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转千回仍是你

时间:2022-08-21 02:25:06

注定要与你牵手

至今想起我与车辆工程一路相伴,还是会默默庆幸,不是我对发动机和疾驰的机械多么地狂热,也不是临近毕业前的自我催眠,而是因为我从未后悔,或者至少我一直都相信。如今不少人进大学后开始抱怨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或者假想去另一领域会天差地别。具体是否是天才被传统埋没,笔者没法查究,但至少个人不喜欢时常把“要是、如果……的话”挂在嘴边骗自己的人,那样只显得悲情与幼稚。既然最后有缘相遇在一起,就一定将梦想与你进行到底,我对车辆工程如是说。

传统观念里父母最欣赏的是“仕”,即有能力有权力,其次是“专”,即所谓的专家,科学家工程师什么的就是成功的象征。当然也不乏开明的父母,认识到只要幸福就好,无论哪个行业都能够利己利人。我庆幸有着较为开明的父母,因为没有特别充分读文科的理由,故在高中时顺理成章地选择了理科。虽然日后证明我在数学和理化上确实没有天赋,但也凭着用功成绩还算不错。我们所在的省是试行平行志愿的省份之一,能在高考出分后再填志愿。拿着成绩结果,虽然跟大多人一样很不甘心,但我知道自己已经尽力了。填志愿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头疼的事,不过也有些所谓传统可以参考,比如对男生来说好像默认项就是理工科,而机械类则是默认项下面最为通用的选择。究竟是好男儿众望所归,还是误了谁的余生?只要填下后也就没有意义了。我也曾抱着几分勇敢与执着填了两所政法类高校,但后来证明还是和工科比较有缘,于是在深秋的贝壳(北科的谐音)遇见你——车辆工程。

既深又广的专业学习空间

当时毕业生人手一摞的《高考天地》里具体怎么介绍“车辆工程”的,现在早已记不得了。只记得对我来说,“车辆”比其他那些专业名词看着更具体而又更宽广。采到北京科技大学后,才明白同样的专业,在不同的院校有着不同的专业方向,例如北科车辆工程的强项是矿用车辆,或专用车辆,因为北科的前身是北京钢铁学院,有着明确的行业倾向。

车辆工程专业在本科阶段旨在培养有一定理工知识基础,并了解车辆理论、结构和领域技能的方向型人才。因此,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专业课程特别得多。对于为什么车辆工程的课程数相较其他专业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课余之间,我们还真地“费心”去研究过。实在型的同学如是说,车辆工程神合了机械、力学、电子、自控、环境、信息、材料、检测和液压等多学科知识,“车辆”本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使其必须有着数量相当的课程来匹配;文学型的同学则把其归为“围城”效应,学车辆工程的同学总觉得自己的课较别人多;无厘头的版本则是花了学费当然要一分钱一分货;当然也如我一样“随其自然型”——存在即是合理,既然我们没有机会去设计课程,不如安心地接受这样的安排……

在大一、大二期间,我们接触的专业课程并不多,特别是明确以“车辆”命名的课程比较少,倒是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一大堆。这些基础课既难学又不知道如何运用,看起来似是与专业无关,但到了后期专业学习之时,就会明白基础的理论知识才是深入学习的基础与后盾。因此,温馨提示一下,前阶段的基础课程学习虽然与梦想还隔着一层迷雾,但可以确定的是我要的未来就在那片浓雾之后,基本课学习完全放松不得。

到了专业课学习期间,在繁重的课程压力之下,我们感受着来自“车辆”的独特魅力。“机械制图”学起来相当让人头痛,但掌握熟练后则会有一种自己很“帅”很“强大”的感觉。由于该课程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如果高中阶段立体几何学起来很痛苦的同学面对该课程则有些棘手。待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以及更具体的汽车液压、发动机原理、汽车结构、汽车理论等课程——开设后,我们才真正进入了“车辆”庞大而复杂的专业世界。这些课程让我们明白了机械、力与速度的美。

所有学习工科专业的学生都会明白,工科不仅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这就导致了在数量众多的课程之外,我们还要参加数目不少的实践操作。以我所在的北京科技大学为例,在学习的同时,专业课程老师会组织拆装发动机来进行实物讲解教学,有时还会邀请几位同学亲自操作。

给人生赌下了所有信心

车辆工程是一门工科专业,与机械类专业联系紧密,但在专业课程方面又有不同。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可分为汽车、矿用车辆、轨道车辆、军工车辆等方向。车辆工程与机械类某些专业的共通点在于要学习掌握各种力学分析和机构分析,不同点在于机械类课程虽是构成车辆工程专业课程必不可少的项目,但却无法包容车辆本身的复杂性和产业集中性,汽车结构、汽车理论、车辆设计、运行材料、发动机、汽车文化等都是相较机械类更为具体的知识。另外,汽车行业本身也是各种制造业、服务业、原材料加工业等领域的汇集点,因此有着极其宽广的就业、发展方向。本科毕业后一般可以在一汽、北京现代、吉利等大型的汽车企业从事技术类工作,待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还可成为汽车行业的设计、管理类人才。

但对于我,却在学习之余,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条既工科又文学的发展之路。进入大学后似乎压力一下子都不见了,各种社团组织招新时,筛来筛去也貌似只有与文学相关的社团才比较靠谱,于是记者部、宣传部、《北科大青年》报社、《在贝壳》杂志,到后来写歌词、自学设计软件、带团队做文化……蓦然回首,才发现已经在宣传与文化的道路上走了这么久,而且一路上很忙碌,却也很开心很欣慰。

当我一头扎入文学的天地时,同专业的朋友会默默给我敲敲警钟:学习车辆工程毕竟是以从事技术工作为目的的,花费时间与精力在文学方面是不是有些不明智?于是在几次纠结之后,我希望在所学与所好之间找到一个联结点、平衡点。直到后来才惊喜地找到了一个方向——将工科背景、文化爱好与最终梦想都能结合,将车辆与文化相结合,并借着二者的特点发展成为足以改变一个人乃至一群人的生活。没有经历过这些的人们也许觉得难以理解,而在我看来,则是情理之中的巧合,或说是执着相信自己的曙光。

同类相竞——国内开设车辆工程专业院校速览

吉林大学——吉林大学车辆工程学科被认为是我国汽车行业公认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基础共性技术研究和开发基地。吾林大学车辆工程学科(原吉林工业大学汽车工程专业)成立于1955年,由原交通大学、华中工学院和山东工学院的相关专业整体搬迁组建而成。在汽车整车与底盘设计、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新能源汽车设计理论与控制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国内领先的研究和技术积累优势。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是我国最早设立汽车专业的三所高校之一,该专业主要专业方向有:汽车底盘、电动汽车、专用车辆、汽车电器、汽车车身等。学校车辆相关学科重点在电动汽车、汽车设计与结构分析、汽车电子与现代测控技术、汽车零部件设计与开发、汽车排放与污染控制技术、汽车发动机性能与电控技术、汽车营销与物流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合肥工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起源于1958年招生的汽车修理专业,迄今为止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7年被教育部列为国家特色专业。车辆工程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汽车动力学与控制技术、汽车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新能源汽车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车辆相关专业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60年,车辆工程专业在大型载重汽车、专用车辆、百吨级电动轮汽车、新型电传动、工程车辆底盘等设计与研究方面已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同时,还保持了在牙轮钻机、电铲、破碎机、井下铲运机、井下矿车,凿岩机具等矿山机械设计与开发、智能控制以及使用管理方面的传统优势。

上一篇:青春是踏上头也不回的火车 下一篇:如何做一位优秀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