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的春天

时间:2022-08-21 05:48:51

轮椅上的春天

市场零售价接近1.2万元的康扬电动轮椅,汽车级轮胎,最大设计时速6公里,与正常年轻人平均步行速度相仿。轮椅回转半径仅75厘米,能轻易克服狭窄环境。

除了360度摇杆控制器操纵的方向系统,还带有高灵敏度的电磁自动刹车系统。

作为一款代步产品,一次饱和充电最远行驶28公里。至于按照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坐垫、扶手,则照顾了老年人的体态特征。

中国南北朝时期石棺上带轮式椅子的雕刻,被认为是有记录的最早轮椅。世界上第一部现代可折叠式轮椅,是由美国一位截瘫残疾人和朋友于1932年发明的。

欧洲兴起的轮椅康复运动推动了轮椅在功能、结构上的提升。一些专家预测,未来轮椅发展趋势将以便携性、功能性、个性化定制为大方向。

几年来,中国大陆市场的轮椅行业年均增速超过20%。1978年中国轮椅产量只有3300台,1999年超过10万台。有机构称2013年国内轮椅产量约312万台,预计到2019年将达到535万台左右。

如何让中国老年人以更易接受的价格和方式,拥有更加安全、便捷、舒适、自由的轮椅,已成为一个大问题。

租赁模式中国落地

台湾康扬公司进入大陆市场已有7年,主要产品线是中高端的手动、电动轮椅。手动轮椅价格在1580?4980元,电动轮椅价格在9800?31800元。

“大陆消费者一般选择消费400?600元的轮椅,低端产品占市场的60%。”康扬北京区业务经理贺晴对《t望东方周刊》说,“人们的消费能力已经达到了,消费观念可能还比较欠缺。”

贺晴告诉本刊记者,2010年之后电动轮椅的需求开始快速增长,可能与独生子女家庭较多、无力照顾老人有关。

目前国内市场上电动轮椅价格动辄过万元、甚至几万元,轮椅控制器甚至电驱动总成不得不依赖进口,是主要原因。

“一台电动轮椅、一张康复床,动辄几千上万元,每年平均使用时间6个月左右,这一方面造成巨大浪费,另一方面一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北京康复之家医疗器械连锁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柏煜对《t望东方周刊》表示。

柏煜的康复之家成立刚满10年,连年在手动轮椅、电动轮椅、护理床、代步车、制氧机、“三高”品类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是众多世界著名品牌的中国区合作伙伴。

轮椅的电动化推动了其智能化发展。自英国人于1986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智能轮椅之后,各国相继投入智能轮椅的研发。

“轮椅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康复辅具,但是由于中国的医保政策尚未覆盖家用医疗器械的消费,中国轮椅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产品偏低端,中高端轮椅不能普及。”柏煜说。

某次赴日本考察之后,柏煜决定高价将其家用医疗器械的租赁体系引入中国。他觉得这种模式环保、省钱、利国利民。

日本居家养老相关技术发达,产品和业态较为成熟。柏煜发现,日本90%的家用医疗器械都是产品租赁。他将日本合作伙伴请到北京,帮助设计了集租赁、回收、消毒、清洗、服务于一体的康复之家租赁中心。

社会发展推动轮椅产业

从事轮椅行业5年的贺晴告诉本刊记者:“养老概念在大陆很火,很多人看重这个市场,但是没进来之前不知道这个行业的辛苦。”

台湾康扬公司推崇精工制造理念,1987年成立至今已在40多个国家设立营运网络。

2014年康扬公司在大陆销售额的三分之一,来自康复之家的实体店面和电商平台。

贺晴说:“轮椅是大件产品,物流、仓储等运营成本很大,利润其实很薄。”目前,康扬的全部电动轮椅和部分手动轮椅在台湾制造。

据她介绍,2014年轮椅产品的销售增长达到20%,“只能算是基础的增长水平,2012年至2013年增速甚至达到40%,这可能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老年人及残疾人对生活品质、社会活动的需求,形成了轮椅的潜在市场。但是,中国国内获取轮椅康复护理知识的渠道匮乏,消费者缺乏正确使用轮椅的常识。这不仅带来安全风险,长期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身体的二次伤害,也抑制了市场需求。

纵观轮椅发展史,除了科技因素,带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就属社会发展。战伤巨大的两次世界大战,也间接推动了这一产业。

目前,轮椅已从代步工具向更具功能性、便携性、美观性方向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产品设计时,基于使用者情况、需求不同,以及道路等社会硬件不同,其轮椅各具特点。

欧美轮椅结构坚实、尺寸宽大、可调节功能多;日本轮椅结构紧凑、轻巧灵活、功能简捷;台湾轮椅最初是以替欧美品牌代工开始,因此产品特点偏向欧美,在辅助结构和配件考虑上更周到。

如何根据中国人的体型、习惯、路面状况、消费能力等提供合适的轮椅产品,是横亘在整个产业链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建议政府加强市场抽检

“大陆市场上轮椅的质量、安全体系还不成熟。”贺晴说,“我们支持国家加强产品抽检,从而促进整个行业提高质量水平。”

按照现行做法,企业只是在产品上市前送检时严格要求,上市后监管较为松散。这导致中国市场上的轮椅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比如,2010年第四季度对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6省区市20家企业、20种轮椅车产品的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显示,手动轮椅脚托、手圈、小脚轮、轮胎、车架等产品强度测试不合格。

电动轮椅车主要存在性能问题,一次充电最大行程、爬坡能力、越障能力、强制停车试验等项目不合格情况较为突出。

尽管中国国内专业的残疾人、老年人康复辅具质检机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但中国市场目前可提供的质检服务能力水平和社会实际需求都亟须提高。

在中国,轮椅车标准是推荐性标准。起初企业对轮椅车国家标准的采纳比较少,随着轮椅车被纳入二类医疗器械管理,生产企业对国标的采纳率逐年提高。

中国轮椅主要的生产基地集中在上海、广东、江浙和天津,已有上海互邦、江苏鱼跃等一批国内知名品牌。

“从前觉得老年产品是一个有光环的行业。”贺晴说,“现在看来,真要赚钱的人不会选择这个行业。”

台湾康扬公司在大陆组建了一支70多人的技术服务团队,确保上门为消费者安装调试。

按照目前中国老年人口以及残障人口数量测算,老年人每年的轮椅需求量超过25万辆,残障人士每年需求量超过35万辆。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加剧,轮椅上的春天已在不远处。

上一篇:“我的歌词就是说话” 下一篇:四川省内江市中考作文题解及优秀佳作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