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荷不同育苗方式的苗木生长量研究

时间:2022-08-21 02:34:30

木荷不同育苗方式的苗木生长量研究

摘要 为探讨不同育苗方式对木荷生长量的影响,对赣南地区不同育苗方式下的一年生木荷苗期生长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前茬作物为水稻的育苗方式与前茬作物为旱作物的育苗方式、温室容器育苗方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苗高、地径生长量最大,分别达到50.61、0.58 cm,苗木的地上部分、地下部分鲜重均显著大于其他2种育苗方式。为进一步探讨木荷苗期干物质积累及分配规律,对生长表现更好的前茬作物为水稻的育苗方式下的木荷苗木进行了生物量测定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该育苗方式下苗木的总生物量为13.09 g,地下部分根系的干物质量最大,达5.10 g,占比38.961%;各器官生物量占比顺序为根>叶>茎;木荷苗期总生物量、根干物质量、茎干生物量均与主根长呈显著相关,与其他性状呈极显著相关,叶干物质量与主根长不显著相关,与其他性状均呈极显著相关。

关键词 木荷;育苗方式;苗木生长量;生物量

中图分类号 S7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2-0118-02

Analysis on Schima superba Seedling Increment in Different Seedling Culture Modes

OU Bin CHEN Ye ZHU Jiang-hua

(Jiangx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Ganzhou Jiangxi 341000)

Abstrac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different seedling methods on the effects of the growth of Schima superbain,the growth characters of 1-year-old Schima superba seedlings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different seedling methods in the southern of Jiangxi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previous crop cultivation methods for the rice and the dry crops as the way of raising seedlings and the method of the greenhouse container seedling.The seedlings height and ground diameter of seedling methods of the previous crops of rice were the biggest,which were 50.61 cm and 0.58 cm,and the fresh weight of underground part and ground part of seedlings were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two seed-ling methods.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the law of b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Schima superba seedling,the biomass was measured and the correlation was analyzed on the seedling of the former crop was rice which had better growth performan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biomass of seedling was 13.09 g,the dry weight of root part was 5.10 g,which accounting for 38.961%,the order of biomass of each organ was root> leaf> stem;the total biomass,root dry weight and stem biomass of Schima superba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root length,but had ertreme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other traits.Leaf dry matter ha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root length,and had extreme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other traits.

Key words Schima superba;seedling methods;seedling growth;biomass

木荷(Schima superba)偕讲杩疲Theaceae)常绿大乔木,为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重要建群种,具有生长迅速、材质优异、对立地要求不严等优良特性,是我国南方各省区的高效生物防火和优良用材树种,在生态公益林和商品用材林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1-2]。近年来,木荷作为重要的用材林和生态防护林树种在我国南方地区发展较快,但多用于防火树种大面积造林,其研究主要集中在防火机理[3]、群落生态[4]、造林技术[5]等方面,对该树种的育苗方式及苗期生长调查等方面的研究不多。本试验通过采用不同木荷育苗方式,对木荷苗期的生长性状、生物量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初步的调查与分析,以期为今后木荷的育苗方式及造林苗木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育苗方式

根据育苗方式不同共设3个处理,即在信丰县选择前茬作物为水稻的大田育苗(处理A)、上犹县选择前茬作物为旱作物的大田育苗(处理B)、在赣州市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校内温室大棚中进行容器育苗(处理C)。

1.2 材料来源及苗期管理

用作试验的木荷苗木均采用播种繁殖的方式进行,种子来源于同一批木荷种子。于 2015年3月进行播种,播种后定期浇水,待种子发芽,长出真叶,进行第 1次施肥,后期为苗期常规水分、养分、病虫害管理,3个处理同生产上木荷大田育苗、容器育苗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水平相一致。容器育苗培养土为泥炭土、黄心土、珍珠岩的混合,三者按照3∶1∶1比例混合而成。

1.3 生物量测定

1.3.1 生长量调查。采用随机取样法,于2016年3月从各试验区分别选取90株木荷样本,用卷尺、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木荷苗木的苗高、地径、主根长,并计算侧枝数、大于5 cm的侧根数。

1.3.2 生物量测定。将苗木根系用清水洗净处理,用枝剪将整株苗木分成根、茎、叶三部分,分别用天平称取其鲜重,然后放置于105 ℃烘箱中烘干,待前后2次称取重量不变时,用电子天平称其干物质量,测量单位精确到0.01 g。

1.4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10及SPSS 19.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育苗方式苗期性状比较

对3种不同育苗方式下的木荷苗木各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木荷各苗期性状在不同育苗方式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

为进一步检验不同育苗方式木荷的苗期生长性状差异性,对不同育苗方式苗期各性状进行比较。由表2可知,木荷在不同育苗方式下苗期性状有较大差异。在苗高生长方面,处理A中木荷苗高生长量最大,为50.61 cm,其次是处理B,最小是处理C,苗高仅为19.84 cm;地径生长量方面,处理A木荷地径达0.58 cm,是处理C的2.15倍,生长优势明显。由不同育苗方式木荷苗期的苗木鲜重比较可知,在地下部分根系比较上,处理A木荷根系鲜重为8.27 g,处理B为2.82 g,处理C仅有0.77 g;在地上部分茎干及叶片鲜重的比较上,处理A木荷苗木均要明显优于其他2个处理,其木荷茎干、叶片鲜重分别为6.15、10.29 g,分别是处理C的6.99倍、5.91倍。可见,3个处理中表现最好的是处理A,且2个大田育苗方式下木荷苗期生长量、鲜重生物量显著优于

温室容器苗。

2.2 木荷苗期生物量比较

2.2.1 苗木生物量及其分配。通过对不同育苗方式下木荷苗期性状进行比较可知,处理A苗木生长状况最好。为了进一步分析木荷苗木生长、形态及根系性状之间的关系,对该育苗方式下选取的90株样本苗木各器官生物量及其分配比例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见表3。可以看出,该试验组中木荷不同器官生物量存在一定差异,其苗木总生物量为13.09 g,其中根系干物质量最大,为5.10 g,其次是叶,为4.84 g,生物量最少的是茎干,为3.15 g。各部位生物量在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例分别为:根38.961%、叶36.975%、茎24.064%,地下部分根系所占比例与地上部分的叶片部位所占比例相当,各器官生物量组成排列顺序为根>叶>茎,说明在木荷苗期生长过程中,根系及叶片生物量积累较大,应该适当采取增加施肥、补充光照等抚育管理措施促进植株地下与地上部分的生长。

2.2.2 生物量与苗期生长量性状相关分析。为探讨木荷苗期生物量与苗期生长量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对木荷苗期所调查各生长量性状(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数、侧枝数)与生物量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见表4。可以看出,苗期木荷的各器官生物量与所调查的5个生长性罹存在正相关性。其中总生物量、根干物质量、茎干物质量均与主根长呈显著相关,与其他性状呈极显著相关;叶干物质量与主根长不显著相关,与其他性状均呈极显著相关,说明木荷生物量的积累受侧根及侧枝影响更大。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1)不同育苗方式木荷苗期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在3种育苗方式中前茬作物是水稻的育苗地,其木荷苗高、地径生长最好,地上及地下部分鲜重值最大。

(2)育苗地的前茬作物对大田育苗木荷生长量的影响显著。前茬作物是水稻的育苗地培育木荷苗木,显著优于前茬作物是旱作物的育苗地。

(3)木荷幼苗各器官生物量累积量大小为根>叶>茎。

(4)木荷苗期的苗木总生物量、根系、茎干均与主根长呈显著相关,与其他性状呈极显著相关,而叶干物质量与主根长不显著相关,与其他性状均呈极显著相关。

3.2 讨论

本研究表明,不同育苗方式下,木荷苗期生长量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研究比较木荷不同育苗方式下苗木生长量性状可为后期造林苗木选择提供依据。在春季天气有利于造林时,选择苗木质量较好的大田裸根苗造林,可以减少造林成本;而在错过适宜造林季节,如在南方4―5月造林,则选择容器苗造林利于提高造林质量。

曾志光等[6]研究认为,木荷不同种源苗高、地径及苗木生物量之间差异极显著,木荷苗高、地径生长与种源纬度存在密切关系。在木荷育苗方式的试验比较上,大田试验育苗的苗木生物量、生长量要优于温室容器育苗,这与郑 坚等[7]在木荷容器苗的生长规律及质量指标的综合评价研究中的木荷容器苗苗期生长迅速、长势优良、在造林栽培中扮演着重要作用等结果有所差异,这可能与木荷种源差异及育苗地域、育苗技术不同有关。研究树木干物质积累的问题,一方面可说明其木材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可阐明碳循环的问题[8]。本文研究木荷各器官生物量结果表明,木荷苗木生物量组成排列顺序为根>叶>茎,且苗木生物量与其生长性状的相关性显著,这与余 琳[9]等对木荷苗木根系的研究结果一致。

4 参考文献

[1] 李振问,阮传成,詹学齐.南方主要阔叶防火树种的栽培与利用[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

[2] 田晓瑞,舒立福,乔启宇,等.南方林区防火树种的筛选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5):43-47.

[3] 阮传成,李振问,陈诚和,等.木荷生物工程防火机理及应用[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4] 蔡飞,张勇.演替过程中木荷种群动态的研究[J].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3(4):398-399.

[5] 吴道圣,王于荣.木荷造林试验初报[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9,16(2):207-210.

[6] 曾志光,肖复明,包国华,等.木荷地理种源苗期性状遗传变异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5,18(1):27-30.

[7] 郑坚,陈秋夏,王金旺,等.木荷容器苗的生长规律及质量指标的综合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0):36-41.

[8] 张萍,金国庆,周志春,等.木荷苗木性状的种源变异和地理模式[J].林业科学研究,2004,17(2):192-198.

[9] 余琳,张萍,周志春,等.木荷种源苗期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差异[J].林业科学研究,2005,18(1):91-94.

上一篇:糜子抗旱耕作栽培技术 下一篇:内蒙古牧民养老方式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