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兰德战略升级 大数据创新传媒生态

时间:2022-08-21 10:18:39

美兰德战略升级 大数据创新传媒生态

11月17日,由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兰德”)主办的“2016美兰德战略升级与视频生态数据创新峰会(暨第十八届中国电视频道覆盖及收视状况调研成果会)”在京举行。

会上,美兰德公布了“2016年全国电视覆盖及收视状况调研成果”“全国电视覆盖及收视状况专家组鉴定结果”和“2016年视频网络传播大数据调研成果”,并对国内首个视频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蓝鹰视频大数据平台进行全新首发及演示。18日,由美兰德与中国广告协会电视分会联合主办的第一期“兰智汇学院――视频大数据价值创新系列培训会”举行,对视频大数据分析与内容营销创新进行探讨。

卫视频道与移动终端持续走高

会上,美兰德媒体咨询董事总经理崔燕振了“2016年全国电视覆盖及收视状况调研成果”。

报告显示,将近三分之二的全国观众以有线数字电视为接收方式。截至2016年8月,全国IPTV用户达1.27亿人。2016年全国互联网电视用户数量同比增长96.7%。

同时,1999-2016年,全国卫星电视频道累计覆盖规模年均增长率为9.9%。其中,中央级卫视年均覆盖增长率为8.0%,省级卫视年均覆盖增长率11.3%。全国每户居民家庭平均可接收卫视频道数量持续增加,2016年约44套。

报告显示,2016年电视媒体接触率仍以绝对优势居首位,移动终端接触率持续增长,同时电视广告仍受用户信任,新媒体广告信任度有待提升。

随着4G网络普及以及移动终端多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观看视频与直播。2016年全国网络视频用户达6.83亿人,较2015年净增5800余万。

全国电视观众中,使用手机登录社交媒体的用户近九成,每天分享3条以上内容的用户超过25%。

新兴购物渠道蓬勃发展,手机购物发展势头尤为强劲。2016年全国手机端购物用户同比增长81.2%,总规模近3.1亿;电脑端购物用户1.79亿,较上年下降;电视购物用户增至1300余万。

大视频时代全面到来

美兰德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网络视频用户同比增长近6000万人。全网节目视频点击总量同比涨幅超过40%。网络视频消费内容不断升级,并深度融入生活,年轻高知用户是主流人群。

美兰德媒体咨询总经理助理兼研究部总监陈洲分享了“2016年视频网络传播大数据调研成果”。陈洲认为,以视频内容、用户端为连接点的大视频时代正全面到来。2016年,上星频道网络传播呈现出强势频道网络传播效果显著、年轻化定位+大片化制作+IP化运营是成功关键要素等特征。

2016年新闻节目网络传播中,央视新闻栏目表现强势;省级卫视突出差异化优势;随时在线的用户习惯促使移动新闻客户端竞争趋于激烈;“新闻+黑科技”跨界协作加速新闻节目制作与传播变革。

2016年综艺节目网络传播中,综艺节目爆发式增长,原创节目顺势猛增;综艺类型多元化发展,其中竞技类、喜剧类热度较高;节目编排不断创新,呈现出四大特征――密集播出、主打“4+3”模式、发力周日档、强化矩阵效应;“综艺+直播”风口来临,开创直播新玩法;粉丝经济优势凸显,综艺节目艺人选择成关键;网络综艺迅猛发展,高产质优实现突围。

2016年首播电视剧网络传播中,高投资、高颜值、强阵容成为大剧争鸣时代的突出特点;周播热度持续攀升,季播剧发展态势初显;青春、民国、都市情感题材依然魅力不减;多元化IP运营助力爆款萌生,广告植入手法不断升级优化;网络自制剧制作升级加码,品质精良网剧深受用户青睐。

首发“蓝鹰”视频大数据平台

会上,美兰德咨询总经理助理、市场部总监兼视频大数据项目总监金桂娟进行美兰德视频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蓝鹰视频大数据平台的全新首发及演示。

金桂娟表示,融合传播背景下,大数据已经成为传媒行业标配,美兰德咨询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成功转型为视频领域的大数据分析专家,形成十大研究对象、五大基础数据库,具有全面多维、灵活便捷、开放共享、深度钻取、实时更新和智能高效等六大特点,实现全网节目监测、多维指标分析、每日海量数据抓取,建立了中国传媒领域的顶级数据平台,真正实现从数据到价值的转换。

蓝鹰大数平台集多种基础应用功能、可视化功能、数据分析功能于一体,对不同维度信息的各种标签、信息、特征等进行提取和分类,可以深入细致地对数据进行不同角度地分析,可实现行业竞争格局分析、日常监测报告分析、内容传播价值分析、频道/节目/剧目/专题分析、影视公众人物人气分析,引领传媒大数据平台化时代,指导视频领域制播环节。

作为全国首个传媒领域视频大数据自动化服务平台,蓝鹰从内容制作支撑,到推广营销指导,到传播效果评估,再到趋势预测判断,引领了传媒大数据平台化时代指导视频领域制播全环节的工具。

当今环境下媒体的创新与转型

“当下的数据通道使数据形成个性化分众化服务,同时具有洞察和评价作用。”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认为,制度、市场、技术都对传媒行业的发展产生原生性、革命性的影响。他认为,VR技术是新兴的连接人与人的方式;直播因增加社会流动性、扩张人的生活空间将有广大的发展前景;得新媒体者得天下,得人心者得天下,得关系者得天下,得数据者得天下。

新华社音视频部主任、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陆小华认为当下的传播力并不是使用互联网工具就可自然获得,引导力必须给予新的理念和规律重新构建。

“传统的内容为王已经落伍,‘内容+’成为新趋势。”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产业与新媒体研究部主任黎斌认为传统媒体应尝试“内容+内容、内容+技术、内容+用户”等多维度创新,以寻求创新突破之路。

对此,北京流金岁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俭表示赞同,他认为传媒行业是实践性强、不创新即灭亡的行业,传媒行业进行内容创新离不开三点:具有融媒体观念的首席覆盖官、内容转换技术的创新和重视直播技术。

世熙传媒副总裁程十卉对如何提升节目创新进行了阐述,“职业化素养的提高和科学化生产流程的建立,是寻求实现电视与网络内容创新突破之路。”

舜风传播董事长王恩杰看来,伴随广告主要求的不断提高,广告主品牌与节目内容调性的统一及匹配、两者价值观的相互融通成为节目内容创新的一种新方向。

纪录片方面,北京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认为其“真实”的特性,是目前信息传播到达率最高的视频内容,从而拥有了较高的产业带动可能性。

(秦霍然)

上一篇:好莱坞反垄断史上的较量 下一篇:《我不是潘金莲》: 冯小刚的“小疙瘩”和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