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激光手术治疗阻生齿龈瓣临床研究

时间:2022-08-21 03:09:09

CO2激光手术治疗阻生齿龈瓣临床研究

【摘 要】 目的 探讨CO2激光手术治疗阻生齿龈瓣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362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O2激光组206例,采用CO2激光手术治疗;对照组156例,采用口腔科传统手术治疗。结果 206例阻生齿龈瓣患者中,CO2激光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关键词】 CO2激光手术;治疗;阻生齿龈瓣

阻生齿龈瓣好发于第三磨牙,是一种常见病,主要由于下颌骨发育不良,第三磨牙萌出时缺少足够的位置,不能正常完全萌出,牙冠仅能部分萌出或牙冠位置偏斜,其牙冠远中部分被龈组织覆盖,其间构成较深的盲袋,食物残渣进入盲袋后不易清洗排除,而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常常发炎、肿痛,病人非常痛苦。以往治疗此病是进行口腔手术,切除阻生齿龈瓣,但此治疗方法手术时间长,流血多,患者痛苦大,患者不易接受。我科从1995至2005年应用CO2激光手术治疗206例阻生齿龈瓣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痛苦小,患者易接受,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①CO2激光组:阻生齿龈瓣患者206例。男性108例,女性98例;年龄在24至32岁,平均27.1岁;门诊患者186例,住院患者20例;齿龈瓣覆盖牙合面1/3者30例,齿龈瓣覆盖牙合面1/2者156例,齿龈瓣覆盖牙合面大于1/2者20例。对照组:阻生齿龈瓣患者采用传统口腔手术治疗。156例患者中,男性86例,女性70例,年龄在23至31岁,平均26.5岁;门诊患者146例,住院患者10例;齿龈瓣覆盖牙合面近1/3者18例,齿龈瓣覆盖牙合面近1/2者123例,覆盖牙合面大于1/2者15例。两组患者均经口腔科医师确诊,伴反复冠周炎者,均在接受治疗前,应用抗生素和口腔科局部治疗,使局部炎症得到控制后再进行激光手术切除或传统口腔手术。两组性别、年龄、龈瓣覆盖牙合面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常规消毒后用0.5%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CO2激光手术组采用上海医用激光仪器厂生产的YYJG-IC型CO2激光治疗机,波长为10.6nm,连续输出功率为30W,发射连续波,聚焦光斑直径0.3mm。嘱患者张口,露出口腔内下颌第三磨牙区,用口腔镜牵引开舌体,应用激光仪对准需要切除的阻生齿龈瓣远中边缘,做拱形切除,深度可达磨牙冠面,直至牙合面处,齿龈瓣全部被切除,暴露下颌第三磨牙牙合面。对照组采用传统口腔手术,在常规消毒后用0.5%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嘱患者张口,暴露出口腔内下颌第三磨牙区,用口腔镜牵引开舌体,使用手术刀,对阻生齿龈瓣予以全部切除,暴露下颌第三磨牙牙合面。

1.3 术后疼痛标准:①患者感觉非常痛,为80~100分。②患者感觉较痛,为60~79分。③患者感觉不明显,为40分以下。

1.4 统计与分析。采用SPSS 11.0版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及愈合时间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手术中出血情况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患者手术后疼痛情况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表1~表3)

从表1可见,CO2激光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随访一年,激光组均未发现牙合面再发生齿龈瓣覆盖,而传统口腔手术组有20例牙合面再发生齿龈瓣覆盖。

3 讨论

阻生齿龈瓣好发生于第三磨牙,主要由于下颌骨发育不良,第三磨牙萌出时缺少足够的位置,不能正常完全萌出,牙冠仅能部分萌出或牙冠位置偏斜。其牙冠远中部分被龈组织覆盖,龈瓣和牙冠之间形成间隙盲袋,食物残渣进入盲袋后不易清洗排除。龈瓣盲袋中的温度与湿度利于细菌生长繁殖[1]。当因工作疲劳、睡眠不足、月经期、分娩或感冒等,全身抵抗力下降时,常常发炎,患者非常痛苦。以往口腔科主要的治疗方法是采用传统的口腔手术切除,但手术前准备复杂,消毒严格,手术时间较长,且手术中出血较多,术后患者局部疼痛较剧烈,肿胀明显,常常需口服或肌注抗生素和止痛药,创面恢复较慢,并且易复发。CO2激光手术是利用激光的主要生物效用之一――热效应。当激光功率足够大时,数毫秒内可使组织温度升高到200℃~1000℃,使蛋白发生变形、凝固、甚至碳化或气化[2]。笔者采用CO2激光手术治疗,术前准备简单,操作方便,局部麻醉后切除龈瓣仅需2~4min,并且术中基本上无出血(仅有个别病例在手术中少量出血),术后肿胀、疼痛较传统口腔手术组明显减轻,多数患者不需服药,愈合时间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后复发率低,同时降低了拔牙率。本研究显示,激光手术治疗阻生齿龈瓣是一种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治愈率高的方法,同时也拓宽了CO2激光的治疗领域。

参考文献

1郑麟,张震康,主编.实用口腔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46

2郭万学,主编.理疗手册.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246

(收稿日期:2007-05-14)

上一篇:痛风的临床X线分析 下一篇:浅谈拜糖平在Ⅰ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