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兴趣的分析

时间:2022-08-21 02:24:32

对于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兴趣的分析

【摘要】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在相应的活动中参与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的效果有着积极作用,有兴趣学习的学生,在成绩的表现上都较为优良,本文主要是论述了在初中的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生物 教学过程 学生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71-01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当前应试教育已经开始淡出人们的视线,在素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状态。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其主要特点就是对新生事物或者其不了解的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性格和思维也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对很多的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所以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显得十分重要。

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以老师为中心转变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就要注重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传统的课堂仅仅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授和灌输的过程,但是这种方式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课堂教学要注意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感情的交流。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生物这门课程往往是被看做副科,所以学生对待其的态度就是既然没有分数的压力,那就依照自己的喜好来学习。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的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有利于构建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是因为喜欢某一个老师,从而才开始喜欢这门课程的。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注意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和个性特点,在生活中帮助解决学生所遇到的困难,用朋友的态度去爱护和关心学生,对于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的初中生来说,更容易接受老师,从而激发对生物的兴趣。

二、联系生活中的实际

在生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生活的实际相互联系起来,将相关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当中去,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实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在教学过程中的感受,生物是一门基础的学科,所以需要结合生活中的知识来进行相关的讲解。由于生物和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特点,可以在讲解中掺入生活中的例子来进行讲述,例如食物的消化,在教材中,食物的消化所用的篇幅和文字很少,这不便于学生的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说当出现有小孩误吞了金属的时候,可以采用的方法就是给小孩吃一些韭菜,因为韭菜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在消化道内很难被消化,在遇到金属的以后,会将其包成一团,这样既可以有效地避免金属利器划伤内脏,又可以将利器最终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还应让学生学会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比如在上人体的构造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图片和多媒体来让学生自己亲身感受一下各种器官在自己的身体的哪一个部位。针对有些学生在生活中不注重坐立行走的姿势,可以在学习骨的物理特性和成分以后,说明相关的原因,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利弊关系。从而就能让学生感受到生物这门课程在生活中运用和相关的作用,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生物的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热情。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现实的情况和所教学的主要内容来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按照相关的计划来引导学生的认知活动,调整自己在上课中的情绪和状态,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需要充分展示作为老师的魅力,端庄的仪表、渊博的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好的教学方式,会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重大和深远的,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的真诚、积极对待生活态度的影响。

作为生物教师,既要熟悉生物的课程和教材,在上课之前又要充分做好备课等相关工作,并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了解和分析学生,并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未知欲望。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对自我进行完善,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只有这样,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四、通过生物实验,加强学生学习兴趣

在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实验占有重要的地位,实验课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实验课的教学过程,是初中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个转变过程,对学生技能的掌握、知识的理解,同时还有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师在布置了实验的主要任务以后,学生通过自己自身的动手参与,同时能够仔细观察,自主的探讨,学生还可以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设计实验,这对学生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还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态度,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的同时还能够引发其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这一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挥指导作用,精心组织,找到学生的兴趣所在,让学生可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学生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不断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和不断提高。

结束语:

本文主要是通过介绍了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教师素质的提高;通过生物实验,加强学生学习兴趣这四个方面来实现对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培养。希望本文可以对从事初中生物教学的老师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谈生物教学中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7(14)

[2]浅谈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0(10)

[3]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探微. 成才之路. 2011(31)

[4]浅谈生物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新课程(教师版). 2010(1)

上一篇:关于改进教务员工作的思考 下一篇:英语歌曲与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