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著春秋

时间:2022-08-21 07:18:36

首届中国儿科医师奖在全国评选7位优秀儿科医师,他是其中之一。

他是中国大陆唯一一位国际儿科肾脏病学会的理事,代表了中国儿科肾脏病的国际地位。

1996年至2006年,他担任儿科主任的10年是湘雅二医院儿科跨越式发展的10年。

从2001至2012年9月,经过他11年的不懈努力,湘雅二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正式建立。

他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7篇被SCI收录。

他主编了《儿科学(第六版)》、《小儿临床肾脏病学》、《儿科临床思维》等15部教材和专著。其中《儿科学临床教学方法研究》一书,是目前儿科界惟一的教学方法研究专著;合作主编的《儿科血液净化技术》是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儿童血液净化治疗专业技术人才的第一部材。

他是《中华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等19家杂志编委。

——他,就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湘雅医学院国家精品课程《儿科学》和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儿科学负责人,国家新药价格评审专家,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儿科学命题、审题专家,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原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易著文教授。

少年立志 历久弥坚

1946年,易著文出生于湖南岳阳华容县。外公家里开了药铺,易著文从小耳染目濡,培养了对医药的兴趣。而促使他立志的最直接因素却是舅舅行医治病的实践行为。舅舅本来是军医,退伍后就住在易著文家。易著文跟着舅舅上山下乡四处看病救人。舅舅每次治好乡亲们的病,乡亲们就会送一篮鸡蛋、几个红薯、一斗米表示感谢。乡亲们的质朴和感恩深深地打动着易著文,他看到了一名医生的价值——不为发财致富腰缠万贯,只为患者及其家属那一份最真挚的情感。于是,他毅然立志学医。考大学填志愿时,20个志愿易著文填了17个医学专业的志愿。当时的教导主任劝他改填师范类专业:“你不填师范类专业,就是升学目标不明确!”少年易著文头一扬:“不明确就不明确,我反正要学医!”就这样,凭着一股子湖南人的霸蛮劲,少年易著文走上了学医的道路。

对于少年时的志向,他从未放弃过,亦从不曾模糊过。他就是要学医,做医生。他自始至终坚持自己的志向,并在这条道路上不懈努力着。

大学毕业后,23岁的易著文被分到湘西五六一七国防工厂的职工医院工作。在湘西的那8年,他修过公路、盖过房子、搞过采购、采过草药,也编写过医院的药物目录,甚至医院的设计图都是他亲自画的……在抢救流行性出血热工作最忙的时候,他甚至得日夜守在医院。

1978年恢复研究生考试时,易著文跟家里人说他准备参加研究生考试。妻子不无担心地劝他:“你原本是学俄文的,研究生考试考的是英语,怕是很难考上吧。”当时已经32岁的易著文淡然一笑:“试一试嘛,考不上也没关系。”就是抱着这种“试一试”的心态,他自学了4本英语书,一本《实用儿科学》教材,考上了湘雅医学院虞佩兰教授的研究生。

积极创新 敢为人先

1981年,硕士毕业以后,易著文就留在湘雅二医院从事儿科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至今已逾30多年。在他的带领下,湘雅二医院相继创建了小儿肾脏病专科、小儿肾脏病研究室、湖南省小儿肾脏病临床中心和中南大学儿科学研究所。

上世纪80年代,易著文开始创建小儿肾脏病专业。当时条件十分简陋,实验室设在不到10平米的小房子中,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和刘保平教授带领赵维玲、孙林医生完成了一些动物实验。他还先后开展了小儿肾脏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确立了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免疫学和分子遗传学发病机制研究,小儿肾脏病的慢性病理进展机制和防治研究,小儿肾病综合征生长障碍机制和防治研究,小儿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防治研究,儿科血液净化治疗技术的应用推广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脏病的研究等。在做尿筛查流调时,为了了解湖南儿童肾脏病的发病情况,他和学生何庆南、党西强等骑着单车,不管刮风下雨,向各个小学校跑,调查了1万4千多例尿化验,终于获得了当时湖南学龄儿童的肾脏病发病情况,为湖南的儿童肾病防治提供了可靠依据。

通过几年的努力,湘雅二医院小儿肾脏病研究室于1998、1999、2000年连续三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并获部、省级研究项目6项。现在湘雅二医院儿童肾脏专业是全国著名的专业,也是湘雅二医院儿童医学中心的龙头专业。但是,易教授说:“小儿肾脏病专业并不是一枝独秀,我们追求的是百花齐放,在发展龙头专业的同时,兼顾其他专业的发展,最后是带动整个儿科的发展。”

成立湘雅儿童医学中心或湘雅儿童医院一直是易教授的梦想,2012年9月,老人的梦想实现了,他舒心地笑了。如今,湘雅二医院的儿童医学中心已拥有独立的儿科急诊室、儿科门诊、儿童保健康复专科、新生儿专科、儿童肾脏专科、儿童血液专科、儿童神经专科、儿童呼吸专科、儿童心血管专科、儿童重症急救专科等门类齐全的儿科亚专业。同时,中南大学的儿科学科建设也跻身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

精诚大医 淡泊名利

对于个人利益,易教授看得很淡,在他看来,儿科的发展、患者的健康就是他最大的利益。他经常和学生说:“一丝的希望,你放弃了,就变成了0希望;你努力了,就可能变成100%的成功。”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09年,一个患狼疮性脑病的男孩子,因神志不清、抽搐不止、水肿严重被送至湘雅二医院。由于患儿已经是狼疮危象,治疗极不配合,许多医院和医生认为没有抢救的价值,家长也有放弃的念头。易教授看了病人,认为在双冲击治疗(甲强龙和环磷酰胺)下,配合新技术血液DNA免疫吸附治疗很可能会带来转机,但科室讨论风险太大,尤其新技术不可靠,担心目前医疗环境下如果有事将难以脱身。但易教授顶着压力,坚持为病人鼓劲,鼓励家属配合完成治疗,在抢救治疗不到1周的时间,病人神奇般苏醒了,也不抽搐了,并且在规律配合治疗下,已能正常学习和生活了。易教授认为做个好医生就该勇于担当,否则就是对患儿生命的放弃,是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如今,年近70的易教授仍然坚持一周三天坐门诊,病人多时,他一天得看诊70多个,少时也有40~50个。

领导夸赞,同行钦佩,患者感谢。对于自己取得的成就,对于来自各方的赞誉,易教授谦虚地说这主要得益于好老师的引领、好领导的支持、好团队的协作和好的家庭做后盾。

我们采访易教授那天正好是教师节,易教授饱含深情地回忆了他各个阶段的老师们。他说,求学途中关键的那几步,都是他的老师帮助他一起走过的。高中二年级时,由于交不起20元钱的学费,他不得不辍学在家务农。就在他当了2个月农民之后的某一天,他的班主任陈克己老师特意让同学把他喊回了学校,经学校商量决议,由校长夏禹哲老师亲自给了他20元奖学金,帮助他交了学费。就这样,易著文才得以继续求学。易教授说:“成功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成功,如果没有好的老师、好的领导、好的团队和好的家庭,我绝对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易教授家里养了四盆君子兰,兰是花中君子,易著文教授是人中君子。君子兰是一种品格高尚、纯真质朴的花卉,它那碧绿光亮、犹如着蜡的叶片直立似剑,给人一种刚毅、和谐、厚重、高雅之美,“有幽香而不溢”。易著文教授正是这样一株盛放的君子兰。

相关链接

肾病患儿“六不要”

易著文教授根据肾病患儿的疾病特点,归纳出“六不要”保肾原则:

不要感染:感染不仅是肾脏病最常见的病因,还是其病情加重、疾病反复、复发的首要因素。肾病患儿由于长期用免疫抑制剂、饮食吸收差、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等因素导致免疫力极低,易发生感冒等呼吸道感染。

不要受伤:皮肤伤口是致病菌最好的入侵门径,儿童活泼好动,皮肤擦伤时有发生,对于正常儿童可能关系不大,但对肾病患儿而言则非同小可,可能导致疾病复发。

不要过敏:各种过敏都能造成体内免疫机制的紊乱,产生异常的免疫复合物、抗体、细胞因子,它们可通过多种途径最终造成肾脏受累。

不要剧烈运动:剧烈运动时,肾脏血流量明显增加,尿蛋白排出随之增加,加重肾损害。

不要乱吃东西:不要摄入过油、过甜、过咸、高蛋白食品。肾病儿童不宜补,许多家长认为小便丢失大量蛋白,进食高蛋白食物将有益于患儿恢复健康,岂不知这一举措会带来适得其反的后果,加速疾病进展。

不要乱吃药:“是药三分毒”,不管中药、西药都存在一定的毒性,肾脏是人体内最大受害脏器之一。

上一篇: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两打两建”稽查办... 下一篇:尼美舒利的是是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