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数学学习评价表”,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时间:2022-08-21 09:02:50

巧设“数学学习评价表”,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摘要】为了唤起学生自我能动学习、自我管理学习的意识,教师可以设计“数学学习评价表”,作为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载体,既反映出学生对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又注意学生的情感态度,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有效地发挥评价表的导向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学习;评价表;自我;导向作用

在现行的评价机制中,我们往往只关心学生阶段的、期末的学业评价,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多半只停留在学生课堂上回答与课后练习上。“是为了不教”,教学和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唤起学生进行自我能动学习、自我管理学习的意识。这样的评价才真正有效,才能为学生指明发展的方向,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

我们的任务是找到一种载体,这个载体应该能够反映出学生知识理解的程度、掌握的力度、思考的深度,还能从中看出学生的情感投入与态度,更能发现学生的不足,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我们找到的是一种过程性评价操作工具,这就是“数学学习评价表”。下面就介绍一下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数学学习评价表”进行有效的评价,发挥它们的导向功能。

一、评价内容综合化,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考虑到完成一个知识结构的教学,需要2周以上的时间,

我们拟定每2周进行一次数学学习评价,每个学生都要填写“数学学习评价表”。评价内容有以下3个方面。

1.课前准备:准备学习用品,复习旧知识。

2.课堂表现: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认真思考、回答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自觉完成课堂作业,书写规范;能提出与数学知识有关的题;会用不同的方法解题;积极主动与同学配合,进行小组讨论或操作活动。

3.作业情况:按时完成;书写规范、整洁;正确率高;及时更正错误。

“数学学习评价表”的核心内容是从课堂参与、合作交流、思维活动、情绪发展等方面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是一种过程性评价的载体。

“课前准备”是上课的前奏,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做好课前准备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

“课堂表现”是评价表中内容最多、最重要的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以课堂学习的方式进行,它能反映学生接受知识、发现知识、理解和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还能反映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与人交往态度、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参与的深度,这是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课堂评价的重要内容。

“作业情况”是评价学生完成课外作业情况,它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形成解题的技巧,及时反省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缺漏及时弥补,防止和减少遗忘。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和强化,对所学知识具有巩固、迁移作用,对学生的情感、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促进教育作用。

根据学生的表现,分为A、B、C、D四个评价等级。从学生填写“数学学习评价表”的反馈信息可以知道,所有评价项目中,没有学生被评为D级,被评为C级的项目和学生也是极少数,大部分的项目都是A级。如果某个学生的某个项目得到B级甚至C级,那就是他自己不足的地方。在“我想说”的部分学生进行自我剖析,知晓自己需要改进和反思的地方。“教师寄语”是老根据“数学评价表”提供的信息,了解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成长指导方案,是学生前进路上的风向标。“数学学习评价表”就是这样起着“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为他们指明努力方向,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完善

首先,这种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每2周进行一次评价,学生能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学生的课内、课外学习活动在教师督导下自我约束、自主完成,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对作业负责、对学习负责的态度。其次,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例如:小胡同学在“作业情况”4项评价指标中,自评、互评都是只有一项得A,其他3项得B,在“我想说”写着:“我要及时更正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写字不能马马虎虎,画线要用尺子,规范写好10个数字。”如果学生不断地通过对作业内容、过程的认识和对作业结果的验证,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自主改进,那么自我完善的目标也将伴随这一过程逐渐得以实现。

(二)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好的习惯使人事半功倍,在学习上能得心应手。但好的习惯的养成,需要靠持之以恒的践行。例如:小袁同学在“课堂表现”5项评价指标中,自评、互评都有2项得B,在“我想说”写着:“我要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认真思考,正确回答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另外,我还要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必须做到!”从这可以看出孩子的决心。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上课积极参与、善于思考,不但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不良的习惯得不到纠正,必将影响其将来的学习。“数学学习评价表”的长期运用,伴随着学生每一天的学习,帮助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明确努力的目标,一天比一天进步。“数学学习评价表”在培养习惯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应该长期坚持使用下去。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促进学生的发展

“数学学习评价表”在运用过程中,采用自评、互评、师评。自评使学生本人也成为评价主体,有利于正确认识自己,调动本人的积极性。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心声和兴趣,在真实的参与过程中提高和发展自己。

互评是同桌同学的相互评价,这对学生全面客观地了解评价自己是很有帮助的。评价他人时,要本着既有肯定、又有否定,要善于发现赏识别人的优点,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评价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促进同学间的合作发展,可以激励学生共同进步。

师评是教师根据学生自评、互评和自身了解掌握的情况,对学生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例如:课堂表现评价的其中一项“能提出与数学知识有关的问题”,小关同学的“自评A”,“互评B”,小关跟同桌的小张争论起来,小张认为:小关不积极举手发言,偶尔提出与数学知识有关的问题,所以,我评他B。小关认为:在质疑环节,我经常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也算与数学知识有关的问题,所以我自评A。老师听完两位学生的陈述后,说:“自己不懂的问题,能勇敢地提出来,这种学习方法好吗?”两位同学异口同声说:“好”。老师接着说:“不明白的问题与数学知识有关吗?”小张微笑地点头,说:“我明白了。”然后,把小关“互评B”改为“互评A”。老师也爽快地写上“师评A”,并留下寄语:“希望在课堂上能听到你独特的见解,加油!”老师、学生参与评价讨论,都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坦诚、认真、平等、自我负责的态度和精神。在这多元化的评价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掌握评价内容、评价要求和评价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来评价自己、评价他人,并通过评价他人反观自己。由于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加强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了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在相互沟通协商中,又可以增进双方的了解和理解,帮助W生正确看待评价结果,促使自己不断改进、获得发展。评价的导向、诊断功能得到有效到发挥。

三、对话共修,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数学学习评价表” 要求学生根据评价结果,写下“我想说”,阐述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目标。教师则要回应学生,留下“教师寄语”。例如:

我想说:“我不能应付老师,每天要做好作业,不走神,作业要整洁。”教师寄语:“梓峰,你的学习能力很强,为何成绩不如意?正如你说的,为应付老师、家长而学,对知识一知半解,回避,都不能解决问题,必须勇敢去面对困难,不懂就问。老师期待着你的进步。”

我想说:“最近,我的学习有点松懈。我会努力赶上,天天向上!”教师寄语:“敏皓,你总会用不同方法解题,课堂上总听到你的见解,老师以你为荣。你知道吗,骄傲使人落后。你的课外练习没按时完成,是你前进的绊脚石。加油!成功的大门向你敞开。”

寄语是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后,以学生发展为着眼点,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成长目标和行为策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指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成长,这样就能真正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我们巧用“数学学习评价表”,在不同的阶段给予学生不同标准的评价。一个“A”,一个肯定,一则赞赏的寄语,使学生看到希望,获得信心,从这第一个台阶起,踏着肯定、赞赏的阶梯一步一步迈向成功。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总结、评价,是一次极好的反思机会。它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从中看到学习的收获,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样,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和发展就有了“翅膀”,他们就可以展翅翱翔。

【参考文献】

[1]许世红.基础教育学生评价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李玉芳.如何进行学生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上一篇:跨文化视域下的文化典故的语义翻译分析 下一篇:Matlab应用于人口问题的决策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