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 我也年轻过

时间:2022-08-20 09:27:54

有首歌这样唱道:“十七岁那年的雨季……”如果说,十七岁是“雨季”,那么二十岁到三十岁,可谓是人生的“大雨倾盆”阶段。找工作,找对象,买房子,带孩子,任凭你再怎么上“赶集网”,也都解决不了大问题。那时我也二十多岁,那时我也年轻过,那时的天空绚烂而多彩,却也布满阴云。

向左还是向右谁的人生不迷茫

小惠,21岁,即将大学毕业,对未来充满憧憬,带着简历,她踏上了求职之路。小惠很希望找到一份理想工作,在职场上大显身手,然后赚很多钱,带着父母去旅游……然而,现实总比想象残酷得多:精心制作的简历在网上海投之后常常石沉大海;好不容易有面试机会,却在面试大军中被无情淘汰……眼见毕业期限越来越近,周围同学陆陆续续都找到了工作,而自己的去向还没着落,她心里越来越急:难道自己就要成为失业大军中的一员吗?在就业压力下,小惠开始失眠,整晚整晚在床上翻来覆去,心里不断地问自己:“怎么办,怎么办?”

风哥,27岁,工作七八年,谈了3年恋爱,最近家里人开始“逼婚”了,他嘴上虽说“不急不急”,可是心里还是有些急,因为女朋友也逼得紧:“要么结婚,要么分手。”他也想结婚,可是面对未来岳母“一套房子”的要求,他深感力不从心。每个月几千块的薪水,光生活,还比较潇洒,但手上没什么存款,家里经济状况也有限,想在大城市买房,首付都付不起。在家里催婚、女友逼婚、买房结婚这“三座大山”的“压力”下,原本洒脱的风哥再也潇洒不起来,整天眉头紧锁。朋友聚会也只是一个人躲在一边吞云吐雾,喝闷酒。

小梅,29岁,结婚3年,有房有车,还有一个体贴的丈夫和一个两岁的可爱女儿。在外人看来,小梅应该是个幸福的女人,该有的都有了,生活本该舒心安逸。可是,最近小梅的情绪并不高,动不动就发脾气,连可爱的女儿也成了烦恼。原来,小梅的婆婆搬来和他们一起住,生活习惯上总有些小摩擦,并且在孩子教育上发生了激烈冲突。老人家比较疼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但小梅觉得孩子不能惯坏了,就这个问题发生了好几次争吵,原来体贴的老公没有帮着自己,反而叫自己让着婆婆,乖巧的女儿也说出了“妈妈真讨厌”这样的话。小梅觉得自己的世界崩塌了,辛辛苦苦上班,回到家感到的只是憋屈和孤独。渐渐地,她常感头疼,注意力也不集中,工作经常出错,动不动就发脾气,同事也不怎么跟她打交道,她备感苦恼。

压力来袭没人能够躲得开

以上这些例子,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20岁到30岁,本来应该是人生最风华正茂的日子,然而,我们却越来越多地看到这个年龄段的人眉头紧锁,身上似乎笼罩一层厚厚的乌云,难以看到他们露出舒心的笑容。20岁之前,大多数人的生活比较单纯,还在象牙塔里过着简单的校园生活,谈着一场没有什么经济纠葛的纯洁恋爱,没有太多压力。30岁以后的人,工作基本稳定,恋爱也发展为婚姻了,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孩子的教育和夫妻关系。而20岁到30岁的人正好处于人生转折点,从依附家庭到成为一个独立个体,开始了各种角色的转型,从依靠父母到找工作养活自己,从谈一场没有经济基础的恋爱到正式组建家庭并生儿育女……他们为工作烦恼,为生活奔波,为感情所苦,为家庭所累,嘴上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压力好大啊。”

如果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些压力,它们将会对身体、情绪以及社会功能带来破坏性的影响。当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时,身体的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就会失调,从而引发失眠、支气管哮喘、紧张性头痛、感冒以及胃溃疡等问题。压力还会引发焦虑感,导致抑郁、自我挫败,甚至产生自杀倾向。此外,压力也会引发愤怒,脾气易激惹,从而产生攻击。过大的压力还会限制一个人的思维,使记忆力下降,很难集中注意力,造成工作效率低下。而错误的减压方式会导致吸烟、酗酒、赌博、吸毒、购物成瘾、网络成瘾等不良行为。

积极应对风雨过后见彩虹

如何正确面对和缓解压力,是20岁到30岁这个年龄段的重要课题。以下有几条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别让消极的思维控制自己。心理学家埃利斯认为:引发我们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的认知。一件事情对我们来说是压力还是动力,取决于我们的认知。老板布置了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假如我们看成是一次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我们会将这个任务变成推动自己成长的动力。反过来,我们把这个任务看成是不可能完成的,并且臆想一旦完不成任务自己会如何倒霉,这个任务就变成了我们焦虑、抑郁、愤怒的压力源。我们脑子里有太多消极的思想:我不可能找到工作的!老板一定觉得我很笨!我不可能通过这项测试的!正是这些毁灭性的想法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不快。其实,快乐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压力还是动力,在于你是否把消极思维转化成积极思维。别再自我挫败了,告诉自己:假如我努力,我就会成功!

第二,放松训练是一种有益身心的活动。身心是相互影响的,当身体变得放松时,心情也会变得轻松而愉快。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或者躺下来,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慢慢地深呼吸,然后放松自己的头部、脖子、肩膀、背部、胸部、腰部、腹部、双手、大腿、小腿、脚,让身体获得舒适的感觉,告诉自己:将所有压力和不安都随呼吸排出身体。同时告诉自己:我有能力有办法解决问题!

第三,寻找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人是社会性的群居动物,当遇到压力和恐惧之时,跟别人呆在一起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孤独则会加重焦虑和恐惧。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你可以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倾诉压力,从中也可以获得一些建议。

第四,积极地行动。可以进行一些释放压力并让自己快乐的活动,如慢跑、打球、瑜伽、唱K、听音乐等。更关键的在于为自己面对的问题制定一份行之有效的行动计划。这些都有益于瓦解自己对压力的不良认知,同时也能切实解决压力源的问题。

第五,保持一颗宽容的心态。宽容是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剂。对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受伤的始终是自己。婆媳关系是传说中最难处理的关系,问题关键在于每个女人都把婆婆当成跟自己争老公的对手,所以矛盾才会尖锐化。假如把婆婆当成是跟自己一起管理好老公的同盟呢?相信矛盾自然而然就会化解了。当把家庭关系处理好了,家庭就是我们缓解压力的港湾。

其实,压力对于我们来说并不完全是坏事。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压力会激发人的潜能。人在最初面对生活挫折与困境时,首先体验到的是烦恼和焦虑,但如能积极化解,我们所感到的就是力量与信心。诚如美国第三十五任总统肯尼迪所言:“在中文当中, 危机这个词是由两个字组成的, 一个是‘危’,一个是‘机’。”因此,任何压力都会成为我们成长进步的动力和源泉。

上一篇:航天研究员肝移植术后十年完成“最美的心愿” 下一篇:经期 怎么吃都不胖吗