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补肾法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8-20 09:58:26

中医补肾法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在骨质疏松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补肾法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0例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组治疗,分别为45例观察组与45例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上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补肾法进行治疗,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骨质疏松;中医补肾法;钙尔奇D;金匮肾气丸

骨质疏松属于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均收入的增长,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越来越成为临床常见病,骨质疏松症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骨代谢障碍,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的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的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疾病。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90例骨质疏松患者均为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其中共35例男性患者与55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为85岁,最小为28岁,平均年龄为(55.09±6.21)岁;经诊断,90例患者均具有骨质疏松症的相关临床表现,例如肌肉抽搐、驼背畸形、背部扣疼、腰膝酸软以及脊背疼痛等。经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①疼痛 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即出现疼痛。②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容易压缩变形。③骨折 骨质疏松患者,在扭转身体、持物、开窗等室内日常活动中,即使没有较大的外力作用也可发生骨折。④呼吸功能下降 骨质疏松所致脊柱后弯、胸廓畸形,易引起多个脏器的功能变化,其中呼吸系统的表现为突出。

(2)辅助检查

①实验室检查 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钙一般均在正常范围,若血清钙和尿钙均降低,而尿羟脯氨增高,表明骨形成障碍。

②X线检查 常规X射线照片可显示管状骨皮质变薄,髓腔变宽,骨小梁数目减少,骨密度明显降低。

③CT检查 用CT检测椎体的骨密度能更好的运用骨质疏松的诊断、骨折的预测以及治疗的评估。

④骨密度估计法:从X片上看,骨质疏松患者在4个方面会具有一定的差异,当中包含管状骨皮质指数、脊柱骨密度、根骨Jhamaria分度发、股骨颈singIl指数法[3]。具体就见表1。

表1 骨矿含量、骨密度(骨峰值)

中国标准 1994WHO标准骨量丢失%

正常 <1SDBMC/BMD≤12%

偏低 1~2SD1~2.5SD 13~24%

骨质疏松 ≥2SD≥2.5SD>25%

严重骨质疏松 ≥2SD+骨折 ≥2.5SD+骨折 ≥25%+骨折(>37%)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45例患者应用钙尔奇D(生产厂家:惠氏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50030,每瓶30片)进行治疗,每次给予患者服用0.6g,每日2次,一个疗程为6个月。

1.3.2观察组

首先,给予观察组45例患者应用金匮肾气丸(生产厂家: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1020147,规格:每100粒重20克,每瓶装360粒)进行治疗,每次给予患者服用3g,每日3次。其次,给予患者应用钙尔奇D进行治疗,每次给予患者服用0.6g,每日2次。一个疗程为6个月。

1.4疗效观察指标

以VAS法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将患者的疼痛程度评为1~10分。观察指标:1)活动时,骨骼受累处有明显的疼痛感;2)停歇时,患者可感受到自发性的疼痛;3)以中等力度按压患处,可感觉到触压痛[4];

2.结果

骨密度方面:通过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颈骨密度以及股骨密度进行测定,测定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骨密度测定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相比起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骨密度有了明显的上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上升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疼痛程度方面:经过一个疗程后,两组骨质疏松患者的疼痛症状均得到了明显缓解,相比起治疗前,疼痛程度有明显缓解,(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疼痛程度缓解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表2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疼痛评分(X±S)

组别 例数治疗前疼痛程度(分)治疗后疼痛程度(分)

观察组45 6.56±2.332.99±2.62

对照组45 6.69±1.985.09±2.42

P值 >0.05<0.05

3.讨论

本次研究通过给予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药补肾法(应用金匮肾气丸)进行治疗,结果有效改善了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并缓解了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相比起仅仅采用钙尔奇D进行治疗的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4.结论

通过研究得出,在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药补肾法进行治疗,不仅可有效提高骨密度,该治疗方案在缓解疼痛感方面也具有明显的疗效,值得在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育春,许建文.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5(03):54-56.

[2]徐桂琴,谢雁鸣,支英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证治研究近况[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07):1148-1150.

[3]张仕兵,谢林,孙玉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临床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04):59-61.

上一篇:浅谈脊髓损伤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中西医临床免疫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