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时间:2022-08-21 04:34:05

银行业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摘要: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都先后进行了金融自由化改革,在此影响下各国金融管制放松和金融创新加快正改变着银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经济学家试图从稳定性和效率性等角度对银行业最优市场结构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对银行业最优市场结构理论研究的缘由及其主要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银行业市场结构;银行竞争;银行稳定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08)11-0033-04

银行业市场结构对整个银行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它通过对竞争行为、金融技术创新以及交易费用的影响,成为决定银行市场效率和有序竞争的重要因素。然而为了维护银行业稳定,二十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银行竞争行为一直受到严格限制,与学者们对银行自身特殊属性及银行规制必要性所表现出的研究热情相比,关于银行业最优市场结构及如何实现银行业有效竞争的相关研究则被学术界所忽识。直到二十世纪80年代,随着各国相继废除或放松信贷利率控制,消除或放宽市场准入和金融多样化方面的限制,大部分国家的银行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才引起学者们对银行业最优市场结构展开系统的研究。

一、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银行业市场结构

经典的西方经济理论一直推崇市场机制的优越性,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市场机制通过价格可以有效地调节各种经济活动,进而实现充分竞争并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地配置。根据这种思路,西方学者的最初研究就借助于成熟的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竞争行为的理论,将标准的竞争模型运用于银行业当中,系统地分析了在完全竞争条件下银行作为一个利润最大化的价格接受者的行为模式、均衡问题及其宏观效应。然而他们发现,完全竞争模型并不适用于银行业。究其原因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第一,信息不对称。银行市场中大量的信息不对称性和不确定性是导致完全竞争市场失灵的根源。具体表现为:(1)信息不对称弱化银行竞争。由于银行债务来源比较广泛,大量中小企业和存款人无法对银行经营做出有效的监督约束,银行在信贷市场上极易因信息不对称发生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行为,而市场的完全竞争性会进一步增加银行的脆弱性,一次很小的冲击就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引发银行倒闭和破产清算。(2)转换成本带来隐性垄断行为。由于借款人信息的复杂性以及进行信贷价值审查所需的相关信息不对称,对银行和借款人双方而言信息都是昂贵的,而一旦信息方面的专用性投资已经形成,各方就要承担相应的固定成本,从而被锁定在这种状态中,借款人如果替换另一家银行则会遭受损失。正是这种转换成本给予银行一定程度上的垄断势力,限制了行业内替代竞争者的数量,也使银行业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无法实现(Dell Ariccia,1999)。

第二,银行分支机构网络。传统的完全竞争模型假设市场结构由大量具有同质产品的相同企业组成,而现实银行市场上各个银行之间通过开设分支行网络在声誉、产品和服务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使之成为一个银行区别于其他银行的重要策略。因为相对于单一的银行体系而言,大银行可以在巩固已有客户的基础上,将竞争的重点放在发展更便捷、更专业化的服务上来争夺未来客户的业务(Calem和Nakamura,1998)。而Allen和Gale(2000)也认为由几家具有广泛分行网络的大银行组成的市场结构会比由许多单一银行体制的小银行组成的市场结构更有竞争性,因为开设分支行已经成为进入新市场和提高市场渗透率的重要手段,它能够有效地提高该银行服务的地域市场,增加银行市场的有效规模。

第三,技术进步。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技术进步推动各种新的银行工具、银行服务项目不断产生,它还能够有效地增加银行在多种产品和服务上的经济规模,开发出比传统的银行产品更有规模经济的新产品和服务,推动银行从以往对业务处理(结算管理、账户管理等)的支持和模拟,转向投资理财咨询、金融业务咨询和管理决策支持等方面,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BIS,2001)。正如Hauswald和Marque(2003)所说,“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提升银行信息处理的质量、从而大大降低银行等金融中介的运营成本,特别是近年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银行业务的再造,更是革命性地改变着银行业的面貌”。

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更符合银行业的属性

关于银行业最优市场结构的判断依据,现在主流经济学家主要是从银行功能角度出发,认为银行业最优市场结构能够促进银行在经济运行中不仅仅是功能齐全的,而且还是富有弹性的,能够在激励竞争及效率与促进稳定和公平之间寻找到最佳结合点,更好地发挥银行实现良性竞争的作用(Merton和Bodie,

1995等)。根据目前比较成熟国家银行发展实践来看,具有比较高集中度的“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或“寡头竞争”型市场结构被视为是比较合理的银行业市场结构。因为在集中度较高的银行市场当中,一些规模较大、市场支配能力较强的银行能够更好地执行金融中介的多种功能,并且能够在保证充分竞争的同时降低金融风险,防止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竞争失败演变为大范围的金融危机。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不完全竞争有利于维护银行稳定

对各种资产进行期限和流动性转换是银行的重要媒介功能,由于银行合约具有非对称的资产和负债结构,抵抗流动性风险能力比较弱,因此如何保持银行稳定性就成为银行业最优市场结构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一些学者通过银行特许价值理论对此做出系统的解释。

银行特许价值是指银行根据未来的预期利润进行贴现所获得的现值,通常被视为银行经营失败的机会成本。较高的特许价值相当于设定了较高的破产成本,迫使银行在承担风险方面受到一定的约束。在集中度较高的市场结构中,一些规模较大、具有市场控制力的大银行通过保持良好有效的管理和运营,积累较高的利润而获取较大的特许价值,能够为其提供一个应对不利因素冲击的缓冲,从而降低银行倒闭的概率。一旦市场上银行数量过多,特许价值将下降,进而会限制银行的规模和多样化经营,也会阻碍大银行规模经济的改善以及业务范围的拓展(Hellman、Murdoch和Stiglitz,2000)。Doug Bruce(2003)等研究发现一旦市场趋于完全竞争状态,银行市场激烈竞争降低了它们在获取资金上的成本优势,整个银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受市场竞争加剧而削弱,随着银行特许价值的降低,银行增加风险可能获得的收益将超过经营失败所失去的特许价值,从而刺激银行更多地从事冒险的经营行为,影响银行自身的稳健经营。Demirguc-Kunt和Detra-giache(1998)对53个国家金融自由化与银行特许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的研究证实了完全竞争条件下利率自由化对银行特许价值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以及由此导致金融脆弱性的提高。Salas和Saurina(2003)运用西班牙银行体系的数据,对特许价值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发现,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加剧了银行之间的竞争,侵蚀了银行的利润。由于银行的特许价值普遍比较低,这些银行更倾向保持较低的资本量,导致其采取道德风险行为的可能性增加,银行稳定性比较差。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银行自身特有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随着行业内银行数量增加,激烈的竞争导致银行特许价值降低,必然会增加银行挤兑以及爆发系统性危机的可能性。Allen和Gale(2004)认为银行脆弱性和风险传播与银行业市场结构密切相关。他们发现,随着行业当中银行数量的增加而趋于完全竞争时,激烈的竞争可能导致银行采取过度冒险行为,如果有一次很小的冲击就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继而又可能导致与破产银行有存款关系的其他银行倒闭,并最终使得很多银行不得不破产清算。Saez和Shi(2004)也认为,在集中度较低的市场结构中,体制失效和风险传播的危机会很大,因为它们会妨碍风险分散并使每个机构更具脆弱性。如果市场上银行有一定的市场控制力,当一家银行爆发支付危机时,其它银行才有能力更好地防止危机传染和蔓延。可以看出,特许价值理论的观点倾向是趋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会加剧银行脆弱性。

(二)银行业不完全竞争有利于优化资金配置

作为存款资金的敛集者和信贷资源的分配者,银行对资金配置效率的高低直接取决于银行的授信行为。授信过程中由于检查成本高而且检查结果容易被竞争者观察和利用,存在一个免费搭便车问题,因此,高效地对借款人进行甄别和监督(Screening and Monitoring)是银行发挥其经济职能的重要途径。

Cetorelli和Peretto(2000)建立了一个关于资本积累的一般均衡模型来考察银行市场最优竞争结构。他们发现,在有较高集中度的寡占型市场结构当中,大银行为了保持自身资产具有较高的偿付能力和稳健的水平,更愿意对高风险和低风险客户加以区分,增加借款筛选的激励。它们通常会利用其在信息收集和处理上的规模优势,更高效地收集和处理与投资活动相关的信息并做出准确全面的评估,充分发挥其甄别、监督功能,增加安全、高品质贷款的比例,从而提高资金分配的效率。其他学者也发现在集中度较高的市场结构当中,大银行为了保证持有资产的质量,会加强对借款人资质的高低进行细致的筛选和甄别,并对借款人的信用或投资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价,从中筛选出合适的投资对象,进而改善银行对资金的配置功能(Christa Hainz,2003;Emilia Bonaccorsi di Patti et. al.,2004等)。

一旦银行市场当中银行数量过多,资金配置过程中对借款人的甄别和监督机制就会发生扭曲,出现效率的损失。Broecker(1990)、Nakamura和Riordan(1993)分析发现,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银行与借款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当某借款人被一家银行拒绝而转投其他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间过于激烈的竞争会使逆向选择问题更加严重:随着银行数量的增加,借款人投资的平均质量会降低,从而导致借款人无法偿付项目贷款的概率增加,银行面对的信用风险也会随之增加,最终导致资产质量大幅度下降。Hoff和Stiglitz(1997)研究也表明,随着市场上银行数量增加,声誉和影响借款人的回馈激励机制就会削弱。在这种情况下,新银行的“不断进入”就会产生更加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增加行业内已有银行的执行和监督成本,从而导致它们对其资金及相关服务的定价会高于所使用资金的边际成本,发生效率上的损失。Márquez(2002)也认为,在一个趋于完全竞争的银行业当中,借款人的具体信息变得更加分散,银行常缺乏足够的有关顾客行为的信息,而导致出现一个低效率的借款人筛选过程,影响到它们自身的信誉和可靠性。

(三)银行不完全竞争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

银行贷款作为外部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发挥了“输血”和“造血”功能,对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是一些新兴、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由于资金流向的不确定性比较高,不得不以较高利率来获得信贷支持,这会抑制新兴企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造成不良影响(Pagano和Jappelli,1993)。而且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会加剧这种不良效果的恶化。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由于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小且信息不对称严重,银行之间的过度竞争有可能损伤企业和银行之间形成的互利关系:银行面临更高的风险,一般不太愿意融资给没有足够担保物的中小企业,导致金融资源无法流向能产生高效率的地方;而一些富有创意并有望取得高额收益的中小企业因无法获得贷款,影响到企业的创新行为,最终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Petersen和Rajan,1995)。

而在集中度较高的市场上,一些规模较大、市场支配能力较强的银行本身就存在同客户改善信贷关系的动机。因为借款人信息是决定贷款最为重要的因素,这些大银行往往通过建立长期信贷关系,从借款人处获取必要的专属信息,这有助于银行更加准确评估它对特定借款人授信的风险。随着合作关系的成熟,与银行保持长期关系的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会增大,融资成本也会降低,从而从长期信贷关系中获得长远的发展利益。

Bonaccorsi di Patt和Gobbi(2001)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个观点。他们认为在具有一定寡占性的市场中,规模较大的银行更愿意通过发展关系型贷款尽力完善其信贷渠道,它们往往会选择一部分有成长潜力的企业贷款,与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未来获取较高贷款收益打下基础。银企之间这种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助于银行掌握更多的企业信息,降低贷款评估审核成本,节省对抵押品的监控成本,获取较好的贷款收益。对于借款企业而言,由于银行在与其合作过程中可以了解信息,并且更为关注企业未来现金流而非现值,企业可以克服现期信息不透明、资产现值低以及缺乏担保品等困难,以较低的利率从银行获得信贷。Martin Ruckes(2004)也发现在一个适度集中的银行业市场结构当中,大银行可以更好地把资金配置到能够带来更高收益的生产和技术创新活动上,有效地帮助那些依赖于外部融资(如银行)的成长型产业更加迅速地发展,最终促进资金配置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长期增长。此外一些学者的实证研究也支持这种观点,譬如Cetorelli和Gambera(2001)对41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集中度较高的银行业市场结构有利于新兴企业获得信贷支持,会促进这些产业的发展。Beck、Demirgü?-Kunt和Levine(2003a)对74个国家不同规模企业的融资情况进行研究发现,银行业集中度的增强会减少相应的金融障碍,增加企业获得银行支持的可能性,而且这种积极影响对中小企业具有显著性。

三、在市场化改革中优化银行的市场结构

总体来看,国际上关于银行业最优市场结构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目前的理论研究仍存在以下问题:(l)关于银行业最优市场结构研究的一些基础性概念和范畴,如银行业最优市场结构的定义等尚未得到较为一致的认识,影响了以其为基础的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和政策的制定;(2)关于银行业最优市场结构的数量分析和模型的设计运用较少,难以得出较为精确的结论和较强的解释力;(3)制度性因素对银行业最优市场结构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的研究。西方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分析,但对于经济转轨和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最优市场结构和制度之间复杂关系的分析还不够。

对于处在转轨经济过程的中国来说,还应该相应地增加对制度及制度变迁与银行业最优市场结构关系的研究,这样无疑有助于提高对国内金融改革和发展相关重要问题的解释力,并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直以来,中国采用依靠银行的间接融资方式,这导致了中国金融资产高度集中于银行体系。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商业银行业务基本上被国有商业银行垄断,其他商业银行无论在资金规模上还是在市场份额上都不能与国有银行相比。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这种以国有银行为主导的市场结构不是在市场竞争中通过优胜劣汰形成的,而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垄断格局在市场经济时代的延续,在这种条件下,如果让所有的银行在市场上竞争,则会产生不平等的竞争环境,很可能一批新兴的、没有历史负担的中小银行就会被挤出市场,而依旧保留了传统体制下效率低下、负担沉重的国有银行。

随着金融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深度与广度的推进,我国银行业也应顺应时代潮流,打破金融抑制下的行政垄断,降低不同规模、不同产权性质的新兴市场主体的进入门槛,建立并完善多元化银行等金融机构并存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这不仅仅要注重行业结构、工具等规模数量的扩张及银行相关比率的快速上升,更强调包括分工的发展和组织结构的优化,达到规模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的有机统一,将市场竞争程度保持在适当的水平上,从而推动银行业竞争性市场环境的形成。这样,一方面为大规模、大范围的银行等金融活动和发达的银行市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从而使银行创新具有强大的活力和生命力,有助于帮助政府和国有银行解决历史遗留的不良贷款;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增强中小银行竞争力,加强与国有银行竞争,发展更为全面和优良的金融业务,由此推动银行不断向前发展,使之能最大限度地推动中国未来金融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Dell’Ariccia et. al. Adverse Selection as a Barrier to Entry in the Banking Industry[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5).

[2]Allen Franklin and Douglas Gale. Comparing Financial Systems[M].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0.

[3]Doug Bruce. Banking on Competition: Results of CFIB Banking Survey[R].October 2003.

[4]Hellman.T,Murdock. K, and J Stigliz. Liberalization,Moral Hazard in Banking, and Prudential Regulation: Are Capital Requirement Enough[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0.

[5]Allen Franklin and Douglas Gale. Competition and Financial Stability[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2004(3).

[6]Cetorelli and Peretto. Banking Market Structure, Financial Dependence and Growth: International Evidence from Industry Data[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0(2).

[7]Hoff, Karla, Joseph E. Stiglitz. Moneylenders and Bankers: Price-Increasing Subsidies in a Monopolistically Competitive market[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7(2).

[8]Márquez Robert. Competition, Adverse Selection,

and Information Dispersion in the Banking Industry[J].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2(3).

[9]Bonaccorsi di Patt and Gobbi. The Effects of Bank Consolidation and Market Entry on Small Business Lending[R].Tema di discussione no.404. Bank of Italy, Rome,2001.

[10]Demirgü?-Kunt and Levine. Bank Concentration and Crises[R].NBER Working Paper no.9921.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2003a.

上一篇:国外商业银行效率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下一篇:金融产业集聚的中国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