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全球化及其政策启示

时间:2022-08-21 12:57:39

科技全球化及其政策启示

内容提要 科技全球化是科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全球化势头日益强劲。本文分析了科技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全球化 科技 政策 国际合作

当今世界,全球性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科技全球化势头日益强劲。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全球化迅速发展,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科技全球化的进程势必对经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一、科技全球化是科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冷战结束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冷战时期政治秩序的消亡促进了边境的开放,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并为科技全球化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互联网、通信和交通领域的进步,加快了科技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有效配置,也为科技全球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也使得科技全球化成为必然趋势。首先,科技全球化是解决人类发展问题的客观要求。人类面临着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等紧迫问题,同时,疾病预防和治疗、传染病蔓延等也是人类共同的难题,解决这些问题和难题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其次,科技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研发国际化战略有助于企业接近目标市场,配置创新资源,降低投资风险,使收益最大化。第三,科技全球化是科技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科学技术全方位扩展,许多科技问题日趋复杂,规模、成本、风险往往超出一个国家的承受能力,客观上要求在世界范围开展广泛的科技合作。虽然一些实力强大的经济体有经济能力支持大项目或兴建大型基础设施,但是也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以规避和分担研究风险,避免重复工作,提高研究的进度和效率。

二、科技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多种多样

随着科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其具体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实现途径不断拓展。

(一)国际大科学工程和计划广泛开展

国际大科学工程和计划在全球范围广泛开展,使得世界范围的科学家能够在大规模、大尺度或是跨学科前沿性研究领域开展合作研究,有助于全球科技资源的整合和有效配置。目前全球范围开展的国际大科学工程和计划达到50多个。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就是国际大科学工程和计划的成功范例,参与的合作伙伴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总投入达30亿美元。该计划历时十六年,成功完成了人类所有基因图谱的绘制,将极大地促进生命科学的发展,为提高全人类医疗和健康水平的提供新的途径。2006年,人类开发新能源的宏伟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得到世界主要国家高度重视,欧盟、日本、中国、印度、韩国、俄罗斯和美国已经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该计划未来十年的建设投资将达到50亿欧元,其目的是为未来世界开发出聚变能,这项计划有望彻底改变人类未来的能源结构。

(二)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进程加快

近年来跨国公司并购外国企业、在国外设立新的研发设施,以及海外子公司进行研发活动的比例不断增加。2004年经合组织成员国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有16%是由在国外的子公司开展的。美国企业的海外研发投资从1994年的约120亿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210亿美元。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爱尔兰、英国、澳大利亚等国,跨国公司的研发投入占企业研发投入总额的40%以上。在亚洲地区,中国及亚洲8国和地区(包括韩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中国台湾和泰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改革措施,增强了本国的创新能力,为外国投资带来了新的机遇,跨国公司的研发投资迅猛增长。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2006年科学与工程指标》,美国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投资2002年约10亿美元,而且还在迅速增长。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另一个表现是,企业建立的国际技术联盟数量持续增长。新的国际技术联盟的数量1980年不足100个,到1990年增长到了183个,21世纪初则达到342个。国际技术联盟有助于各参与企业分担研发成本、降低市场风险、加快项目进展并提高对产品市场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

(三)科研人员在全球的流动日趋活跃

科技全球化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科研人员的流动日趋活跃。科学是一项全球性事业。随着科技全球化的日益加剧,世界各国在加强科技人才培养的同时,普遍采取了相应措施吸引和留住外国学生和研究人员。许多国家加大了对研究的投入,并将高技术移民作为国家经济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科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对科技人才的争夺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从科研人员流动的方向来看,研究人员往往有从科技实力较弱的国家(地区)向科技实力较强的国家(地区)流动的趋势。以欧盟15国为例,流入的科研人员主要来自其他欧洲国家以及亚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而流出欧盟15国的科研人员主要的目的地是美国和加拿大。美国长期以来都是许多研究人员向往的地方,研究人员的流入人数很长一段时期都大大多于流出人数。不过,自2001年起,全球研究人员流入和流出之间的鸿沟开始缩小。美国则已不再有鸿沟,现在流出美国的研究人员数比流入的还要多。

对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而言,人才流失是困扰多年的严重问题。不过,近年来,随着这些地区研发投资的增加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为吸引和留住人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人才流失的状况有所好转。原来移居国外的人才有一部分归国创业,外国的科技人才也有流入。从全球范围看,人才流动的模式表现为移民、归国、别国研究人员移入、移民再次移入第三个国家等诸多方向的流动。科研人员在全球的流动如今已经形成了一种“人才循环”。

(四)科学家之间的研究合作不断增强

科技全球化导致了国际大科学工程和计划的广泛开展、研发活动的全球化、科技人才的国际流动,所有这些给科研人员之间的研究合作提供了更多机遇。不同国家作者合著的论文数量在世界范围内都迅速增长,1988年以后合著论文的增长更为迅速。1988年,合著论文只占所有论文总数的8%,到2003年,20%的论文至少有1名外国作者参加。合著论文所占的份额在美国、欧盟15国和日本至少翻了一番。美国是国际合著论文数量最多的国家,合作的国家数量也是最多的。2003年,参与国际合著论文的国家有192个,美国研究人员与其中172个国家的研究人员都开展了合作,国际合著论文中的44%有美国作者参与,美国作者发表的论文每4篇就有1篇是国际合著论文,日本的比例与美国近似。欧盟重视成员国之间的科研合作,科学家之间的合作更为密切。从合著论文的趋势来看,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加强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东亚地区各国之间的科技合作日趋活跃,形成新兴的研究密集区。

(五)传统科研组织形式发生新变化

传统科研组织形式出现新的变化。全球性的信息网络,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科研机构以及仪器资料等基础设施的流动和信息共享,大幅度降低了研究开发的成本,使得全球的研究开发资源有了可以充分流动和利用的巨大空间,出现了虚拟实验室等多种新型研究组织形式。国际学术网络、国际科学数据库、国际虚拟研究中心、虚拟实验室、科学家之间在网上开展合作交流等已经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手段,这大大改变了传统科技合作的手段和机制,促进了各国科学家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分享国际前沿科学成果,推动了全球研究网络的建立以及科学资源在全球的高效配置。

三、科技全球化的政策启示

科技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科技全球化会加剧科技前沿领域的竞争、加剧科技人员的争夺,同时,由于跨国公司的产品会更具有针对性和本土化特征,有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产业产生更大的冲击。我国要想从全球化中获取最大收益,就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增强本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改进有利于创新的框架条件,建立培养、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良性机制,积极探索新的科研组织方式,更多地承担和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或计划,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促进本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

(一)改善科技创新的框架条件

研发全球化的浪潮已经使中国成为跨国企业海外研发的主要目的国之一。但目前,跨国公司的许多研发活动还属于价值链低端的活动,要想保持中国对知识密集型外来直接投资的吸引力,还需要营造更加具有吸引力的环境,进一步改善创新的框架条件,比如,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颁布现代的有效的反垄断法,培养开放、有效的资本市场,制定能够更好地与国际标准相衔接的国家标准等等。2007年底,中国将启动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这意味着中国的政府采购市场将面向世界开放,中国企业也将有机会进入外国的公共采购市场。但同时,这也对框架条件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此有关的政策必须既要能够激励国内的创新,又不能妨碍国际和国内的竞争。

(二)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

国际大科学工程和计划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联合起来,共同承担重大研究课题、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的有效途径。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和计划有助于成本分担、成果共享,也有助于提高我国科技在全球的显示度和影响力。

中国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并成功完成了1%人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图,并提前两年绘制完成负责部分的“完成图”,向世界证明了我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技实力和水平。我国还参加了人类脑计划,领导了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参与了全球变化研究计划。在2006年正式启动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计划中,中国也是重要的参与国。目前中国参加的国际大科学工程或计划已经达到二十多项,通过参与这些大科学工程或计划,中国在资金、设备、科学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可以获得很多好处。但在全球开展的五十多项国际大科学研究计划中,我国参与的比例仅占总数的40%,而且这些计划大多数是由发达国家牵头组织实施的。这些计划主要涉及自然资源、全球变化、生态、环境、地学、高能物理等领域,而在其他诸如空间科学等国际大科学计划中,我国的参与还存在空白。我国在重大前沿领域的国际合作还面临严峻的挑战。在科技全球化的大潮中,更好地融入“全球研究村”,更积极地推动和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或计划是我国未来的必然选择。通过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或计划,也可以向全世界证明中国的科技实力和水平,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三)大胆探索新的科研组织形式

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削弱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提供了高速便捷的全球联系手段,为新的科研组织形式的发展提供了支撑。目前已经出现了虚拟实验室、虚拟研究团队、虚拟研究中心、虚拟研究所等各种新的科研组织形式。虚拟研究机构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充分利用全球范围的各类人才,各种设备、各类技术、大量信息。利用这种灵活、高效的科研组织形式,可以动员全球的科技资源,为我所用,有利于我国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参与国际合作,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分享前沿研究成果,有助于我国科研能力和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应积极探索各种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新的科研组织形式,充分利用全球的科技资源推动我国科技向更高水平发展。

(四)努力推动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科技全球化促进了人才在全球的流动。1978-2003年间,中国有70万学生出国留学。这些人学成后大部分留在美国或欧洲工作和生活。据统计,美国拥有科学与工程学位的移民当中,来自中国的占9%。如果只统计拥有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的移民,这一比例就更高,达到21%。硅谷的技术移民当中,中国人占的比例最高。因此,“人才流失”一直是我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不过,现在,随着中国创业环境的不断改善,科技实力的不断提高,过去五六年间,已经有17万人回到中国。这些归国人才要么创建新公司,要么在学术界担任重要职位,他们可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因为他们不仅掌握先进的知识、技能和管理经验,而且熟悉欧美的社会和文化,他们与欧美保持着长期联系,这些都会对中国的科技事业有所助益。

“人才流失”问题固然不容忽视,但我们不能因此就不鼓励人才在全球的流动。相反,我们应看到人才的流动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印度和韩国近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一部分就得益于其大量的归国人才。这种积极效益在我国目前也已经显现出来。因此,从长远来讲,我国应继续着力营造一种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促进人才的流动。不仅要把到国外留学深造的人才吸引回来,还要引进更多国外的高级人才,让他们把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带到中国。另外,应通过参与国际合作计划和项目,让更多的人才到国外去学习和锻炼。通过“送出去,请进来”,增进我国与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使人才在全球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本文受到国家软科学项目(编号2006GXS1K014)“主要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的资助。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参考文献:

李璞:人类基因组计划,《科学》, 1999年第4期。

OEC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Outlook, OECD, 2006.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 2006, NSF, US,2006.

徐冠华在2002科技活动周上的形势报告:当代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策,2002年5月21日。

刘云、周文能、邹立尧等,基础科学研究前沿领域的国际大科学研究计划,《新华文摘》2004年第3期。

上一篇:《世界投资报告》 下一篇:中韩贸易结构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