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与合并症及导尿术尿路感染的预防

时间:2022-08-21 02:05:15

[关键词]尿路感染;导尿术;预防

尿路感染是微生物(主要是细菌)所致的尿路炎症。在我国,尿路感染的发病率相当高,且多见于女性,尤其是妊娠期妇女。尿路感染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的是肾脏及输尿管的炎症,最常见的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和膀胱的炎症。

一、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

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下列几种:

1.排尿异常。尿路感染常见的排尿异常是尿路刺激征象,即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等症状;

2.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寒战、头痛等,多见于上尿路感染病人;

3.尿液异常。尿路感染可引起尿液的异常改变,常见的有细菌尿、脓尿、血尿和气尿等;

4.腰痛。腰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其中肾脏及肾周疾病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二、尿路感染的合并疾病

大多数尿路感染患者经过治疗都可以治愈,只有一小部分患者,因为种种原因,感染常复发,病程拖得很长,导致一系列合并症的发生,有的甚至带来严重的合并症。

1.脓毒血症。格兰阴性杆菌脓毒血症的原因中,尿路感染约占55%,多发生于急性症状性尿路感染,特别是泌尿系统器械检查、尿道扩张或导尿后。

2.感染性结石。感染性肾结石由感染而形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结石,约占肾结石的15%~20%,其主要成分是磷酸镁铵和羟基磷灰石。

3.肾坏死。是尿路感染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见于严重肾盂肾炎伴有糖尿病或尿路梗阻时,并可合并格兰阴性杆菌脓毒血症,或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4.肾周围炎和肾周围脓肿。肾包膜与肾周筋膜之间的脂肪组织发生的感染性炎症称为肾周围炎,如果发生脓肿,则称为肾周围脓肿。

5.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由于严重血管硬化、肾缺血,可导致高血压,还可出现尿毒症的表现。

6.急性尿道炎若处理不当,可发生尿道旁脓肿,脓肿可穿破皮肤成为尿道瘘。

7.尿道炎在愈合过程中纤维化,可引起尿道狭窄。

三、导尿术后尿路感染的预防

正常人的尿道都有着健全的机制,以抵御尿道外口周围细菌的侵入。然而,在临床上,有很多情况是需要进行导尿术的,需要通过导尿管或耻骨上膀胱造瘘来协助患者排尿,如急性尿潴留、涉及尿道的成型手术后作为支架、危重患者在抢救过程中观察尿量、前列腺手术后冲洗膀胱、妇科手术及分娩时等。因为要从体外将导尿管植入体内,导尿或留置导尿就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尿路本身的防御机制,增加了尿路感染的机会,这也是院内感染的一个最常见的原因。据统计测算,插一次导尿管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约为2%;而孕妇或卧床者则达15%;留置导尿管1天,其感染的几率达50%;留置3~4天,则可达到90%。

在这种情况下,行导尿术时,如何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就成了工作中必须十分重视的重中之重。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应对,以避免或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1.嘱患者多饮水以增加尿量。这样才能稀释尿液中细菌的浓度,降低合并尿路感染的可能性。喝水的量以保持导尿管内尿液清亮为度。

2.及时清洁尿道外口。可用碘伏等清毒液定时擦净尿道口,及时清除尿道口的分泌物。

3.妥善固定导尿管,避免导尿管末口移动,而把细菌带入尿道内。更要防止导尿管从膀胱内脱出。因为,导尿管一旦脱出,就需要重新放置,这不仅增加了工作量,给患者带来了额外的痛苦,也大大增加了尿路感染的几率。

4.要保持导尿管的畅通。对各种原因造成的导管堵塞,要及时进行处理,否则,膀胱内的尿液会溢出并污染器具物品等,增加了感染的几率。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及对策:一是导管打折。由于导管的质量或其他原因造成导管打折,只要及时发现并理顺导管即可;二是膀胱内的血块、脓块或脱落的坏死组织造成导管堵塞,可以先用手挤控导管,进行疏通,如无效,则可用无菌注射器和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冲洗时应注意压力要适当。如果发生冲洗液只进不出的情况,必须立即进行处理,以免膀胱内压力过大,造成膀胱破裂的恶劣后果。

5.及时更换导尿管。长期放置导尿管或膀胱造瘘管的患者,经常会出现尿液混浊,这主要与尿路感染以及导管本身对膀胱的刺激有关,故应定期进行膀胱冲洗。有条件的,最好每日冲洗两次,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尿路感染和造瘘管堵塞。定期更换导管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方法,通常可每个月更换1次导管,而集尿袋则每周更换2~3次,夏天更应勤换。

6.其他不可预知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应对,关键在于要增强家属及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从心理到生理,从装备到科技,从硬件到软件,多个层面加强工作,把出现问题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以防止感染合并症的发生,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上一篇: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意蕴 下一篇:浅谈电视谈话节目人文关怀理念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