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招生背景下普通物理教学模式的思考

时间:2022-08-21 03:03:54

大类招生背景下普通物理教学模式的思考

摘要:研究了大类招生背景下高校普通物理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培养多元化和综合化人才为目标,并考虑到普通物理课程的重要作用。从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方式的选取、考核方式的组合等多方面入手,重点为了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选择权,对现有普通物理教学模式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完善和改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从而为创造性、多样性、适应性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普通物理;大类招生;学习自主选择权

中图分类号:O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192-02

随着社会及人才需求的不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越来越被高校所重视。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字教学改革方针[1]。高校的大类招生指在是在本科生培养中,改变以往按具体专业进行招生的模式为按照学科大类或者文理科大类的招生[2]。这是由于现今社会的发展逐步多样化,对人才的需求在多元化和综合化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大类招生正是在这种社会形式之下顺势产生的[3]。普通物理是高校理工科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是本科生基础科学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4]。在普通物理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及实验动手,不但可以进行必要的基础知识储备,同时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5]。普通物理课程的教学研究也一直是理工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大量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使得这门课程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6-8]。然而,随着大类招生在高校的不断推广,所有课程都要随之有所调整,其中公共基础课程由于其广泛的开展和其重要性而面临着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普通物理课程对理工科专业学生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我们从多个方面对普通物理课程在大类招生下的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一、弹性化的教学计划

以往普通物理课程的教学计划大多依据传统物理学科的内容进行分类设置,所学内容也多采用整编教材。这种较为固定的内容对于有些专业来说内容较浅,但对于有些专业又偏难。针对此问题,多数学校都会对不同的专业有所区别,以配合不同学生的需求。在大类招生的通识教育中,学生在学习普通物理课程时由于还未完全确定今后所学专业,因此传统的教学计划就显得有些不合适。为了顺应这种变化趋势,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调整,从而建立弹性的教学计划:①将教学内容按重要性不同分为必学和选学。必学内容要涵盖基础物理学知识体系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而将一些扩展性、高阶的知识列为选学内容,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的基本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方案。②加入最新科技前沿知识的学习内容。传统的基础物理知识讲解虽然能够帮主学生较好地构建基础知识体系,但由于内容较为烦杂,且涉及到大量计算,因此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同时现代物理学科日新月异的发展促使几乎每天都会有新的成果出现,如果将这些最新的科技前沿成果呈现给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切实体会到物理学的用处,并感受到物理学科的发展步伐,一方面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丰富的教学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及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出,现今大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讲授。在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时,我们有必要将多种方法结合,这样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每一种方法都有着其自身的优势与弊端。在普通物理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对每种教学方法有正确的评估,真正了解其优势和不足,从而达到扬长避短的互补效果。我们认为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考虑:①适当减少课堂讲授的课时。课堂讲授是以教师的口传心授为主,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限制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因此,在教学时,老师可以选取一些重点、难点、核心的内容进行讲解即可,而一些相对次重要的内容可以让学生采取其他方式学习,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多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②选用精品网络资源进行辅助教学。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网络公开课程也大量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其中不乏国内外诸多名校的精品课程,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非常好的优质学习资源。可以选用知名高校的精品网络课程作为教学辅助,对教师自身对于知识点处理的薄弱环节、或者学生自主学习的启发环节进行有机的补充,引入网络课程的学习,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和点评,同时辅以一定的针对性讨论课,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这样对于学生来说一方面丰富了学习方法,另一方面也能够习得最优化的学习内容。

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学生的课程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对知识点是否真正理解、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把握是否准确、是否能将理论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是否能够真正地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等等,这些在传统的考试中都难以体现出来的。为了更好地顺应大类招生培养的要求,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考核方式进行考虑:①降低期末考试的比重。前面分析过,考试只能反映出学生对一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并不能完全体现出学生的整个学习情况,降低考试的权重无疑会为学生的全面考察提供很多空间。②将平时考查的项目细化、规则全面化。为了全面衡量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有必要对学生学习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类考查。此外,可以将一部分需要学生练习的内容放在课上,作为随堂测验,由于这种形式没有任何的参考和限定的时间,因此更能够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真实掌握水平。在这方面,可以结合具体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细化标准,总之只要能够全面、公平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可以。

四、学生学习的自主化

众所周知,大类招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增强其在今后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自主学习的培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点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被人们认识到了,但我们认为在大类招生的背景下,这一点应该得到进一步的重视。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化:①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在教学计划部分我们指出,可以将一部分最为核心的内容定为必学模块,而其余内容则以选学模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作为学生的选学内容,在学期末再将学生学习过的各个模块相加,只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即可。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学习形式的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模块选择,可以将选择相同模块的学生集合成小组,在讨论课上依据自己所选择的内容进行自由发言总结。这样可以是学生依据自身特点,即兴趣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后续课程学习的内容。②教学管理的宽松化。在很多老师的教学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脱离既定的教学计划而按照自己的方案学习,有时这种方式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这就充分说明每位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不同的,因此在这方面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制定合适的方式,给学生在纪律方面的一定宽松度,这样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③考核方式的选择权。学生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这两方面拥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相应的,在最终考核时也要有匹配的方式。以百分制为例,既定的考查分数可以定为70~80分,而剩余的分数可以给学生几种选择,让学生选择一定的分数组合来决定自己的总成绩。但是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在考核方式的制定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各个方面,从而得到最佳的方案。通过这几方面的综合作用,学生就会更为主动地参与到普通物理课程的学习中,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不仅能够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性,更能够让学生认真审视自身,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大学学习计划。

大类招生能够培养多元化和综合化的人才,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一门重要的理工科公共基础课程,普通物理课程必然要顺势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这可以从教学过程的多个环节入手,弹性的教学计划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方案,丰富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其获得最优化的学习内容,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能够更为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在各个环节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从而为创造性、多样性、适应性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苏琼.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88-89.

[2]吕慈仙.高等学校按学科大类招生的现状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2007,(29):65-68.

[3]冯开甫.高校按大类招生的冷静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11,(3):85-87.

[4]田真,陈镇平.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及改革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21):25-27.

[5]何丽娟,卢鑫.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7,(2):55-56.

[6]陈惠敏,安玲,马廷钧.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昌吉学院学报,2008,(2):119-120.

[7]沈振江,邴丽娜.大学物理教学中创造力培养的研究[J].科教文汇,2014,(283):40-41.

[8]沈振江,邴丽娜.普通物理实验教学中科研创新性培养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4,(7):34-35.

上一篇:疏肝和胃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慢性非... 下一篇:3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分析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