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

时间:2022-08-21 01:44:41

略谈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

初中音乐欣赏课可以将名家名段,通过节选或者整段播放的方式向学生传送,似松间清泉又像雨后清风慢慢滋润学生的心田。在了解和领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们逐渐爱上音乐,自主地学习、探索音乐并培养乐感。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不但可以帮助教师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也更能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发散思维、丰富知识。由此可见,对初中音乐欣赏课的设计需要重点把握,尤其是需要按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合理设计和规划。

一、分段讲解,以听领会乐曲的意境

听觉是人获取外来信息最为直接的工具,从人呱呱坠地那一刻开始,音乐就伴随人的成长而不断融入人类的生活中。由此,在初中音乐欣赏课的优秀音乐引入时,可以结合初中生当前的心理和生理需要,选取一些比较具有感染力的歌曲,来为学生培养意境,比如《嘎达梅林》、《花儿与少年》、《瑶族舞曲》等。此类音乐以其悠扬的曲调、明快的节奏、饱含活力的歌词可以给学生以较为完整的音乐形象,并可以将学生逐步带入到音乐的意境中,学生从直观本能上对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情感、情绪等进行判断之后,就会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音乐印象。

二、问题引导,以想丰富音乐的内涵

在对音乐进行聆听的同时,还要促进理解。除了进行有感情的范唱、让学生反复聆听以外,教师还可以借助问题的引导来逐步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在音乐的河流中安静地、慢慢地体悟,而带着问题来进行有目的性的联想和倾听,更能帮助学生构建起内心体验的丰富性。带着问题来倾听音乐并在安静欣赏的同时,按照音乐的曲调变化不断地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边听边思考的方式相对于单纯的倾听,更能丰富歌曲的内涵和外延。与此同时,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他们的内心体验也会随着音乐的变调而逐步出现丰富的变化。

三、比对精析,以辨增加对音乐的情感

唯有对比才能更为明晰地凸显出音乐情感、形式、特点、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性,并借助感性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音乐情感的判定。音乐的对比可以选取同类音乐或者不同类别的音乐,比如《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选段的对比,《婚礼》和《葬礼》进行曲的比对。在进行音乐对比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对音乐主题进行详细了解,多媒体课件比较适合教师在进行音乐聆听对比时,作为背景帮助学生加强对音乐内容的了解。如此,在进行音乐欣赏时,学生对主体变奏、主题的解析以及音阶的转换等就不难理解了。此外,按照课件提供的内容及画面,学生对乐曲进行的速度、乐曲如此调配时的情感变化以及力度等方面的转化配合画面来进行对比时,其对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为何选用此种情感,就能较为容易地进行感知和判定了。

四、律动入境,以动激发探索的兴趣

音乐的律动是音乐活力展示的基础,同样也是学生对音乐进行体悟的基本条件。对音乐的欣赏不仅仅需要听、领悟、想象,还需要按照音乐的韵律和动感,从肢体语言的角度来进行表现。比如在欣赏曲调活泼的《龙船调》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分饰几种角色,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随着曲调自然地进行肢体表现,比如击打桌面、拍手掌、拍动自己的肩膀、跺脚等。在极其欢快的音乐曲调中,学生借助不同的动作,自然而然地融入到音乐中,课堂气氛被调动的同时,学生对于音乐肢体表达的兴趣也会同步提升,这同样也是更为有效的激发学生探索兴趣的方式之一。

初中音乐欣赏课是学生提升自身乐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并有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之一。当然音乐欣赏课本身并无固定的讲解方式和教法,不同的学生对音乐的领悟能力不同,不同的学生在对音乐欣赏时其兴趣点也具有极大的差异性。教师在进行初中音乐欣赏课设计时,可以在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和兴趣及作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音乐的有效、有序选编。当然, 这种方式对于音乐欣赏课效用的发挥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门市树勋初级中学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学应重视背诵与积累 下一篇:巧设对比实验,培养初中学生化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