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时间:2022-08-21 09:56:02

关于职业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针对职业高中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和信心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就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改进、学法引导和综合素质培养等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使学生掌握了学习数学的基本策略,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情感和数学学习的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教学内容

一、前言

数学课是职业高中学校的文化基础课,因此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觉积极的参与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根据职业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职业高中生的生源情况及表现

职业高中学生一般情况下数学思维较差,这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为学习时没有兴趣,不想动手。究其原因,并非是其智商低下的缘故。造成差的原因主要是在小学和初中的某一学段因在学习数学中发生某些困难,从不大喜欢数学到惧怕数学,使其数学的兴趣、情感、意志得不到提升。他们在初中饱受和体验了来自学校、教师、家长、同学的经常的否定、批评,甚至歧视,从而导致自信心的严重挫败,有的对学习完全丧失兴趣。因此,提高职业高中生数学学习的成绩,必须对学生的现状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教育干预,实施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把从对数学学习的惧怕中解脱出来。

三、教学改革尝试

1.注重教学方法改进

由于所面对职中学生的实际现状,传统教法不全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在教学上由以往注重学科基础知识传授,变为学科基础知识传授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相并重,在教法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大胆将数学与生活、与专业学习、与企业中的实例相结合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选取一些学生熟悉的事物,针对其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进行讨论和探索,最后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深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他们利用数学眼光看问题和建构数学模型的意识,培养了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并根据学生不同能力层次将学生分层次开展因材施教教学,更加注重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适时进行探究性教学。并在学生实习之前有针对性地布置数学大型作业。让学生带数学问题参与实习,进而体会到数学知识应用的好处,有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使数学教学效果更大提高。

职业学校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学习习惯千差万别,非智力因素方面差异较大,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仍采用同一教学目标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势必造成学生的学习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实施分层教学。即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使人人学有所获,职高数学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首先根据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具体要求,设立三个层次,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数学基础,认知水平和能力发展的意愿,自愿选择不同的学习层次。其次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专业需要,认真研究各层次相应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对高层次学生实施高目标教学,讲授内容可以更深更宽一些,适当拓展知识面,着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能力,采用“重灵活、多变化、主动学,促能力”;对中层次的学生实施中等目标教学,讲课进度慢一些,着重于启发诱导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培养,采用“重基础、多练习、跟着走、勤反馈”;对低层次学生施以基本目标教学,发挥他们的长处和优势,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自觉性,逐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采用“低起点、搭台阶、拉着走、多鼓励”。实施分层教学,应在保证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分别制定出不同的教学计划。职高的育人目标是培养中初级的应用型人才,在课程内容深度和宽度上强调“必须、实用、够用”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引导、任务教学、创设情境等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2.注重学生学法引导

学习数学不仅要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学习热情,而且还要有科学的学法,“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好的学习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形成,将使学生受益终生。当前职中学生普遍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为此在教学的各阶段有意识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给学生介绍各种不同的学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融会贯通,掌握适合自己的学法。在具体作法上,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常规抓起,对学生的预习、听课、笔记、作业、小结、复习等主要环节,制定明确的学习常规。如在预习常规上提出“拟定提纲、有备而习、明确重点、找出难点、记下疑点”;课堂常规:“带着疑点听、多观察、勤思考、重参与、求效率”;课后常规:“认真复习、整理笔记、总结知识、勇于质疑”;作业常规:“先复习、后作业、字迹工整、书写规范、表达准确,错题重做”,并且严格检查落实。同时要教会他们如何在阅读中、做题中理解概念、公式,归纳做题的方法,从而总结出一些题目类型,得出规律。教会学生怎样进行分阶段总结,怎样整理归类学习资料做好笔记,怎样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怎样用类比手段进行知识的反馈,将所学知识落到实处。

3.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基于企业需要有新观念、能够不断从事技术创新、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有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的职业高中技术人才。职业高中数学教学应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具有不仅使学生学知、学做,而且使学生学共同生活,学共同发展的目标任务。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应用各章节阅读材料教育学生,新观念不仅包含对事物的新认识、新思想,而且包含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作为新人才就必须学会学习,并不断地学习,获取新知识以更新观念。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表现对已解决问题寻求新的解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和创新。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教学问题情境,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探索过程,发展创新能力。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需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解决。比如宾馆客房应如何定价能使出租收入最大;渔场主怎样经营既能获得最高产量,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个好的产品营销方案怎样设计能快速得到市场认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教学中经实践应用问题解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让学生对一个数学问题或实际问题设计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或模型,有力提高了学生的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团队精神是一种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工作精神。在数学教学中要设计一些能让学生互相配合能解决的问题,增进学生协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使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会团结合作,认识到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改革热潮中的冷思考.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9).

[2]陈辉志.新教材中的问题情境创设.湖南教育,2003,(6).

[3]钟启泉等.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2001.

上一篇:寻找开启单元习作大门的钥匙 下一篇:高中英语学困生的实际情况与相应的转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