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时间:2022-08-21 11:50:04

小议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摘 要】学困生时刻困绕着初中数学的教学,学困生对学习产生逆反的情绪,是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的一大障碍。本文就对非智力形成的学困生问题浅谈作者的看法。

【关键词】学困生;表现;转化

“数学学困生”:即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指在数学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心理品德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均不能达到课标基本要求的学生。数学学困生教育转化问题,因其各方面的独特性,一直是学校、教师和家长心中的一大难题。它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也直接关系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在新课改下如何寻求科学的对策,有效地帮助数学学习困难生摆脱困境,是提高数学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关键问题。经过多年教学的体会,我本人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以供大家参考。

一、关爱学困生,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唤醒学生的进取心

消除教师和学困生之间的心理障碍,是教师帮助学困生重新起飞的开始。学困生往往有自卑心理,他们往往因数学成绩不理想而愧于见老师,更不会主动地向教师提问,长此以往问题就越聚越多,思想负担越来越重,学习就越感到困难。因此,教师要更关心和理解学困生,平时要常找他们交心,多给他们一点情感,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向学困生传递亲切、理解和信任的信息。例如,给学生一个微笑,打个手势,拍拍肩膀,时而在练习中写几句赞扬话等都会给学困生无形的力量,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情感的桥梁,让教学的双边活动在情感交融中进行。爱心打开成功的大门,以真诚的爱去唤醒他们“沉睡的心”,打通情感障碍,只有这样,学困生才能敞开心扉,接受教育,去争取成功。

二、注重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首先,通过直观教学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理解概念、性质。例如,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我们可用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条铁丝,通过学生自己动手,问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铁丝之间有何关系?从而引导出上述性质。其次。加强对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让教学生动、有趣。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观察学困生的学习情绪,应恰当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及相关有趣的事例,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

再次,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挖掘数学的美,进行美的创造、美的教育;可以巧妙设障,营造悬念;可以进行教学的再创造,再发现,再探索等等,使得学困生在愉快的教学诱导下激发起对数学的兴趣。例如,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这节课时,让学生先说出方程的解,由老师猜出学生所想的那个方程,由于能百分之百地猜对方程,所以学生大为惊讶,好奇,迫切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猜出来的,于是就可因势利导,让学生观察方程的系数和方程的解,观察两者之间的联系,于是学生兴匆匆地去找了,效果比老师讲述好多了。

教师还应注重情感教育。学困生尤其需要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当他们失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心理抚慰,主动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和克服困难;当他们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如尽管已经看出学生某道题的计算是错误的,但还是以亲切的话语启发学生,使学生既能感到自己的进步和希望,同时又找到了自己的错误与不足。

三、注重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意志,激发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意志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对其智能的发展是有强化和推动作用的。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克服困难的机会,通过教师积极启发诱导和学生自己的努力,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由于学困生上课思想不稳定,兴趣容易转移和分心,在课堂上教师要不断以目光、表情、手势以及声音的变化或者作必要的停顿来警示他们,使其感到自己始终置身于老师的关注之下,从而自觉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学困生依赖性强,不爱动脑筋,抄袭作业,教师要教育他们认识到做作业是自己学习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独立完成作业虽是长期的艰苦的事情,但对学习有利,让他们明确要善于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在认真复习的基础上,“强迫”自己去独立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优化课堂教学,激活学习数学的实践操作能力,放大学困生转化途径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每堂课应使每个学生都达到教学要求,做到“堂堂清”,才可以促进学困生转化,所以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是转化学困生的工作重点。

1.分层设计练习和试题,给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

我在一堂课内安排三次反馈。第一次反馈――检查上一节课内容。用五分钟时间要求学生做出一道或者是两道习题,对学生起到警示作用。第二次反馈――尝试练习。如发现问题,及时补充讲解,起强化、调节作用;第三次反馈――课堂作业,如再发现缺陷,当堂就能补救。精心设计每个练习,做到有的放矢,在反馈基础上,重视讲评,具体地帮助学困生弥补知识缺漏,使之切实掌握所学知识,并在实际运用中,逐渐形成技能技巧。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对学困生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困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在出试卷时,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的,并在考试前对他们提出具体的要求,对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这样就可能使有些学困生经过努力也会得较高分数的机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成功感,逐步改变他们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逐步培养他们,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

2.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增大他们向优等生转化的机会

学困生的情感都较丰富,他们非常需要教师的关心爱护,教师要给学困生创造“闪光”的机会。比如课堂提问要适应学困生的最近发展要求,课堂板演也让学困生一显身手,课堂巡视要让学困生感到学有靠山。当他们在学习上或行为中出现“闪光点”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和肯定,唤起他们沉睡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哪怕是课堂上专心听讲,我们都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可以让他们体会到信赖、满意、亲切的情感,从而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以满腔热情投身到学习中来,增强向优生转化的勇气。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河,无以成大江”。学习也是一样的,学困生之所以学习不好是多方面原因所形成的。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注意采用上述方法,对转化学困生的帮助极大,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也有极大的帮助。只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引导培养,那么我们的汗水定会得到回报的,学困生也会成为理想的好学生。

上一篇:培养阅读技能,激发阅读兴趣 下一篇:浅议作文批改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