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有效思维 构建高效课堂

时间:2022-08-21 01:14:27

培养有效思维 构建高效课堂

【摘 要】有效数学课堂要从培养学生有效思维做起。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有效预设,反思建构、全面思考等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的思维氛围,启迪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关键词】有效思维;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有的老师在教法学法上下工夫;有的老师在课后辅导上加大力度;还有的老师在题型训练上寻找突破。除了这些,笔者认为培养学生有效的数学思维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培养有效的思维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学生个体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伊恩·斯图加特有一句话:“数学的全部力量就在于直觉和严格性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受控制的精神和富有灵感的逻辑。”有效数学思维也就是对数学知识在人脑中正确反映、认识的过程。学生通过直觉以真实的形象为对象,配合各种感觉器官直接获得的对事物的感知。培养学生的有效的数学思维,是在对事物的直观形象的认识的前提下,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达到积累知识和培养技能的目的。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有效思维呢?有效思维具有概括性、逻辑性、创造性等特点,教师要根据思维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培养。

一、创设情境,诱发思维

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效激活思维。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找准兴趣点,引发认知冲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思维氛围,为学习奠定厚实的基础。如教学“小数的性质”,课前预先布置学生到超市或商店里了解各种商品的价格。上课时先听取学生了解情况汇报,教师有意识记录一些价格。如20.60元、7.06元、9.90元、5.05元、208 .00 元等,然后教师提出三个问题:(1)商品的标价为什么都是两位小数?(2)像20.60元、7 .06 元、9.90元、208.00元这些标价,如果把它们小数部分的“0”都去掉,商品的价格有没有发生变化?(3)这些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而商品的价格却没有改变?这样,凭借日常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有效预设,激活思维

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形成和发展。”思是智力的核心,只有通过思维活动,学生才能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规律,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关注、分析学生已具有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使教学设计与学生的思维方式有效对接。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先 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正方形,问:“正方形周长与边长之间有什么关系?”生很快回答:“正方形周长是边长的4倍。”我又在正方形内画了一个最大的圆,如图: 然后问学生:“这个圆与正方形有什么关系?”学生观察后容易发现“圆的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正方形周长与边长有关,那么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呢?”生答:“直径。”“圆的周长与直径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独立思考后通过交流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一定小于4。真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在此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再创造的过程,并在知识的创造和形成过程中,学生有效进行缜密的数学思维,从而展开了探索之路。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通过知识问题化和问题知识化的设置,制造强烈的认知冲突,引发思考,促使学生对例证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新规则达成数学“形式化”,主动建立数学模型,让学生学会思考,感受数学逻辑性和魅力。

三、反思建构,升华思维

荷兰著名数学家费赖登塔尔教授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数学课上,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优化解题方法,拓宽解题思路,揭示问题的本质,探索一般规律。如;教学完分数乘法应用题后,进行整理与复习,让学生在交流中通过不断反思,最后建构起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标准量(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量。反思过程中,学生在知识的认知冲突中,加强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完善知识的认知结构。

四、全面思考,培养意志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较强的意志和毅力,不仅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学生创造和智力发展的精神支柱。古代思想家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 意思是说一个意志不坚定不顽强的人,他的智慧也不通达,他的聪明才智就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具有最持久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有效数学思维能力强,想问题严密而且科学,得出的结论有充足的理由、证据,前因后果思路清晰。只有这样才能教会学生学会思考,从而提高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学而不思则浅,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培养有效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持久和科学的训练。有效的数学思维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石,也是数学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郭思乐 《思维与数学教学》1991年版

[2]郑毓信《数学哲学与数学教育哲学》 2007年版

上一篇:在乐学情境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下一篇:小饼干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