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S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时间:2022-08-20 11:12:43

PACS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PACS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是应用在医院影像科室的系统,是将日常产生的各种医学影像,包括核磁、CT、超声、X光机、红外仪、显微仪等设备产生的图像,以DICOM、HL7等国际标准为基础,利用IHE定义的技术框架,实现PACS/RIS/HIS(CIS)的跨系统通信,实现影像学科与临床学科的信息共享及集成。

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2009年开始使用PACS系统进行临床影像管理。在硬件环境方面,PACS系统服务器采用HP Proliant DL380 G5,客户端为HP DC7800 Core 2 Duo E6750、医用3M显示器,网络采用接入-汇聚-核心三层架构,到桌面的铜缆为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接入层交换机通过单模或多模光缆与汇聚交换机相连,汇聚交换机与两台核心交换机之间连接的光模块为万兆,数据存放在EMC的存储系统上。PACS系统软件环境采用上海岱嘉图形图像管理及应用系统,以及MS SQL2008数据库。

PACS系统采用以下工作流程:门诊医生开具电子申请后,患者凭就诊卡、电子申请单直接交费,影像学科登记工作站读取到患者就诊卡的基本信息及申请单信息后上传至RIS服务器,在预约、登记成功后,患者即可去做检查。

影像科技师在完成患者的影像检查后,将影像上传至PACS服务器。这时,报告工作站的医生可从RIS服务器获取患者的相关检查信息,并从PACS服务器下载患者的检查影像来进行诊断。医生在完成影像检查报告后将报告上传至RIS服务器。审核完成后的报告通过打印机进行输出,之后由医师签字后提交,同时,诊断报告上传至主服务器存储备份。

PACS系统建成后,我们做了一个调查,以对比考察PACS系统的应用效果。我们在门诊随机抽取了50名患者构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发现,在以往传统胶片模式下,患者完成一次检查约需30分钟(平均拍摄1.6部位/次),而采用PACS系统后仅需15分钟即可完成,极大地缩短了患者的检查时间和等候时间,并可按照患者的需要决定是否打印胶片,患者的电子影像图像则保存在服务器上,减少了患者复诊时因丢失胶片而进行多次拍摄的麻烦,不仅降低了医疗费用,也节省了时间。

由于申请信息实现电子化,避免了医生手工书写模糊而引起的医疗纠纷。在医生完成报告提交的同时,任何一台医生工作站都可实时调阅患者的影像资料及查看报告结果,并准确处置,以免延误病情。

此外,在现有医疗资源分配极度不均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传递高清医学数字图像和诊疗信息进行远程会诊,进而实现异地图像共享,方便分析病情,以提高有效预防或尽快治愈的可能。我院曾有一病例,就是通过PACS系统及远程会诊系统,将患者的MR数字影像、诊疗信息通过互联网传至总医院,经专家的远程准确会诊,及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PACS系统的建成与使用,不仅方便了患者就医,也改善了医院整体运行模式,从传统的胶片模式转化为数字信息化模式,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海量存储的医学资料更有利于进行临床研究与分析工作,为提高医疗质量和临床诊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上一篇:“和平论坛”上的日本人 下一篇:无限的他者与复数的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