灵活的支持。这将与传统金融结合起来,为从两三个人起步的小团队成长为世界级的企业提供全金融支持的体系。

在过往,发明史都只是为改变世界的天才而写的,仿佛大众的宿命就是要感恩少数拥有超凡智慧的精英。但创客运动会让我们相信,即便不是所有人,能拥有创意创新的力量而改变世界也绝非少数精英的专利。

1.《隐性动机》

【美】尤里・格尼茨,中信出版社,2015年6月

我在读:幼儿园园长对迟到的家长进行罚款,希望以此督促家长准时接孩子,结果家长迟到的情况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为什么?管理层经过多次讨论,推出了意在帮助公司大幅提高销售收入的定价策略,为什么却导致客户的大量投诉和流失……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这类种瓜得豆的事总是层出不穷。如何发现并挖掘出人类行为最隐性的动机,是本书的一条主线。书中采用了很多实用又有趣的例子,如买车怎么避免商家高价;AA制的情况下,你是选择点贵的菜还是便宜的菜?这其中都包含了很多经济学理论。事实上,这并不是一本空有理论的书,而是作者建立在长期跟踪实验基础上的行为经济学研究。运用实地实验,本书可以帮助我们在真实世界里,寻找到关于歧视、竞争、性别差异、慈善行为的真实答案。这些研究的结论对于个人选择、家庭教育、企业策略乃至公共政策,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2.《增长黑客》

范冰,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7月

我在读:现在流行这样一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在互联网时代,这句话确实能带给大家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在原子世界,传统的商业触角以了解消费者的空间半径为指导。现在,以电脑和手机为载体的现代商业模型正在摧毁空间价值,直抵时间半径,抹平信息不对等带来的时空阻隔。过去那些靠“烧钱”来获取生存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渐被取代。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业压力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催生了新一轮创业的热潮,大家对产品和用户增长的需求唤起了“增长黑客”的新风潮。作为一名产品经理人,作者或许并没有太过光鲜亮丽的头衔,但这并不影响本书的价值魅力。通过解读国内外大量详实丰富的案例,结合自身各种实战操作,作者从技术、产品、运营、市场切入,以更系统、细致、独特的角度,探究那些优秀的产品传播背后,创意与技术产生的力量。

3.《房地产大转型的“互联网+”路径》

巴曙松、杨现领,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

我在读: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强势涌入,互联网思维开始逐渐渗透到各种房地产估值服务。新需求、新产品、新思想不断衍生,一场革命性的行业转型悄然开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统的估值服务显露出的弊端已不能迎合时代的需求,市场选择的是一种新型的,更全面、多方位的估值服务。提起房地产估值服务,人们首先想到买卖二手房申请贷款时,用房产作抵押的估值,这是典型的传统估值服务。整个评估服务的流程一般历时3~4天。而这项房地产评估行业最为简单的业务,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特征下客户对于服务的升级要求了。未来十年,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正逐步完成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的过渡,二手房将取代新房占据交易市场的主导地位。同时,人们对房屋的需求将回归居住属性本身,这要求传统的开发方式必须面临转变。在这种趋势下,互联网到底可以为房地产行业带来哪些改变?哪些企业将在这一进程中收益?互联网公司和传统公司如何参与这一进程中,线下与线上如何实现更好的互动与融合,这是本书中重点探讨的问题。

4.《绝佳提问》

【美】沃伦・贝格尔,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

我在读:在这本具有开创性的书中,记者和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一种非常简单却又未被重视的工具。它的力量强大,可驱使商业和日常生活发生改变。其实,这个工具从儿时起就一直与我们相伴,它就是“探询”。有深度的、有想象力的和美妙的探询能帮助我们鉴定并解决难题,帮助我们产生能够扭转局势的想法,并且追寻新的机遇。最具创造力和最成功的人往往都是探询专家。他们掌握着探询的艺术,会提出其他人不会提出的问题,还会寻找到最有力的答案。作者带我们近距离观察了一些最具活力的公司,比如谷歌、奈飞、IDEO和Airbnb。书中分享了诸多艺术家、教师、企业家、工匠和社会活动家具有启发意义的故事,这些人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的世界,而这一切都是从“绝佳提问”开始的。作者通过探询世界范围内上百位领导型创新者、企业家和创新思考者,从而了解到他们提问题、产生原创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而提出了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探询系统。该系统由“为什么―如果―怎样”三个阶段组成,通过创新的质问过程来指导我们,找到具有想象力的答案。

上一篇:猪八戒:佣金有毒 下一篇:生意越难做机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