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贸易融资路径选择

时间:2022-08-21 03:47:58

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贸易融资路径选择

【摘要】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作为推动我国贸易“走出去”的重要力量,对于贸易融资的需求日益上升。然而外部资金的缺乏一直困扰着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因此,研究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贸易融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银行为例,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现有贸易融资产品的整体特点,来探索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贸易融资路径。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 供应链金融 结构性贸易融资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其“走出去”对于推动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转型以及提高竞争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资金缺乏一直困扰着我国中小企业,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已经针对不同业务类型的企业推出了不同的贸易融资产品,但我国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融资门槛过高,融资审批程序缺乏规范

从中小企业自身来看,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存在现代化企业制度缺乏、抗风险能力差、资产规模较低、财务管理欠缺等问题。中小企业本身的缺陷使得审慎经营的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贸易融资设置了较为严苛的审批门槛,以降低贷款的风险。以打包放款为例,打包放款不仅要求借款企业要有其他商业银行开具的信用证,而且需要有其他资产等担保或抵押,这无疑增加了中小企业获取融资的难度。从融资审批程序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审批程序同于一般贷款业务,审批期限比贸易融资期限还要长,这无疑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短期获得贷款的需求。

2、贸易融资担保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大部分由于资产规模较小,无法提供出相应的资产抵押物或质押物,不具备贸易融资的抵押条件和质押凭证,缺乏我国信用良好的相关担保机构的担保,缺少担保的风险分散和损失分担及补偿机制,无法满足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融资的要求,许多中小企业被拒之门外。

3、贸易融资方式传统,缺乏创新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贸易融资业务时间不长,大部分贸易融资产品仍集中在传统的贸易融资方式上,如打包放款、出口押汇、进口押汇、出口信贷等,设计思路主要集中在用信用证和融资结合的方式进行融资。然而,由于信用证的条件较为严苛,加大了我国中小企业获得信贷的难度。国际上新兴的贸易融资方式如出口信用保险、出口退税信托贷款、信用证等在我国商业银行中才刚刚开始采用,整体操作并不成熟,我国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仍然以传统融资方式为主,中小企业很难获得相应的贷款。

二、我国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产品分析

中国银行作为我国最早开展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的银行之一,在国际贸易融资方面具有相当丰富的经验。作为中国平安银行的前身,深圳发展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方面做的最好和最早的银行。分析以上两类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贸易融资方面的现状与趋势。本文以中国银行和中国平安银行(原深圳发展银行)为例,对我国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产品进行分析。

1、非信用证方式下的融资产品种类增多

传统的贸易融资产品主要以信用证项下的融资方式为主,如打包放款、出口押汇等,但信用证项下的贸易融资申请条件较为严苛,难以满足当今客户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和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的发展需要。因此,非信用证项下的贸易融资产品的推出解决了传统融资方式项下的不足。如中国银行的买入票据,它是在光票托收等不附单据的贸易结算业务下,中国银行通过以贴现业务购进由其他银行支付的银行即期票据,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

2、结构性贸易融资手段介入

结构性贸易融资是指银行为商品的出口商以其持有的或者未来将要持有的商品权利作为质押,以抵押或质押的方式发放的短期融资资金。结构性贸易融资并不是一种具体的融资方式,而是针对于大宗商品的贸易融资方式,是一种综合性的运用风险分散和资本市场技术手段,根据国际贸易的特殊要求,将国际贸易融资产品进行组合的一种融资手段。它不是靠债务人的信誉,而是靠项目本身的还款来源与未来现金流量,未来的交易状况来保障其还款来源的。结构性贸易融资常采用的贸易融资手法有福费廷、应收账款融资、存货融资和仓单融资等。如中国银行的“出口全益达”作为一种结构性贸易融资的综合服务方案,是将多项传统和新兴的贸易融资产品、特色服务以及外汇交易金融衍生品融汇贯通,并根据出口企业的切身需要设计出来的一整套贸易融资方案,解决了出口企业在贸易融资中所遇到的难题,帮助出口企业获得最佳效益。

3、供应链金融手段的介入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经营的核心部分。企业不仅仅关注资金的结算和融资,而且对加快资金周转、降低融资成本、降低贸易风险以及优化企业财务报表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国商业银行根据企业的上述需求,基于整个供应链视角,为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设计出了贸易融资服务。供应链是围绕着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控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一直到最终的用户连为一体的功能网络结构。供应链金融是基于整个供应链的视角,通过绑定核心企业,对核心企业上下游的配套企业展开贸易融资的,降低了融资的风险,解决了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目前,我国商业供应链金融融资产品同传统贸易融资产品相比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风险的动态管理。传统的贸易融资注重贷款前审核,忽略了贷款后的风险控制,属于风险静态管理模式。供应链金融通过对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密切控制,实现了风险的动态管理。以静态抵质押授信为例,客户以自由或第三人合法拥有的动产为质押,银行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对客户提供的抵质押的商品实行监管,客户必须打款赎回货物。通过以动态质押、引入第三方物流等手段,实现对贸易融资风险的动态管理。中国银行的“融货达”以中行所接受的货物作为质押为客户办理授信业务,为客户解决了除货物以外的其他担保品有限,无法从银行获得融资的难题,通过对货物实施质押监管,实现了风险的动态管理,有效地降低了贸易融资的整体风险。

(2)“池”手段的介入。“池”手段主要包括国内保理池、票据池、应收账款池。其中应收账款池手段的介入改变了以往贸易融资业务模式单一的情况,促进了贸易融资向综合性贸易融资的发展。出口应收账款池融资主要是指银行受让国际贸易中出口商向国外进口商销售商品所形成的应收账款,在转让的应收账款可以保持稳定余额的情况下,以应收账款的回款为风险保障措施,向出口商提供短期融资业务。对客户来说,出口应收账款池将多笔金额较小且连续的应收账款集合在一起,整体转让给银行,弥补企业资金的不足,而应收账款可以包括赊销、托收、信用证等多种结算方式产生的应收账款。中国银行的“融通达”就是通过引入应收账款池手段,将其作为银行回款的保障,为客户办理各类贸易融资业务,有效地盘活了企业的资金。

4、加大了与物流企业、国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

我国商业银行通过与物流公司、国内外银行以及保险公司的合作,拓宽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途径,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方式。供应链金融手段的介入加大了银行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第三方监管的引入,降低了贸易融资的整体风险。此外,我国商业银行还与境外银行或国际组织积极合作,开展了贸易融资资产的抵押、贸易融资的风险参与等业务活动。如中国银行的“国际组织项下的贸易融资”产品,在与国际金融公司、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签署的协议下,为我国客户涉及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贸易和项目提供福费廷等融资业务。

三、我国中小企业贸易融资路径的选择

根据以上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产品主要还是针对资质较好的且公司规模较大的企业。虽然目前我国非信用证项下的贸易融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但中小企业自身的缺陷加大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选择正确的中小企业贸易融资路径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大在结构性贸易融资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设计与研发上的力度。

1、从结构性贸易融资角度来看

首先,针对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缺少抵押物或担保的情况,结构性贸易融资以现有的货物或货物未来的权利作为抵押物盘活企业存货,为企业业务经营提供必需资金,增加了企业抵押物的可选择范围。其次,结构性贸易融资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参与到采购、运输、仓储、出售等贸易活动的所有环节,对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切实地降低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本和财务成本风险。最后,银行通过向企业提供全程的贸易融资服务,使得企业在承担最小风险的同时获得最大的收益,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进一步提升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从供应链金融的角度来看

供应链金融基于整个供应链的视角,通过绑定核心企业,在对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全面控制下,通过第三方物流的介入,对整个链条进行封闭式监管与控制,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提供贸易融资服务。核心企业主要是指供应链条中那些具有一定规模和信誉的大型企业,这类企业由于具备一定资产规模和信誉度,从银行获得贷款的能力较强。供应链金融更关注核心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这些企业通常都以中小企业偏多,因此,供应链金融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最为可行的融资手段。一方面,供应链金融根据供应链上企业的真实贸易背景和核心企业的信用水平,以企业贸易行为产生的未来现金流为还款来源,通过贸易融资产品的使用和封闭式贷款流程的操作,对供应链上企业提供相关环节的融资资金。核心企业为了掌控供应链财务管理的主要权利,降低营运成本和分散资金成本,往往会对上下游企业采取延期付款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上下游企业的利益。供应链金融的引入解决了上述问题,在满足核心企业的经营要求同时,保证了供应商尽早取得货款的权利。此外,供应链金融手段通过第三方物流手段的引入,采用了封闭式贷款的方式,有效地降低了贸易融资的整体风险,提高了整条供应链运营的效率。供应链金融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供应链内部交易和融资获得渠道的完全整合,使得银行能及时掌控资金的流动信息,为银行的金融服务提供了更为安全、及时和低成本的介入流点。

【参考文献】

[1] 胡跃飞、黄少卿:供应链金融:背景,创新与概念界定[J].财经问题研究,2009(8).

[2] 杨加、潘天芹: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新特点和发展趋势[J].金融与经济,2011(3).

[3] 仲俊: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困境分析与对策研究[J].金融纵横,2012(7).

[4] 深圳发展银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应链金融”课题组:供应链金融:新经济下的新金融[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上一篇:移民村里年味稠 下一篇:罗田县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