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例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5年内的免疫效果观察

时间:2022-08-21 09:12:19

480例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5年内的免疫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接种乙肝疫苗5年内的免疫应答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6月-2009年10月来我院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480名儿童为研究对象,免疫程序按照0、1、6个月进行,共接种3次,全程注射完后分别在第1、3、5年分析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全程接种后第1、3、5年阳性、弱阳性、阴性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儿童; 乙肝疫苗; 抗体; 免疫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12.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0-215-01

乙肝病毒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尚无特效药,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最有效的手段[1]。自200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儿童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大大下降。本研究通过分析X例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儿童5年内的免疫效果,了解HBV感染的变化趋势,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6年6月-2009年10月来我院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480名儿童,其中男性228例,女性252例;年龄1-l8岁,平均(8.37±4.67)岁。全部儿童健康状况均良好,肝功能正常,无肝炎、免疫缺陷等病史。

1.2 方法 免疫程序按照0、1、6个月进行,共接种3次,每次1针,每针接种剂量为5g,接种部位在上臂三角肌内。全程注射完后的第1、3、5年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3ml,分离血清测抗-HBs。采用公认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作为检测方法,检测所有对象的HBsAg、抗-HBs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物;评定标准为:抗-HBs≥30mIU/mL为阳性,10mIU/mL≤抗-HBs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数据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乙肝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480名儿童在乙肝疫苗接种后,12名儿童接种局部出现红肿、短暂的低热反应,其他无明显不良反应。

2.2 乙肝疫苗接种5年内免疫效果全程接种后第1、3、5年阳性、弱阳性、阴性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威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具有传染性强、流行面广、慢性进行性的特点。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近20亿人感染乙肝病毒,3.5亿人患有慢性肝病,大约25%的乙型肝炎携带者可以发展为肝硬化或者肝癌[2]。所以,在儿童中间进行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的有效途径,应引起有关卫生部门的关注。

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应答或弱应答的问题是预防乙肝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认为,常规全程接种一次乙肝疫苗可使正常应答者免于乙肝临床急性感染,至少15年无需复种[3]。然而,实践证明,乙肝疫苗在全程免疫后有一部分人群不能产生有效的保护抗体,该比例在健康人群中大约占2%-15%,他们虽然进行过乙肝疫苗的注射,但仍然对HBV易感,一旦感染可发病或成为病毒携带者。近年来,有研究显示,对肌肉接种无(弱)应答者改用小剂量的皮内接种可获得较高的抗体应答率 。庄辉院士等在一项国家“十五”攻关研究中发现,乙肝疫苗接种无(弱)应答的主要因素与接种时机和接种剂量这两项有关。所以,医务工作者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乙肝疫苗的剂量和接种部位,以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有效预防乙肝的发生。

本研究表明,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后第1年抗体阳性率最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阳性率逐年下降,尤以3-5年下降速度最快。针对无(弱)应答的现象,我们认为可以采取增加免疫的次数、加大接种的剂量、改变接种的途径、联合使用免疫佐剂等措施,使抗-HBs抗体达到较高的水平,起到预防HBV感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官有根,诸葛毅.抗体阴性农村学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l6(4):494-495.

[2] 梁惠怡,张栋武.从化市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8):16-17.

[3] 沈宝荣.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无应答儿童复种后5年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07,5(4):9-11.

上一篇: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积极效应 下一篇:7600全自动生化仪故障检测及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