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烤烟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时间:2022-08-21 08:39:24

津巴布韦烤烟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摘要 结合津巴布韦当地的农业气候资源及土壤等实际情况,总结烤烟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包括机械整地、选种、种植模式、水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进行了介绍,这对更大地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提高烤烟品质和产量、促进津巴布韦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津巴布韦;烤烟;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2-0035-02

津巴布韦地处非洲南部,南纬15°33′~22°24′,国土面积39万km2,人口1 330万人。该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烤烟是津巴布韦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创汇的主要来源,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出产的烤烟素有“黄金叶”之称,每年产量的90%以上都用于出口,是非洲最大的烤烟生产国和世界上重要的高级烤烟出口国。

烤烟生长对水的要求非常严格,水分的多少直接影响烤烟的品质和产量,津巴布韦在旱季几乎无有效降雨,水便成为烤烟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采用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即可解决水量的可控性,又可解决水量不足及水肥一体化问题,从而提高烤烟的产量和品质。

1 烤烟膜下滴灌系统组成

烤烟膜下滴灌系统由水源工程、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滴头及控制、量测和保护装置以及地膜等组成。

2 轮作与机械整地

烟田与玉米和牧草轮作,轮作周期3~5年,即烤烟玉米牧草牧草牧草或烤烟牧草牧草。烟田耕作分为早耕、晚耕2种,对于基础肥力低、土壤结构疏松的烟田实行早耕(1―3月)。对于土壤肥力较高、土壤结构稍黏重的烟田实行晚耕(7月),耕深大于23 cm。

膜下滴灌机械整地总的原则是:适时翻耕、精细平整,消灭坷垃,清除杂草根茬,而后铺带、覆膜,要求耕深一致[1-2]。

3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津巴布韦生产上种植的烤烟品种均为半多叶型杂交品种,80%以上为KRK26,少量为KRK22、KRK23等品种。具有抗病与抗逆性强、产质量稳定、烟叶香气浓度高等特点。所选用的品种共同特点是叶数多,一般30片,叶型多为长椭圆型,厚薄适中,抗病性强,外观质量好。处理种子时用1%硫酸铜溶液,或2%福尔马林溶液浸泡10~15 min,然后放入25~30 ℃清水中浸泡15~20 h,软化种皮,然后揉搓使种皮变薄,直到水的颜色呈淡黄色为止,5~7 d出芽播种。

4 育苗

4.1 苗床制作

一般采用离地床,每种0.67 hm2烤烟,母床面积为3 m2,床底离地面高35 cm,用木板或草帘作床底,起垄高20~30 cm,垄顶宽35~40 cm,上装5 cm干草,3 cm粗砂,上铺营养土厚为20 cm作母床。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距大田较近的生茬地,进行深耕细耙,做成长10 m、宽1 m的标准畦,每畦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 250 kg/hm2,然后耙平踏实,以备播种。

4.2 营养土配制与消毒

用草炭土、粪、砂子按1∶1∶1比例配置营养土,将床土配好后,装入育苗用的营养钵内,摆放在母床上,然后用塑料布盖上小棚,将装有溴甲烷的碗放入小棚内,用量40~60 g/m2,以15 ℃以上温度熏蒸48 h消毒。

4.3 播种

在6月至9月初进行播种,烟田约需种子75 g/hm2,将种子与细砂混合均匀。播前床土浇1次底水,水入渗后,将混合的细砂均匀撒播于畦面,上覆薄薄一层细土盖住种子即可,再用小板轻轻覆压一遍。

4.4 苗期管理

在2片真叶时进行疏苗,4片真叶时间苗,株行距6 cm。苗期浇水原则为少而勤,4~7片真叶时控制浇水量,8片真叶到炼苗前增加浇水量,栽前6~7 d揭膜炼苗,移栽前一天灌透水,以便挖坨。

5 移栽定植

5.1 栽植模式

烤烟株行距配置为60 cm×120 cm,密度为1.65万株/hm2左右,地膜宽度为90 cm,滴灌带铺设在地膜中间,采用1膜1管1行的布置方式,并在畦间隔带处取土,压实两边,向膜表面撒土,使薄膜能与地面紧密贴合,以提高覆膜的效果。

5.2 移栽

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13 ℃以上,地温达到10 ℃以上,后期不再有危害时便可开始移栽。烤烟的苗龄55~60 d,移栽时摘去低叶。一般采用水栽方式,按预定的株、行距挖穴施肥,将土、肥混匀,灌水后在水未渗完时栽苗,水渗下后立即撒上农药,再把滴灌带与地膜一起铺设、覆盖,待气温适宜时,将烟苗破膜露出地面,用土将烟苗周围的膜封严。缓苗后立即查苗,缺苗及时补栽。

6 田间管理

6.1 滴水

烤烟生长经过以下4个时期:缓苗期、伸根期、旺长期、成熟期。根据以上4个时期烤烟的生长和需水规律,全生育期可滴水6~8次,在移栽时浇水50~80 m3/hm2;在移栽后出膜前、出膜后及旺长期,可滴水3~4次,每次灌水60、90、120、180 m3/hm2;烟株处于旺长至烟叶成熟阶段,需水量大可滴水2~3次,每次灌水120~225 m3/hm2,生育期总灌溉定额为750~1 200 m3/hm2。

6.2 施肥

肥料用量一般根据土壤类型、肥力条件和耕作早晚来确定。施肥除根据土壤情况外,还要根据天气情况和烟株长势追施一定量的肥料,科学施肥。不同土质不同施肥量,不同时期用不同肥料。氮、磷、钾合理配比,一般用三要素复合肥600~700 kg/hm2,苗期用氮、磷、钾比例为7∶21∶7,起垄时用总施肥量的65%~70%,氮、磷、钾比例为6∶17∶15,采取机器双条深施肥。移栽时用含氮34.5%的氮肥作为提苗肥,施75 kg/hm2,追肥用含氮34.5%的氮肥作为促苗肥随水滴施75 kg/hm2。

6.3 病虫害防治

津巴布韦烟田目前的主要病害是丛顶病毒病、普通花叶病、黄瓜花叶病和根结线虫病,由于进行轮作和重视预防,发病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3]。通过选用抗病品种,烟田实行严格轮作,有效使用化学农药,注意苗床和田间操作卫生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

6.4 打顶抹杈

由于津巴布韦种植的烤烟大部分为中、多叶型(30~35片)品种,因此打顶时,打顶高度一般应该掌握在第19~20片叶上。开花以后,顶部留叶长到10~15 cm时打顶。根据品种和烟株长势的不同留叶数有所不同。生长健壮的烟株相对留得多一些,反之则少一些。一般在打顶的同时施用抑芽剂。

6.5 收获及烘烤

做到成熟一片采收一片,要求下部叶尖25 mm变黄,中部叶有明显的成熟斑,上部叶片的1/4变黄。采收的同时直接在烟田绑烟,一般用烟夹,边采边夹,一人操作,每夹烟100片左右。

烘烤过程分为变黄期、干叶期和干筋期[4]。变黄期的起始温度为30 ℃,持续到底层叶片颜色发生一定变化,升温到33 ℃。将温度33~35 ℃保持到底层叶有明显变化,然后升温到38 ℃,并保持全部叶片变黄。干叶期的升温速度取决于烟叶类型。成熟慢的烟叶以每6 h升3 ℃的速度升温到70 ℃。干叶期的温度应稳定在35 ℃左右。干筋期的温度保持在70℃,直至烟筋完全干燥。一般每房烘烤时间为7~8 d。烘烤结束后,通入蒸汽使叶片回潮,时间为24 h。卸杆后立即打包,每包重80 kg。

7 参考文献

[1] 陈晓东,许淼,侯毛毛.烤烟膜下滴灌的节水效益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2(2):13-15.

[2] 罗杰,黄鸿,廖升万,等.膜下滴灌技术对黔西南州烤烟生产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3(21):20-22.

[3] 黄元炯.津巴布韦优质烟叶生产技术[J].烤烟科技,1997(5):33-35.

[4] 杨春江.津巴布韦烟叶生产概况[EB/OL].(2006-01-06)[2014-05-05]/global/looklist.asp?id=3267.

上一篇:玉米高产高效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下一篇:优质抗病新品种镇稻18号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