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骏马奖的云南少数民族作家小说研究

时间:2022-08-21 07:15:52

获骏马奖的云南少数民族作家小说研究

摘 要:生活在山水秀丽的云南少数民族作家,深受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和厚重的多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其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土壤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更加值得关注。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民族中的原始主义必将遭受冲击。在获奖的小说中作家总能把主人公的命运与原始主义、现代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其目的就在于作家们关注到现代文明对原始主义的巨大冲击而不得不引发深思。

关键词:民族情怀 原始主义 现代文明 小说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自然资源丰富,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其独特的地理地貌使得云南呈现出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正是由于这样,为云南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优势。随着今年来国家加大对边疆地区的扶持力度,处于边境的云南获得了发展的机会。民族文化得以发展和传承,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学潜力得以发挥。对近十年来云南获骏马奖的少数民族作家及其作品的收集整理中不难发现,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学创作涉及面方方面面,写作水平也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且涌现出一大批新人新作。

一、作家的民族情怀

这些作家生活在山清水秀的云南,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和厚重的多民族文化传统,给他们的创作以充足的灵感,给他们的思绪以优美的遐想,他们的生活道路和特殊的经历,又给他们的创作以深厚的内蕴。他们的人生和创作经历伴随着祖国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他们热爱祖国、热爱自己的民族,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土壤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在他们的大多数作品中,总给人一种民族原始主义遭遇现代文明的惊恐与无奈。就获奖小说为例,小说中的主人公遇到现代文明入侵时总会表现出惊恐不安,开始时逃脱不出现代文明的束缚,渐渐地就变得随波逐流,但是他们的骨子里永远都摆脱不了原始主义,小说的作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以此召唤人们渐渐磨灭的民族情怀。

民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艺术。而民族文学是通过作家的文学创作形成的反映这一民族的历史、文化及生活,为读者展现这一民族真实生动的民俗生活、以及其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其民族意识。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在这样一个民族多样、信仰多元的省份,众多民族如何让自己的民族文化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赢得更好地发展,如何使多民族文化和谐共生,民族之间有何渊源,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将何去何从都被众多学者、专家作为研究的内容被高度重视。在这些获奖的云南少数民族小说中不难看出,大多数作家都从自己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入手,描述经济发展处于原始生产状态的民族,一切习俗的形成都受到传统文化的制约,作为本民族作家才能真正从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角度诠释其深层的文化意蕴。白族作家景宜《谁有美丽的红指甲》、佤族作家董秀英《马桑部落的三代女人》、纳西族作家和国才《寻找第三国》等都是描写包含本民族文化,民族习俗的小说。通过对主人公命运的写照,揭露在传统文化统治下的人们的不幸,但是作为新兴的一代,主人公却又不甘屈服于命运。从总体来看,作家深入本民族生活,用心感悟自己民族的文化,用深厚的生活基底和真挚的情感进行文学创作,让更多的人了解本民族,让民族文化之花开得更加绚烂。

二、原始主义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以具体小说为例)

获奖小说中并不是一味地对原始主义进行批判,而是原始主义遭遇现代文明并在现代文明的驱动下越变越有深度。以白族作家景宜的获奖小说《谁有美丽的红指甲》为例,主人公白姐有文化,是村里的卫生员,她为追求自己向往的爱情,是一个敢于突破传统文化束缚,不惜与传统规范进行大胆抗争,为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把自己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成为人们攻击、嘲笑的对象,但是作为一个传统的白族妇女却以超乎常人的举动大胆表露自己的情感,这从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受现代意识影响的知识青年,是敢于挑战传统的新一代。白姐聪明、勤劳、勇敢,是一个传统的白族妇女,有着让人羡慕的家庭,她与丈夫是中学同学,丈夫在医学院毕业后做了城里的医生,但是俩人之间缺少心灵的默契和沟通,她总能感到自己与丈夫之间的隔膜,以至俩人生活不和谐。受过现代教育的白姐不愿在丈夫的俯视下生活,她对在乡下从事渔业生产的同学阿黑产生了爱情,大胆向丈夫提出离婚,并准备与阿黑结合。她的这种行为在受传统规范严重制约的农村是会被邻里唾弃的,但在作家笔下却是对女性生命的大胆赞美,作家笔下的白姐是千万传统妇女中的典型,她执着地寻找着自己做人的价值和意义,正是体现出在现代文明影响下的新一代年轻人敢于打破常规,摒弃传统规范的束缚,追求自由、独立的权利。她们以全新的面貌和姿态凸现原始主义在遭遇现代文明时妇女的生存境遇和精神世界。

而佤族作家董秀英的小说《马桑部落的三代女人》通过描写三代具有连续性的女人的不同命运,讲述佤族漫长的苦难史直到新社会的转变历程。外婆叶嘎的不幸直接原因可以归咎于传统规范的束缚,在失去丈夫后,她不得不按照佤族的传统带着女儿被迫选择嫁予丈夫的弟弟,后来的丈夫是个烟鬼,这就注定叶嘎从此开始步入深渊。也正是这个错误选择注定女儿娜海遭受悲剧命运的待遇,叶嘎无声无息地离开部落,留给女儿娜海的是更加无助和绝望的生活。比起叶嘎来说,娜海还算幸运,娜海被好心人暗中保护和拯救,但遗憾的是烟鬼继父葬送了娜海的幸福,使她失去原本应该属于她的爱情,陷入被动的婚姻泥潭。在佤族传统模式的支配下,娜海的不幸正是佤族妇女同胞不幸的缩影,作者对娜海的同情也加深了作者思考这个民族的命运时的感伤。外孙女妮拉的出生极具象征意义,她是一个被旧社会旧思想排斥的孩子,她一出生就被深受传统思想观念束缚的父母抛弃,是人民挽救了她的生命。妮拉的童年虽然没有父母的关爱但还算得上快乐和幸运,她是一个乐观、坚强、上进、充满理想的女孩,在人民的呵护下她有机会进入学校学习文化,并且不受传统的束缚与自己的恋人互敬互爱,成为部落里第一个进城读书的女孩。妮拉可谓是深受现代文明影响的一代,她努力扭转命运并真正做到自主,等待她的是与其身上根深蒂固的母文化之间存在隔阂的生活,但相信她能够面对并且融入一个完全不同于母族文化的世界。

仅从这两篇小说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在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母族文化在遭遇现代文明的入侵,作为少数民族作家势必会感到担忧,在原始主义与现代文明碰撞中该如何取舍,如何协调又将成为无数学者、专家关注的焦点。

三、作家与小说

小说是作家对生活的高对提炼,就获奖的云南少数民族作家及小说来看,大部分小说都来源于作家的经历和对生活的感悟。更确切地说,小说是作家对当下关注的社会焦点的反思与担忧。从这些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作家对原始主义与现代文明碰撞的担忧,各个民族的作家都能结合自己本民族的特色,通过描述真实的民族生活,让读者感受到民族特有的韵味,并揭示在现代文明影响下人民生活的变化,从一定层面上来说是为引起广大人民的关注,新时期民族的发展前景。

小说语言也是值得关注的,这部分获奖小说的语言从总体上说都是直接选自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朴实无华,甚至把具有地域特色的语言直接引用其中。董秀英的小说《马桑部落的三代女人》中把妻子称作“婆娘”,娶媳妇叫做“拿婆娘”。小说中还直接选用形容生气时的样子,骂人的话等等,这些语言是无法用现代汉语的标准去衡量的,但是小说中直接引用是为更突出民族的原始性,使读者对民族有进一步的体会,更能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愚昧落后的举动。当然,在这些民族中也不乏先进分子,他们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发生变化,这就与那些愚昧落后的小说人物形成鲜明对比。总之,作家重视在民族生活中选择、提炼语言,在创作小说时总会选取朴素自然、具有民族特色的语言,这样不但使小说更生动形象,而且能使读者感受到色彩浓郁的民族特色。

获奖的作品还很多,在此就不再多加举例。总之在这些获奖的小说中,作为读者的我们总能从中体会到作家那种深深的民族情怀,他们热爱祖国,热爱自己的民族,他们迫切希望在祖国繁荣昌盛的道路上能有自己的陪伴,自己民族的文化能够与祖国各民族文化融合,共同发展,即使前进的道路充满波折,他们也希望自己的民族文化能有发展的一席之地,他们渴望自己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更加悠久。

参考文献:

[1]童庆柄.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

[2]梁庭望,张公瑾.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4。

[3]李鸿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M].2004.11

[4]叶舒宪.文学人类学教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7。

[5]王光东,陈小碧.民间原型与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6]黄玲.佤族作家文学的第一声木鼓─董秀英小说论[J].《职大学报》,2008(2)

[7]杨建军.植根佤山沃土的文学奇葩─评董秀英《马桑部落的三代女人》[J].《边疆文学》,2007(2)

[8]宋明霞.佤族女作家董秀英小说研究[J].

[9]赵秀兰.“马桑部落”女人的感伤─写在佤族第一位作家董秀英诞辰60周年之际[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

[10]辛向东.别样的白族女人景宜.《大理文化》,2012.9

[11]辛向东.美丽的大理我精神的皈依─与著名白族女作家、电视剧《茶马古道》编剧景宜对话实录.《大理文化》,2005.3

[12]杨义龙.植根于故土的创作─著名白族女作家景宜创作印象.《大理文化》,2005.6

[13]黄玲.高原意识与女性意识的坚守者─论白族女作家景宜及其创作[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14]华南.景宜最会讲故事的金花.《中华儿女》,2012.9。

[15]田泥.另一种风景的展示─景宜报告文学的体认与表达[J].《民族文学研究》,2003.4

上一篇:浅析《艺术作品的本源》 下一篇:不及物动词三个小类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