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关乎全民族综合素质

时间:2022-08-21 06:15:25

美育:关乎全民族综合素质

美育关乎并作用于人一辈子成长的全过程。

什么时候能够说美育把你育好了呢?没有终止。但是在人的生命旅程中,因为有了对美的关注和爱好,在发现和审美的过程中,给人的是一种愉悦、欣慰与快乐,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丰富和滋养。不管你从事什么专业,有爱好、有追求、爱美,与没有爱好、没有追求、意识不到美大不一样。美是用来丰富点缀生活,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

美育,之所以对人生这么重要,不光丰富了自身生活,更重要的因为有了发现和鉴赏美的眼光,你会在一片树叶、一泓清澈的池水、秋天的一片金色桦林中,感受到某种动人心扉的东西。这种司空见惯的美的东西,并不是人人都能感觉到。而你能发现,从中体悟到愉悦快乐,这就是丰富自我生活的审美方式,并不是人人都具备这个眼光和能力。所以,我想传播美和美育最大的功能,除了给社会进步和文明带来助力之外,对每个个体来说,是培养人们一颗高尚的心、陶冶灵魂和丰富生活的最为重要的途径和方法。也正因此,今天我们把美育强调到无论怎样的重要程度,我认为都不过分。就广义来说,社会大众美育的价值远远超出了美术学院多培养几个艺术专业的学生。因为这关乎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和整体人文修养的提高。

艺术教育、美育对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中国当代国民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努力做到使13亿人都能有机会接受到平等的艺术教育和美育,但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播出的那些边远地区失学的孩子不是少数,在大城市里奢谈艺术美育,有时真让人难为情,因为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人都达不到相应的条件。我觉得全社会都要来关心美育,而不仅仅是多几个艺术家就代表美育的普及了。这次两会期间,我发言提出要关注青少年的精神疾病。美育在我们今天解决了温饱问题进入小康社会以后显得特别重要,人在没有饭吃时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什么时候能够吃饱饭?但吃饱了以后,会生出无数烦恼,高一层次的就业、购房、医疗、受教育等一系列问题都会接踵而来。小学中学,可以掌握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专科能解决应用的技术性问题,这对农村也许够用,但对城市却远远不够。在现代都市中如果仅仅偏重于某一科、某一专业,缺乏相应的人文知识和综合素养,是难以应对社会需求的。所以我主张,从事文化艺术工作,要关心时事、政治,关心哲学、历史和数学、物理的知识,从事理、工科专业的人,应该更多地掌握、了解甚至爱好一门文化艺术,这对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极有助益。这样才会具有健全人应有的品质,不容易走偏。当然,人首先要解决的是温饱,然后是择业、就业,有了基本的生存条件和能力,才能谈美育,如果连饭都吃不饱还谈什么美育呢?

美育是文化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关乎审美的文化传承和艺术普及活动。美育的真正目的是提升人的素质,提升生活的品质,丰富人的心灵。美育不能是空中楼阁,就好像过去连饭都吃不上,你怎么能阻止人的破坏性开发?今天解决了温饱问题,就可以谈退耕还林、生态保护了。美育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修与不修大不一样,修得好与不好也大不一样。小康社会就应该重视美育,注重对全社会的艺术审美教育,明白解决了生理需要之后,精神需要的问题,知道钱怎么挣钱怎么花,而不是拿去消费、挥霍、放纵。应该物有所值,物尽其用,用到更有价值的地方去。

人文教化、美育能够培养人具有一颗向善爱美之心,提升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和道德自律的基本品质。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2.4.16)

【作者简介】冯远,著名中国画家、艺术教育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此文为冯远4月10日接受媒体集体采访时的讲话摘要,钱晓呜整理。

观点

莫让教育成为道德绑架

王传涛

问:“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答:“我不会让梨。”这个回答出自上海一名小朋友的语文考卷。这两天,这份考卷在微博上火了。然而,这个回答虽然反映了孩子真实甚至有点“萌”的想法,却“萌”不倒改卷老师:一个大大的红叉落在了考卷上(《东南快报》4月18日)。“孔融让梨”故事的初衷,无非是教孩子们学会谦让。但是,我们的教育却以“谦让”作为一个标准答案,这就有些荒唐可笑了。比学会谦让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学会真诚。我们可以宽容不谦让现象的存在,但我们不能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会为了成绩而撒谎。

类似的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只有参考答案。然而,在当下的教育世界里,似乎只有高尚的答案才能被判正确,那些发自内心的真实的答案,如果不符合评价体系所认为的主流价值观,则一定就是错误的——这是何等的荒唐。

“不学孔融让梨”被判错误的故事警示我们,教育的评价方式应该变一变了——不进行道德绑架,不将道德分数化,应该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常识。教育不能搞得太虚假,如其不然,学会虚伪就不只是这些孩子的悲剧,而可能会成为整个社会的悲剧。

(摘自《教育时报》2012.4.20)

上一篇:上海闸北区小学推“创造学院” 下一篇: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