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马酸酮替芬治疗哮喘180例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8-21 12:07:39

富马酸酮替芬治疗哮喘180例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富马酸酮替芬联合糖皮质激素及氨茶碱应用于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单位2008年 11 月~2013 年4 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氨茶碱治疗的基础上 ,同时给予富马酸酮替芬片口服 ;对照组给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氨茶碱治疗的基础上 ,同时给予沙丁胺醇胶囊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中显效40例,有效45例,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43例,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富马酸酮替芬;哮喘治疗;临床观察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反应,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 T 淋巴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1]。是以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具有难以根治、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被公认为临床治疗领域的四大顽症之一[2]。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哮喘患患者数越来越多。

为探讨富马酸酮替芬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将我单位2008年 11 月~2013 年4 月收治的18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富马酸酮替芬片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单位2008年 11 月~2013 年4 月收治的180例哮喘患者 ,其中男 性110例,女性70例,年龄18~70岁,病程3个月~15年。轻度哮喘130例,中度哮喘 38例 ,重度哮喘12例。180例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确诊为哮喘病例。随机将18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氨茶碱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富马酸酮替芬片,成人1~3 mg/次,2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胶囊,成人2~4 mg/次,2次/d,口服。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在治疗过程中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定期检查肺功能,并根据临床治疗情况适当调整用药剂量 。

1.3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临床症状完全缓解,喘息、肺部哮鸣完全消失,肺功能恢复良好,不影响日常活动,6个月内无复况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明显缓解或减轻,患者喘息、肺部哮呜音明显好转,可进行一般活动,肺功能得到一定改善为有效;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或加重,患者喘息、肺部哮鸣音等症状无显著变化或病情进一步恶化为无效。显效和有效计入总有效率的计算。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运用(x±s)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 ,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哮喘是呼吸道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共同参与的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4]。其发病机制为:①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是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基础。当变应原侵入具有特异性体质的机体后,刺激T淋巴细胞,由TH2细胞的传递促使了B淋巴细胞活化并形成特异性IgE和炎症性细胞因子,导致主要的炎症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段性料细胞等)致敏。若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刺激机体诱发抗原抗体免疫反应,该类炎症细胞颗粒释放多种活性炎症介质,产生气道炎性反应和气道高反应性,出现咳嗽、喘鸣、呼气性呼吸困难等哮喘的临床症状。②免疫介导气道炎性反应 气道慢性炎症是支气管哮喘的本质。在变态反应过程中,参与炎性反应的主要炎症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聚集活化,脱颗粒释放的炎症介质(例如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血栓素等)导致气道粘膜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加,支气管平滑肌挛缩,上皮细胞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等炎性反应,产生咳嗽喘息等症状。③免疫介导气道高反应性 气道高反应性是支气管哮喘的特征。由于气道的免疫介导,气道炎变,上皮细胞损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变应原的刺激,造成气道在上述诸类炎症介质作用下发生平滑肌强烈痉挛收缩,气道变窄,导致呼气性呼吸困难和哮喘[5]。

富马酸酮替芬治疗哮喘的作用机理。富马酸酮替芬对免疫应答反应中炎性细胞(如肥大细胞等)具有膜稳定作用,抑制Ca2+内流,阻断细胞去极化,从而抑制炎性细胞激活而脱颗粒释放炎性递质,由此消除或减轻气道的免疫炎性反应和气道高反应性。此外,富马酸酮替芬还具有对抗组胺H1受体作用,产生较持久的抗组胺和抗过敏作用,且作用时间较长。富马酸酮替芬独具的双重药理作用,在治疗、缓解和预防哮喘发作方面疗效明显,且对外源性或内源性支气管哮喘均具预防发作的作用[6]。沙丁胺醇是β2受体激动剂,能够选择性激动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增加机体细胞内的环磷腺苷的含量 ,使游离钙离子数量减少,扩张支气管,沙丁胺醇用于哮喘治疗起效较快,但随着时间推移,治疗效果逐渐下降,分析与药物产生的耐药性有关[7]。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富马酸酮替芬可以有效的治疗支气管哮喘, 明显改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沈臣尹.中西医结合防治支气管哮喘的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7):426- 427. [2]张竹君.酮替芬与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比较[J].四川医学,2010,31(9):1321-1323.

[3]吴国媛,卓俊瑞.氨茶碱加酮替芬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27(1):23-24.

[4]唐建.舒喘灵联合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20例[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1):380- 381.

[5]杨玉.酮替芬临床应用[J].实用内科学杂志,1986,6(11):613 ,

[6]刘传玉.酮替芬预防支气管哮喘20例的疗效观察.数理医药学杂志,2006,05:500.

[7]陈娜.酮替芬的临床应用[J].河北医药,2009,38(5):580-581.编辑/张燕

上一篇:肺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 下一篇:止泻方剂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腹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