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皴脸儿

时间:2022-08-21 04:52:11

水嫩嫩的宝宝

怎么变成了小皴脸儿?

我们提到宝宝的皮肤都会觉得水水的、嫩嫩的,但是到了冬季,本该水嫩的皮肤怎么会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燥、起皮儿,甚至一层黑红的小皴脸儿,比大人的皮肤还不禁吹、不耐寒。那是因为宝宝的皮脂少,更容易干燥。宝宝皮肤的细胞含水量虽然比成人高,但是皮脂却比成人少,而皮脂有维持皮肤水分平衡的作用,皮脂过少导致水分流失,所以宝宝的皮肤不像我们想象的总是那么水嫩,一到冬季,更容易皮肤干燥,容易起皮甚至裂开。因此冬季宝宝的皮肤护理更应当重视。

保持清洁

及时涂抹润肤露

用干净柔软的手绢及时擦净宝宝脸上的口水、泪水等,保持皮肤清洁,冬季天气寒冷时最好不要每天洗澡,因为洗澡太过频繁也会导致宝宝皮肤水分流失。每次洗手、洗脸后要及时擦干并涂抹护肤霜,否则余留的水风干时更容易带走皮肤的水分。如果习惯每天洗澡,那最好宝宝洗澡后及时给宝宝全身涂抹润肤露,帮助宝宝滋润皮肤。此外,洗澡水的温度不宜过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带走更多皮肤的水分。

外出时

注意保暖防风

寒风更容易刺激宝宝皮肤,所以在特别寒冷的天气外出时,应当做好相应防护措施,比如涂抹质地更浓稠一些的护肤霜,并佩戴帽子、围脖等,小一些的宝宝可以将宝宝面向大人怀抱,避免寒风直吹,且最好避免在冷空气及冷风中停留时间过长。此外,不要刚洗完手、脸后就带宝宝外出,应当多在室内适应一会以后再出门。

利用水温帮助

宝宝调节皮肤适应能力

即使冬天,也不适宜总是用温热的水给宝宝洗脸,可以用温水或稍凉的水给宝宝洗脸,可以帮助宝宝的皮肤适应不同的温度,增强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以免外出时突遇寒、凉的空气,调节不过来,更容易皲裂等。

良好生活习惯有助护肤

室内的温度不宜过高,不管是北方有暖气,还是南方使用空调,温度过高都容易使室内空气干燥,所以应当合理调整室内温度,不要过高。可以适当使用加湿器。此外,还应当多给宝宝补充水分及新鲜蔬果,多喝温开水,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新鲜应季蔬菜水果,补充体内水分,防止皮肤干燥。

冬季要务之防湿疹

湿疹是一种慢性、具有脱屑等形态的疹子,主要由过敏所致。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湿疹瘙痒且反复、时轻时重,在冬季更是多发。

提高免疫力 避开过敏源

通过测试明确并避开引起过敏的食物或物品。哺乳妈妈也 要避开过敏源,添加辅食量由少到多、品种由单一到复杂,循序渐进,并观察宝宝吃这种食物的反应,如果一旦出现过敏症状要及时停止再喂宝宝。

清洁皮肤

选择温和的护肤品

冬季皮肤干燥,更容易给湿疹可趁之机,所以宝宝的润肤用品要选择纯天然材质、对皮肤更安全、更温和的,不选择含香料、防腐剂的产品。每天温和地擦在宝宝的皮肤上,在滋润皮肤、锁住水分的同时,避免对皮肤产生刺激。

如果是轻微的湿疹,要及时给宝宝涂抹润肤霜,还要保持皮肤清洁,及时给宝宝修剪指甲,避免宝宝抓破。

科学护理

严重时及时就医

宝宝的衣服及床上被褥应选择纯棉材质并勤清洗。当湿疹严重,出现渗水、渗血、红肿时,说明皮肤的表皮已破坏,为避免感染应及时带宝宝就诊,听取医生的建议。

冬季要务之防冻疮

冻疮是身体长时间处于寒冷或潮湿环境,机体血管发生痉挛,阻碍血液循环,造成细胞缺氧,特别是手、脚、耳等部位产生的皮肤问题。随着现在生活条件的提高,宝宝得冻疮的几率也在不断下降,但是一些护理上的疏忽,也还会导致冻疮发生,而且冻疮容易复发,所以重在预防。

注意保暖防潮

冬季,宝宝暴露在外的皮肤更要加以保护,注意保暖。衣服、鞋袜应保持干燥并松紧适宜,如过紧会压迫血管,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冻疮。到了冬季,年轻的爸妈有时会带着宝宝去滑雪或者去冰雪乐园玩耍,宝宝长时间待在有冰雪的环境中,也会不小心导致冻疮发生。所以,最好能调整带宝宝在较冷环境中玩耍的时间,并做好防寒措施,用围巾帽子等来做好保暖。此外,尤其是雪地中,要给宝宝穿一双防水的鞋子,避免雪将宝宝鞋袜打湿,引起冻疮。湿掉的手套、鞋袜等要及时更换。

摩擦易生冻疮的部位

长时间停留在冷空气中时,可以帮助宝宝摩擦双手及耳垂等易生冻疮的部位,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冻疮发生的可能性。此外,从寒冷的户外回到温暖的室内时,尤其是北方内外温差较大的地区,对皮肤暴露在外的部位不能立即用热水浸泡,而是让机体自然恢复正常体温,否则更易生冻疮。

治疗冻疮可涂抹

药膏并局部按摩

冻疮初期红肿、发痒,可涂抹冻疮软膏等,对宝宝生冻疮的位置进行局部按摩加强血液循环,减轻冻疮的疼痛。如果宝宝冻疮严重,出现水泡或水泡破裂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注意将宝宝剪短宝宝指甲,防止抓破冻疮造成感染。

上一篇:给宝宝冲奶粉用什么水好? 下一篇:这只迷路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