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江市早熟大豆品种稳产和增产原因分析

时间:2022-08-21 12:59:49

同江市早熟大豆品种稳产和增产原因分析

同江市地处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松花江下游。东经132°18′14″-134°07′41″,北纬47°25′47″-48°17′24″。??根据黑龙江省20世纪八80代末编制的《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积温区划图》,同江市跨越黑龙江省3、4、5三个积温带,大豆播种面积每年都在100万亩以上,占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0%左右,是国家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近些年来,同江市大豆生产上应用品种主要以早熟品种为主,代表性品种有黑河38号、黑河43号、北疆九1号、华疆3号、合丰40号等,早熟品种占大豆播种面积的80%以上。

一、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早熟大豆品种凸显稳产优势

同江市大豆生产主要受洪涝、低温、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每当自然灾害发生后,大豆产量显著下降。特别是中、晚熟大豆品种由于雨热不同期,减产更为严重,影响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由于自然灾害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大豆自出苗期至花期经常持续多雨,晚熟品种多数在低纬度地区的气候条件下选育,低纬度地区短日性相对高纬度地区强,大豆晚熟品种在高纬度地区种植,在异地光照、温度条件具有显著差异的情况下,大豆的生理生化潜能显著下降,产量就会受到明显影响。而早熟大豆品种由于生育期短、所需活动积温较低的特点,产量保持稳产。早熟大豆品种能够在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保持产量的稳中有升,一方面缘于近几十年以来不断培育的优良品种的良种优势,另一方面缘于早熟大豆品种独特的生化生理特征优势。

众所周知,短日性是大豆的主要生理特征之一,不同大豆品种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的短日反应敏感程度有所区别,低纬度地区的晚熟大豆品种适应开花前处于秋季日照短的气候环境,而且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需要的温度条件较高,所以形成了中、晚熟大豆对短日性反应敏感程度较强,对温度要求高,迟熟性强的特性。高纬度地区的早熟大豆开花前则处于日照较长的环境当中,北方的秋季短日性弱,温度条件较低,形成北方大豆对短日照反应敏感程度弱,对温度要求低,迟熟性弱的特性。如2009年同江市雨量过大,低温少晴,造成大豆营养生长阶段相对滞后。由于大豆花萼原基出现延后,中、晚熟大豆的短日性不能得到满足,大豆花期延后,使大豆灌浆期子粒不能充分的灌浆饱满,大豆子粒中秕粒增多,或大豆单株产量显著下降,这些因素导致了同江市2009年中、晚熟大豆品种产量下降。

早熟大豆品种比中、晚熟大豆品种具备的另一优势,也使早熟大豆品种在同江市保持稳产。早熟大豆品种具有营养生长期较短的特点,由于早熟大豆品种短日性弱,花期受短日性影响小,使大豆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过程中,积累的干物质受外界影响小。生育期较短的特性,还使早熟大豆品种在霜期到来之前完成大豆灌浆这一生理生化过程,使早熟大豆品种产量受雨热天气影响较少。活动积温也是影响中、晚熟大豆品种稳产的因素之一,大豆是喜温作物,同江市早熟大豆品种的活动积温在1900~2100℃之间,而中、晚熟大豆品种活动积温在2100~2400℃之间,大豆播种到出苗期间所需积温达到110~130℃,由于持续低温多雨的天气,延迟大豆的出苗、开花和成熟期,使大豆结荚率降低,大豆的产量潜能受阻,是造成中、晚熟大豆产量不高的原因。

早熟大豆品种在同江市稳产基于以上因素,同时2009年同江市早熟大豆品种的稳产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思考和启迪,随着全球气候的日益复杂多变,对产量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农业育种应以稳产为主。

二、早熟大豆品种增产的主要原因

1.通风透光好

早熟大豆品种植株比较矮小,叶片小,一般单株叶面积比晚熟品种小2~3倍,多数叶片、叶柄直立上举,自身透光能力强。适当密植,不仅比晚熟品种产量高,而且也比较稳定,这是早熟大豆品种在同江市获得大豆高产稳产的主要途径。

2.生育期协调,经济系数大

据试验,早熟大豆品种经济系数是0.48~0.5,平均0.52,而晚熟品是0.43~0.46,平均0.44,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经济系数大18.2%,最高可达26%。在获得相同的生物产量的情况下,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增产13.6%~23.8%。

3.花荚脱落率低

早熟大豆品种单株开花数量比晚熟品种少,但脱落率低,脱落率是40%~50%,而晚熟品种脱落是60%~70%。同时早熟品种,由于单位面积株数多,因此单位面积开花数荚数也增多,这是获得高产稳产主要原因。

4.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多

早熟品种由于增加了密度,叶面系数比晚熟品种平均增加47.8%,虽然叶面系数出现高峰期基本相似,但是由于前期叶面系数大,有利于对光能的获得和利用,而群体光合产物高,一般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每平方米均增加干物质20.4g。

5.叶绿素含量高

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叶绿素含量平均高4.9%,能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早熟品种在开花鼓粒期,正是6月上旬至8月上旬,在这期间内,是同江市降雨量最多,温度最高的时期,根据近10年统计,降雨量占全生育期降雨量50%~60%,平均气温19~20℃,最有利大豆生长发育,为早熟大豆品种高产稳产奠定了基础。

三、早熟大豆品种增产主要技术措施

1.为了充分发挥早熟大豆品种的增产作用,应采用窄行密植方法播种,适当增加密度。

2.选用适宜的早熟大豆品种,应具备开花早,成熟落叶晚,叶柄直立上举,自身透光能力强,结荚部位高,丰产性能好。

3.要适当晚播,同江市最晚不能晚于6月10日,因播期晚易发生徒长。

4.一般早熟大豆品种的食心虫较重,必须加强食心虫防治。

5.一般早熟大豆品种比较喜肥,适当增施肥料可以提高产量。

上一篇:关于加快推进我市设施农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下一篇:绿色防控成规模 高效投入效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