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来,势起,使命达

时间:2022-08-21 09:19:01

本来采访李永新是想让他讲讲成功之后做的事,

因为他在四川北川县做了一家社会性企业——一个茶场,

所有的利润都返回茶场继续经营,也就是说永远不挣钱。

但永新断然拒绝了:

“千万别这样说,我们才哪跟哪呀,跟世界500强相比,

我们也就是微小企业。远远谈不上成功。”

年收入规模不小,而且还在高速增长,

遍布全国几百个分校,几乎覆盖各个地市,

10来年永新把公务员考试辅导做到这样大的规模,

占据了市场半壁江山,

在大家眼中,怎么说也算是成功。

然而和他一下午的畅叙之后,

我明白了,他认为的成功,

是与使命、帮助、善良等连在一起的,

但惟独与钱无关。

辅导,72小时没合眼的动力

《大学生》:你的成就感是什么?

李永新:我的成就感,就是实现使命。人都是有使命的,并会慢慢去思考来到这个社会上的使命是什么。我非常相信这一点。

《大学生》: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使命?

李永新:它是一种先天的东西,比如说你从小可能就乐于助人,你觉得这很自然,就应该是这样子,但慢慢你会发现这是个不同的特质,不是所有人都这样子。当你把帮助别人做成你一生比较大的事、重要的事或者以后最重要的事,你会发现这可能就是你的定位,是老天让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使命。我大概是2008、2009年对此更加清晰了。

《大学生》:为什么是那个时候呢?

李永新:我不知道,其实以前冥冥当中也会有一种感觉,但是那个时候更加清楚,会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说出来,之前可能说不出来, 2008年的某一天突然就能够说出来:“老天让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使命就是这个,你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身边的人,然后再往更远帮助,从企业来讲帮助你的客户、帮助你的学生。”

《大学生》:你在北大上学时当班长是因为这种特质?(永新是北大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现政府管理学院)99届毕业生)

李永新:没错,就是这种特质。我刚到北大的时候他们很奇怪,没见过这种人:所有的事情不是为自己考虑的,全是为你考虑。怎么有这种人呢?

《大学生》:举个例子?

李永新:比如说选床吧,一般一开始会选择个靠窗的下铺,觉得方便,不用爬上爬下。后来发现靠窗的下铺不好,应该选个靠窗的上铺,因为下铺有人坐,很快就把床坐脏了。但我不是这样,你们选吧,你们选完之后最后给我就行。所以我那个位置从来都是最差的,就是在靠门口下铺,大家一推门就可以到我那儿,然后坐下。

《大学生》:您这么做应该能影响到身边的人吧?

李永新:我觉得肯定影响到了。我同寝室的那几个哥们也比较仗义,在利益面前愿意舍弃了。我们寝室六个人,现在四个人都在我们公司。公司的人对他们的印象都是比较大度。

《大学生》:这就是领导力。

李永新: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帮助别人,这是我的使命和追求。

帮助别人时心中会充满爱。你特别爱学生,你看到学生那个东西不会,你看到他那么辛苦却考不过这个考试,你就会特别难受,你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帮他。这心情学生是感受得到的。

同事都知道我有个纪录72个小时不睡觉给学生辅导。我坐在这儿,400个学生,16个人一组,一组一个小时左右,一波波过来,我给他们辅导申论文章,一个个看他们写的文章,一个个分析。那时我白天上课,晚上就一组一组过,他们排好班,12点钟哪组来,1点钟哪组来,2点哪组来。

《大学生》:夜里1点?

李永新:对啊!4点、5点、6点、7点、8点哪组来,好,他们全部走了,我一直在工作。然后9点钟再上大课,上完大课晚上再继续干。一连3天72小时!为什么能撑住?就是实在太爱学生了,因为学生太需要你了。他就需要你给看一下:这是最牛的申论的老师,给我看一下我的题目到底哪里有问题?文章结构问题在什么地方?我的开头、结尾和立意还存在什么问题。你给他指导哪怕就一点点,对他可能就有本质提高。所以他们下课后会把你堵在那,让你帮他们看。我就说你们别堵了,你们排好班,每个人的我都看一下。

缘来,势起

《大学生》:你没做其他的行业,会不会做教育跟你的天性有关?

李永新:我觉得肯定有关系。当然不是说我不可以做房地产,我可以做得很成功。但是为什么做教育?为什么做公务员考试?是很有机缘的。本质上和你的使命是有关系的。

我为什么创业?我一开始并不想创业,我想去读研。当时我可以保研,但是同班的哥们也想保研。我一看他那么焦虑,我说算了,我不读了。但那时候很多单位面试都已经结束,就只能去做点别的,就创业吧。

这跟上面说的天性有关,不忍心看着哥们儿的日子那么焦虑,你想帮他,那就只能退,创业去了。未来要做什么你是不知道的,你只要追随天性、使命就完了,这种追随是无形的。

我们一开始做家教,做得很赚钱,那时候《北京晚报》做一期广告几千块钱,但是马上就会收入几万块钱。我们做高考状元演讲也挺赚钱的。又做奥数做得也挺好的,但是最后发现:给孩子讲课你觉得没乐趣。那时候我没在一线教奥数,是我们现在的一个副总裁在教。他说这个没意思,对小孩先告诉他要注意听讲,40分钟课里15分钟在讲注意听讲。

后来做高考复读,面对的孩子大了,挺好的,但是你会发现你自己讲不了课,你要请一帮名师、特级教师讲课。这些教师都很牛的,给了钱才讲课,不给钱不讲课,给多少讲多少,他们很难考虑学校的发展,学生需要课后辅导他们也很少管。我很理解他们的做法,但显然我们不能掌握这个辅导的核心资源,自然也就做不好。所以要做就做自己能够完全掌控的,而且是自己喜欢的,能有沟通、互动和交流的,那就是公务员考试,我们有专业背景,自己上去讲课就好。跟大学生可以交流,又喜欢。

所以你看,人的天性一步一步引导你,全给你引导好的。

2001年,我们做公务员考试辅导的时候根本没想到能挣多少钱。当时市场并不大,我们招300个学生,一个学生收240块钱,一年只有7万块钱收入。但对我们来讲吃饭问题就解决掉了,而且自己很快乐,那就做吧。

《大学生》:如果没有2007年公务员考试辅导市场的爆发,现在你没有做这么大,那你会……

李永新:我仍然会很幸福。大小是相对的,跟大企业比我们小微企业都算不上。但是我们很高兴。扎扎实实在做,不要想别的。(公司)很可能将来会成为非常了不起的企业,我认为完全有这种可能性,因为中国教育市场是井喷式发展。美国服务业当中教育和医疗是主要的两个支柱产业,而中国教育行业尤其民办教育才刚刚发展起来,中国教育资源太稀缺了,很多教育服务跟美国、日本、韩国,还有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根本比不了。非常可能有教育机构成长起来,将来成为世界五百强。但是你不要想那些,跟你没关系,你只管做好你的事就完了,势到了你想不成为第一都不可能;势没到,你就是小微,微尘一样。所以你不用在乎大小,成功失败都不重要,好好做就行了。

比如说中公教育,我们十年前怎么也想不到会做到今天这个规模。一开始我们也就是面对一件一件小事,然后认真地做好,把课上好,把学生带好。那时候,我们睡地板,一天工作时间比现在长、比现在努力、付出比现在多,但,势还没到。2007年、2008年公务员报考人数从18万增加到31万,从31万增加到54万——翻番式增长。势起了!

有意思的企业

《大学生》:现在你们的员工多了,你如何把你的这些理念感染到所有员工?让他们牢记“帮助”这种感觉——做辅导肯定也是帮助。

李永新:没错。这是企业文化的融入问题,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要完全贯穿,这就对劲了。中公的价值文化是“做善良的人”,就是希望你有颗善良的心。人们为什么会去帮助别人?源于他善良的心,看不了你苦,我心里很难受,所以我就想去帮助你,就这么简单。所以帮助别人源于一颗善良的心,一颗有爱的心,有同情心的心。

《大学生》:帮助从善良上长出来的。

李永新:对,从善良上出来的。中公的核心价值观叫“做善良的人”,我们对员工的管理也要体现这点。从入职开始所有导向是员工导向的,你的职业发展规划全部给你规划好、设定好,让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要为你的成长服务,我要给你提供培训,我要给你提供非常好的领导,我给你提供很多失败的机会和改错的机会。这样去成长。我们的福利要上去,我们提供免费午餐和晚餐,健身中心,免费的洗澡地方。这样每年要从利润中拿出几千万。

《大学生》:你想用什么词来评价这个企业?

李永新:我觉得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企业。我们不再简单追求利润,我们真正追求的是让员工很快乐、很幸福地工作,让学生能够真正得到帮助,这是我最有乐趣的。我已经不在乎这个企业利润率是多少、一定要赚多少钱,这个企业成功也好、失败也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当下我们这些人干了一个事情,很快乐、很充实、很享受。

双十一我们搞活动,一个淘宝店销售书单天就达到几十万。编辑部原来是编书的,现在300多编辑把自己变成客服,在淘宝的旺旺上做咨询。还有将近100人在库房打包,一天下了几万单,得发出去啊。他们准备了24小时,然后又坚持了48小时,很多人都是两三天没睡觉,这靠的什么?靠金钱吗?根本已经不是金钱的追求了,完全是享受其中,大家一起拍照、纪念,然后留影。我也是,零点的时候我在那,庆祝到凌晨三四点钟,早上七八点钟,我来到公司。就是这样子。你说辛苦,但是我们从来不觉得辛苦,我们觉得很有乐趣,非常高兴。

《大学生》:做茶场这个社会型企业是怎么考虑的?

李永新:也是源自想帮助别人。其实也不一定是茶叶。

《大学生》:也可能是蚕丝。

李永新:对,没错。这很巧合,有很多机缘在里面,我们一直想干帮助别人的事,做一些学校也好、社会型企业也好,但是具体怎么做,并没有很明确的切入点。大学同寝室的同学在西南财经大学做社工系的副系主任,社工系就干这方面的事情,他需要企业支持,这不是一般的企业可以投的,一投投一千万元进去。我们愿意做这事,双方一拍即合。西南财经大学和我们,还有当地民政部,三方在北川共同建设一个茶的企业。

汶川地震后,西南财大去考察的时候发现当地有一个村子就剩村长的女儿带着几个人,他们生活很困难,他们有茶山,但是他们没有办法去卖,和外面对接不了。所以西南财大就做了个社会调研项目,围绕怎么帮助这些人更好地生活,在这个课题的基础上我们把它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社会企业,帮他们把茶山买下来、包下来,然后采茶、经营管理、面向全国销售。我们投入启动资金一千万,这一千万不拿回来就放在那了,有了收益就返到茶厂里去,这个企业就活了。

我们还跟北川县政府合作开了五个社工中心。北川地震后建新城,把五个镇全部挪到新城来了,形成五大社区。社区里有很多的问题,有的人可能没工作,也没有什么业余生活,农村人一下进城了很多不适应。这时候就需要社工中心来帮助他们。我们和北川县政府合作建设五个社工中心,由当地政府出场地,我们出所有的装修、人员、设备、资料,包括图书资料、各种娱乐设备、各种心理咨询室,还有健身场所、娱乐场所。

《大学生》:你的同学来做这些项目的策划方案?

李永新:对,没错,他来做整体规划,我们来出钱出人。我们四川有18个分校,去了很多人。我们一起搞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模式,把它建成社会企业,企业盈利赚钱,赚钱之后再循环着去把赚的钱投入到五个社工中心区去,因为社工中心一开始的投入是一次性的,还要继续有投入。作为企业来讲输一次血可以,不能持续输血,最好让它自动运转,这是这个社会企业的优势之处。这个项目还被民政部评为社会公益二等奖,挺有意义的。

《大学生》:现在服务了多少人?

李永新:整个北川实际上基本都服务了,十几万人。北京总部和分校经常派一些志愿者去,比如有些需要心理咨询,需要人和他交流,他失去亲人之后很孤寂,志愿者就可以去陪他聊。

最大的遗憾

《大学生》:今天聊得很畅快。最后,您有一些什么遗憾的事吗?

李永新: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把学生服务好。现在说句心里话,我觉得最遗憾的一件事情是当年我做高考复读的时候,当时我有决心,我真是这么想的,我说我要做最好的复读学校。然后对家长说,你们把孩子交给我肯定可以放心。很多家长非常相信的,他能感受到我内心那种真挚的情感。但是我后来发现其中有很多问题,不是我一个人可以操控、说了算的。我还有两个合作的人,那一年他们先干了半学期,很多事情已经很困难了,然后交给我做。我把那时赚的钱,三十几万全都投进去给学生做服务。即使那样我仍然觉得很对不起他们,人家是高考啊,实际上相当于耽误了一年啊。虽然我后半学期采取很多种方式去弥补,但还是不如人意。

那大概有三十几个学生,我一直觉得很对不起。当时就想,我如果将来企业做好了,他们有任何需要我支持和帮助的,我肯定全力以赴。后来我们做公务员考试辅导起来了,有个公安大学的学生来,就是我那个复读班的学生,他复读了一年考上公安大学。我们那时候已经是公务员考试的领先品牌了,我是名师了,他正好来辅导,我免费给他辅导,他后来考到北京某区公安局。这让我觉得安慰。但这只是一个学生,三十几个学生将来我肯定会找到他们,看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那些孩子都非常单纯,非常好。他们很相信我,最后这事没有做成,虽然,我已经尽了作为那个时候的李永新所有能做的最大努力了,但是从客观上确实是耽误人家了,我非常遗憾。

这是我最大的遗憾,是我这辈子要面对并要解决的问题,我要找到他们,看看他们有什么需要我的帮助。

上一篇:王国维与罗振玉之诗学关系 下一篇:一次班会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