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应用型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2-08-21 01:17:09

转型期应用型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长春光华学院,长春 130031;2.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长春 130012)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转型期发展的过程中应用型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滞后,并不能够有效地满足目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因此,本文旨在对转型期应用型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为人才素质和创新水平的提升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转型期;应用型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138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5- 0254- 02

0 引 言

目前很多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同质化较为严重,培养出的人才在社会上无法有效地发挥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很多院校为了适应转型期的社会发展形式,院校逐步转型为应用型院校,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使其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但是受到学校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很多院校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不重视,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1 应用型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概述

1.1 应用型院校概述

应用型院校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所形成的一种院校模式,这是相对于传统学术性院校而言的一种院校模式。

1.2 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人才培养模式是院校在开展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培养方式、培养目标、培养途径的综合概括。人才培养的过程需要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指导,形成特定的目标,相应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1.3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解读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实践课程。同时在培养的过程中,聘请企业人员参与专业建设,让学生了解到社会和职业发展的实际,不断提升自身的实际能力。

2 应用型院校创新人才培B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楚

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会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很多院校都在进行应用型院校转型,进行人才培养目标设立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够进行有效的思考和判断。同时很多高校在开展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往往缺少危机感,仍然以传统的方法进行人才培养,难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2 院校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很多应用型高校在的教师没有编制,教师的整体流动性较大。教师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思路并不了解,在进行备课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够达到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不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体来说,应用型院校的师资力量十分薄弱,不能够有效地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

2.3 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没有对社会职业发展的需求进行研究和分析,没有根据地区发展和学校发展设置专业课程,这使得学校学生走向社会之后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体就业率和学校自身的发展。

3 转型期应用型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善与提升

3.1 明确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调查地区和社会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同时应当根据学校自身发展实际来明确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这样能够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更好地明确目标,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2 提升院校教师整体水平

在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对于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开展培养的过程中应当首先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和外出学习,让教师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自身的认识。

3.3 针对学校自身发展设立应用型特色专业

应用型院校在开展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想提升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应当针对学校自身的发展设立应用型特色专业。这就需要院校要针对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设立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应用型专业,更好地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开展学校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特色,更好地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3.4 注重培养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在开展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开展特色专业和实践性较强的专科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应当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同时应当与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这样能够为学生更好地提供实习岗位,提升其实践能力,也为其适应社会和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在进行考核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实践课程的考核,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践课程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4 结 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应当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明确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升院校教师整体水平、针对学校自身发展设立应用型特色专业、注重培养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打破传统培养模式的束缚,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张D,于海燕.转型期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6(9):60-66.

[2]蒲明.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成人教育,2012(6).

上一篇:高校专业课教师信息素养提高策略研究 下一篇:浅析物联网安全特征与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