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分类管理实施对策研究

时间:2022-08-21 02:28:54

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分类管理实施对策研究

摘 要: 教学研究型大学具有“教学与研究并重”的特点,实施教师分类管理更加必要和迫切。结合教学研究型大学特征,深入分析大学教师分类管理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从教师评价体系、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绩效评价体系、薪酬体系等方面提出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分类管理实施策略,为此类高校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实现教师队伍的科学化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分类管理 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 实施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人才队伍分类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是结合高校定位与发展战略目标,通过设置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岗位,制定与岗位相应的考核激励政策,从而实现科学化管理高校教师队伍,使人才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清华、浙大等部分高校最早开展高校教师分类评价,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三大职能,将教师分为:教学型、研究型、教学科研并重型,浙大还单独设置社会服务型。不同类型的岗位考核体系不同,改变以往以科研为主“一刀切”的做法。

1.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分类管理的意义

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以教学、研究相结合,研究为重点”,与研究型或教学型大学相比,教学研究型大学中教学与科研型教师规模相当,学校应当更注重教师的分类评价与管理,以激励教师发展,带动学校教学与科研并重发展。

在高校分类管理与评价中,由于高校自身情况存在差异性,合理制定教师分类标准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能够明确引导教师向不同类型发展,有助于教师的岗位工作更专业化,同时符合人的发展具有个性化特色的客观规律,真正达到分类管理的目的。本文结合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征,深入分析大学教师分类管理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探讨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分类管理的有关对策,旨在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实施教师分类管理及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供参考和建议。

2.教师分类管理过程中的主要环节

在大学教师分类管理过程中,应当明确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通过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带动学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以教师胜任力为基础,通过标杆参照体系,对教师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以激励措施和保障措施为两翼,通过制定相应政策为教师专业发展保驾护航,如下图所示:

图 教师分类管理主要环节示意图

(1)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

大学要实现对教师分类管理的核心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实行分类管理过程中,要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根本导向。在不同岗位类型教师的不同发展阶段,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自身素质能力基础、个人发展目标,通过实施教师评价,引导教师制定较强的专业发展可行性短期目标和职业期望,激励教师自身的内在发展动力、职业自觉意识,促进教师在包括教育信念、动机、知识、能力、专业态度与规范等方面的专业成长。同时,引导教师将个人专业发展与学科、学校未来发展相结合,在实现个人专业发展的同时,或带动所属学科的发展,或提高专业教学水平,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2)以教师胜任力为基础。

实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对于教学研究型大学而言,教师分类相对比较明确,在制定不同类别岗位职责和考评体系时,应当以教师胜任力为基础,通过建立合理、公正的岗位职责要求及绩效管理体系,符合不同岗位类型教师事业发展期望,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满足学校不断发展的需求。如果岗位要求不符合教师的实际情况,将无法发挥引导作用。高校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当明晰学校教师的能力储备和未来要求之间的距离,对学校师资进行总体评估和合理配置;对于教师个人而言,可以根据各个岗位的要求,分析所需要的能力条件,论证各岗位职责的适应性,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激发自身的期望动力,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推动个人职业发展。

(3)激励效应。

在制定教师分类管理相关政策时,应当确保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起到激励作用。在“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前提下,从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两个方面,对不同类型教师的贡献进行评价,无论作为教学型教师,还是作为科研型教师,都要使其因贡献得到承认而受到激励。另外,适当拉开不同职位和不同能力水平人员之间的价值分配额度,引领教师的价值观念从“领工资”向“挣工资”转变,切实体现“优绩优酬”,使教师作出的贡献得到相应的回报,激励教师不断向前发展。

(4)保障措施。

在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实施过程中,“教学与科研同等重要”的意识氛围必须贯穿始终。学校应当在工作条件、工作氛围、培训机会、晋升机会等方面制定相应保障性的措施,营造学校教学与科研齐头并进的大环境,为不同类型教师发展创造和谐的氛围,最大限度地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

3.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分类管理对策

(1)构建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实现发展性教师评价与奖惩性教师评价相结合。

教师分类管理的目的之一是推动教师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专业发展方向,因此单纯的奖惩性教师评价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目前国内外高校教师评价主要有两种体系:传统奖惩性评价体系和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发展性评价体系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充分体现教师个体和学校集体共同发展进步的思想,能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奖惩性评价对教师的直接激励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因此,高校实现分类管理的首要问题是构建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推行发展性评价为主、奖惩性评价为辅的教师评价体系。

(2)结合学科特点及教师个人素质,引导教师做好个人发展规划。

大学教师分类管理目标之一是引导教师个人发展,因此做好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是实现教师分类管理的重要环节。由于在教学研究型大学中,存在各学科发展不均衡,以及一般学科、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多种类型学科并存等问题,必须通过岗位层次设计及复合考核指标,引导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个人基本情况制订个人发展规划。

对于教师所在的学科在学校处于引领和提升地位的重点学科,可通过适当增加研究型岗位比例,引导教师向研究型方向发展;对一般学科、新兴学科的老师,则从现状和未来发展目标着手,设置适中的教学与科研型岗位,引导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向教学或科研型教师发展;对属于基础学科的教师,应适当增加教学型岗位比例,突出教学能力在该类岗位考核中具有重要地位,引导教师向教学为主方向发展。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科的岗位设置的基础上,学校应当了解教师选择岗位类型后的职业期望,制定保障措施和政策扶持教师向职业目标进步,协助青年教师制订出适合自身特点又能保证其持续发展的职业规划,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及时了解未能完成短期目标的各岗位类型教师的困难,协助教师重新修订职业规划。

(3)结合职称与岗位构建多元多层次的绩效评价体系。

在教师分类管理中,不同类别岗位的绩效评价体系是实现分类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我国目前岗位聘任依然实行分级管理,其中专业技术岗依据岗位任职条件进行区分。在发展性教师评价思想的指导下,将教师分类管理与岗位设置相结合,通过设置不同职称级别、不同类别岗位实现教师的分类聘任。根据岗位职责和要求,为各类岗位的教师设置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和绩效要求,纵向由层级构建区分度,横向由类别构建区分度,从而构建以职称级别和岗位类别为主的多元多层次绩效评价体系。

对于不同级别不同岗位的教师,学校设置不同的考核标准和工作任务要求。如对于教学为主岗教师,应当对其承担本科生或者研究生的课程教学时数有所要求,绩效考核则侧重于对教师教学工作量、教学满意度、教学改革成果等方面;对于科研为主岗教师,应当明确其年度承担科研项目的经费额度最低要求,绩效考核则应侧重于对教师科研课题、专著、学术论文、专利等方面;对于教学科研并重型岗位,应当明确教师承担一定的课程教学工作时数,同时要求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达到一定的额度。

(4)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

合理的教师薪酬体系是实现教师分类管理的重要保障。教学科研型高校在构建薪酬体系时,首先应当明确“教学与科研同等重要”的理念,教师教学工作与科研创新只是分工不同而已,确保内部公平性,保证同一组织内部不同职位之间或者不同技能水平人员之间薪酬水平的公平性。薪酬设计应当反映岗位职责和能力的大小,与岗位特点、教师个人能力素质及实际工作绩效向关联。在具体措施上,实行教学积分与科研积分通用,实现不同类型岗位的教师薪酬达到统一的定价标准;实施教学与科研奖励,在设置高校科学技术奖励的同时,对长期奋战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也一样设置奖励,引导教师在教学方面取得成绩并有所突破。

4.总结与展望

结合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征及实际情况,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胜任力、激励措施和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教师分类管理的主要环节,进而提出面向教学研究型高校的教师分类管理对策,为高校实施科学化教师管理提供参考,进而提升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高校教师自身发展与学校学科发展相结合,推动学校实现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司福亭.论发展性教师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8):37-39.

[2]刘万海.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问题与趋向[J].教育探索,2003(12):103-105.

[3]卢昌宁,赵雪梅,蔡强,等.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和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1(06):1-8.

[4]李志超.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反思与建构[J].渤海大学学报,2010(05):15-17.

[5]吴凌尧.基于职称岗位分级设置的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研究[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2(04):5-9.

基金项目: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教师分类评价研究”(2012-R-2179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运行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13CGL069);江苏省高校哲学社科基金“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2013SJB6300029)。

上一篇: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发和利用社区文化资源探析 下一篇:新建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