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歌的艺术特质

时间:2022-08-21 07:57:51

雷州歌的艺术特质

雷歌是我国广东省湛江地区以雷州半岛方言为歌词的民间歌唱形式,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历代雷州人一直传承着好歌、擅歌的传统,该传统涉及当地人民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拟从纵横两个方面对雷歌的艺术特质进行梳理,希望增加人们对于雷歌的全面认识。

雷歌,亦称“雷州歌”,是“雷州民歌”的简称。其传统区域位于雷州半岛,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三面环海,民风淳朴。雷州歌2008年2月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广东省四大民歌之一,并被前人称为雷州半岛历史民俗文化的“活化石”,也是400多万雷语民众的至爱。 雷州歌是我国众多民歌中的一种,系雷州方言民歌,源自雷州半岛民谣。

[1]雷州方言是雷州人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称作雷州话(当地也叫“雷话”)。由于历史原因,雷州话广泛传播并分布于湛江市的雷州、徐闻等多个县市区以及茂名市的电白县等地。其中,雷州方言以雷州市的雷城镇、南兴镇、松竹镇、杨家镇、白沙镇、沈塘镇、附城镇、客路镇、太平镇、湖光镇以及麻章区(过去的麻章镇)的村民所使用的雷州话为标准。雷州话甚至延伸至历史上雷州人所迁往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雷州华人(侨)地区,是全球雷州半岛人的精神家园。 雷歌历史悠久,是劳动人民艰苦卓越创造的结晶,也是抒发内心情感的必然产物。早期的雷歌相对自由一些,属于口头创作,见景生情,就事吟唱。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特定的模式和规律可寻。其最大特征是:以雷州话方言为演唱母语,以表达老百姓的真实情感贯穿始终。在诗词上结构严谨,平仄协调,韵律优美且有规律。每首雷歌四句组成,每句七字(可加歌垫,但不能影响原词韵律),四、三分顿。一、二、四句末字押雷话音韵,第三句不用韵。二、四句的第四字是阳平声。在音乐上,由于有平仄的模式要求和唱词的格律框架,慢慢形成音乐的基本乐汇。有了这种特定音型,创作者就可以自由发挥。当然,万变不离其宗。雷歌的特定音乐形象逐渐形成,进而家喻户晓。

(一)雷州歌的时代变迁 古雷州是汉、黎、苗、瑶、侗等多族杂居之地,被视为“南蛮”之地,成为唐、宋贬官谪迁、罪犯流放之地。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环境等各个方面都相对落后,语言、人际交流复杂,老百姓唯一便于交流的,能够释放喜、怒、哀、乐心情的方式就是唱歌。据史料记载,“宋明宁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进士、雷州学教授李仲光撰写的《重修御书楼上梁文》中,有‘听取欢谣,敢陈善颂’之句。此‘欢谣’二字,当指欢乐的民谣,由此可见,宋代雷州已有民谣。

”[2]雷歌至少起源于宋代,经过古雷州人民的不断发展、演绎,雷谣由“念”演变为“唱”。雷谣不断演变,它的格律逐步形成、完善,约在明朝形成雷州民谣。自明代形成雷州民谣,又经过200年的演进,约在清代康熙之世(1664―1723年间)形成了“姑娘歌”(为两人对唱,边唱边舞的即兴创作形式,或女和女或女和男,女执一扇一巾,以女为主的演唱形式);约在雍、乾年间(1723―1736年)形成了“劝世歌”(就事论事,演唱内容通俗易懂,教育他人弃恶从善);约在乾隆末年(1786―1795年)定型成为具有戏曲形式的雷州歌剧“班本歌”,其内容、情节、结构上都复杂许多,具有戏剧性的演唱雏形。经过几百万雷语人民的再创造,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雷歌与雷剧。(二)雷州歌的歌体变迁 虽然古雷谣起源的确切时间已无可考证,但随着雷州文化的起源,古雷谣也随之诞生了,这样的推论还是符合逻辑的。雷州半岛人民把自己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经验,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经过提炼加工,以歌唱的形式来传达自我情感,雷歌便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没有句格到有章可循,有体可依,从而形成了雷州半岛独有的雷歌文化。雷州歌体大至分三个阶段:一是谚谣阶段。谚谣是雷歌产生的基础,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抒感的需要。谚谣以颂为主,以吟为辅,所以在字句划分上和格律上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有三字、四字、五字,三句、五句、七句不等。如“六月秋,犁耙慢慢游;七月秋,犁耙急速收”。二是歌谣阶段。歌谣相对谚谣就大有进步,它不仅能颂能吟还能唱,其内容更加广泛,字句也逐渐有了一定的要求和限制,特别是有了韵脚的要求,这样就可以用吟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三是雷歌阶段。雷歌是今体的雷州歌,定型在一、二、四句末字押雷话音韵,第三句不用韵。二、四句的第四字是阳平声等基本格式上,这种定型深受雷州半岛人民的喜爱。歌体虽然定型,但老百姓聪明智慧还在发扬光大。今体的雷歌在原歌体不变的前提下,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有口头即兴歌、对唱歌、情义歌、榜歌等,极大地丰富了半岛人民的文化生活。 (三)雷州歌的唱腔变迁 但凡是歌就有词、有曲;但凡有歌就有唱;但凡有唱就有腔。雷歌有千百年的历史,在雷州半岛生生不息,世代相传。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他们在用自己的歌声或说理、或叙事、或讥讽、或乞讨,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后来,除自娱自乐外,或获得他人喝彩、或获得同情、或获得施舍。审美要求的悄然改进,也促使了唱腔发生了变化。 雷歌唱腔大致分三个阶段:一是歌谣唱腔。歌谣唱腔属于原始唱法,男女老少均可吟唱,没有模式套路,只要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就唱。因为是吟唱为主,所以曲调简单,音域窄小,个人发挥的空间就相对大一些。同是一首歌,不同的人吟唱,可能节奏、唱法、高低、情感表达都会不一样。二是“对唱腔”。对唱腔是两人相互对唱时所形成的一种唱腔,它比歌谣腔就复杂多了。两个人在没有相互商量的同时要完成同一个平仄、格律、韵腔其难度就可想而知。因为是边编边唱的即兴创作,所以在节奏上音域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两人对唱时(偶尔会有第三者帮一句),除第一句有所准备外,后面几句即兴演唱就会出现加衬字、延长时值、改变节奏型、拖腔等手段来达到符合韵律的即兴创作。三是歌剧唱腔。雷州歌剧唱腔没有本质改变,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意识形态得到了改进,雷歌演唱的人物增多、思想情感复杂、表现内容戏剧性增强,所以需要打破传统的格律表现形式。发展起来的雷州歌剧唱腔表现的内容更加宽泛,表现的个性化人物更加具体,表现的矛盾戏剧性更加突出。它的观赏性更强,为后来的雷剧奠定基础。

(一)雷歌的表现手法 雷歌是雷州人民的精神支柱,是劳动者的智慧结晶。从古至今人们要通过雷歌表现自己的生产、生活、社会、家庭、心情等各个方面。渐渐地,大家也觉得单一的表现手法总是不能满足多样化的意愿,需要不断充实、完善,不断吸收其它文化的经验,进而借鉴古代诗词的表现手法,总结出了以赋、比、兴、双关、重叠、映衬、夸张等多种表现手法为基调的雷歌特有的内容与形式。如“赋”的形式,是雷歌创作者经常和主要的表现手法。对事物直接抒发感情,平铺直叙,不隐喻,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意译的雷歌“三四八月鱼讯过,郎也愁来我也愁;船飘过海无留迹,去罗去啦捕鲸船。

”[4]句与句之间既独立又有关联,事件一目了然,让人立刻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比”也是常见的雷歌表现手法。“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即歌里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是通过另一物比喻原事物的人和事。如“小罐煲饭屈坏米,小夫原来屈坏妻”[5]以小罐比小夫,此比喻得体自如,老百姓一听就能感受到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吟之词,即写这件人和事引出下一件人和事,也有“兴”中含“比”的手法,以达到事物的层次清楚、形象鲜明的艺术效果。 (二)雷歌的音乐特征雷歌是用属闽南语系的雷州话来唱的民歌,其特征是由雷歌唱词的格律所决 定,从谚谣以颂为主到歌谣能颂能吟还能唱,定型在一、二、四句末字押雷话音韵,第三句不用韵。二、四句的第四字是阳平声等基本格式上形成了雷歌特有“声调”和“调值”。因为雷州话有六个声调[6](原八个声调合并而成),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所以它的旋律丰富多彩。根据雷话声调的高低起伏慢慢构成了最初结构不够完整的一段体的曲调。经过劳动人民的再创造,最后形成了旋律进行稳定、主音突出的特点。它们主要是以la为主音的羽调式和以re为主音的商调式。这恰好吻合中国五声调式的羽调式和商调式的曲式结构特征。雷歌的旋律与歌词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旋律的主音要落在歌词的阳平声字上,所以歌词的第二句和第四句落音基本都是主音(阳平声),这样相对固定的旋律就形成了。由于古雷州属罪犯流放、贬官谪遣之地,抑郁、压抑的“流放文化”给雷歌的旋律注入了低沉的基调,总体是音域狭窄,曲调下行小调偏多,情绪表现低沉的偏多。现今的雷歌以及后来发展的雷剧音乐,善于表现老百姓丰富多彩的生活、劳动、爱情等,其表现手法也日益丰富多彩。 (三)雷歌的调式结构 雷歌是歌,是歌就有唱,有唱就有调式结构。雷歌从当初的节奏自由、调式单一、音域狭窄慢慢发展成为固有的旋律框架,形成了自己的音型特征和旋律发展规律。雷歌调式多以中国五声调式的羽(La)调式和商

(re)调式为主音居多。这种调式的形成与古雷州老百姓艰苦生活的环境,恶劣的自然条件息息相关,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心情压抑,衍生出忧郁的小调旋律。 雷歌是雷州人民的精神财富,是湛江的一大特色文化,其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特色使其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如今一些地方显现出萎缩的景观,创作、演唱人才匮乏。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传承、保护、发展之,把伴随着我们祖祖辈辈成长繁衍的精神财富保留下来。 * 本文为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规划基金项目《雷州半岛音乐舞蹈文化发展性保护研究》(项目编号:11YJA760043)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编.中国音乐词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4.221.[2][6]陈湘.雷韵[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2.179.[3][5]詹南生.詹南生音乐集[M].海潮出版社,

2006.150. [4]林涛主编.雷歌大全[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28. 刘福瑞: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文化中的音乐” 下一篇:叶廷芳《建筑门外谈》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